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启功的书法难免有应付之作,但他随手所写信札,才是他真正的水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5:47: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启功的书法难免有应付之作,但他随手所写信札,才是他真正的水平                                                         2021-02-04 17:49                    
                          大家对启功的书法并不陌生,他的书法结字瘦长有着浓郁的书卷气。其实,真正代表启功书法水平的是他随手书写的信札,很多人看过启功的书信之后大呼难以企及。

俗话说尺牍之间方见真功夫,因为这些随手书写的信中并没有通过布局,其中的笔画起伏随着书写人的心境而有所波动,真正做到了人书合一的境界。

其实启功的书法,很难看到长篇大论,而这些信件字数之多,实属罕见,让我们也感受了启功的另一番书法面貌。因为在写信的时候,不会顾及笔法和章法,都是自然的流露,所以古人说尺牍之间方见真功夫这句至理名言。

从启功的这些信件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有前所未有的流畅感,在气功那传世书法中多以行书和楷书居多,而书信却有行草之气。

为什么说这些信札能够见启功的真功夫呢,因为在写书法的时候难免要布局一番,比如字距行距,还要考虑其中的笔法,这往往束缚了一个书法家的发挥。其实从古至今一些传世书法都不是刻意安排,比如王羲之、颜真卿、文征明这些书法家,他们的书法大多是记事或者是抒情,没有一幅是为了书写而书写,所以这样的书法也代表他们真实的水平。

如果你也学习过书法或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宣纸上要折叠数遍,有时候还要根据字数的多少留白大小再下笔,写的时候又担心或大或小影响整体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发挥。

有些人在写书法的时候往往认为不如在废报纸上或者随意书写的好,究其原因就是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没有发挥出来真实的水平。如果写书法的时候,我们能够像写信那样挥洒自如,书法会提升一个境界。

这幅信札字数之多已经超越了启功以往那些书法作品,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流畅之感。启功的书法有些尺寸很大但是字数很少,而这些不起眼的信札,字数之多是其他作品不能比拟的。

如果说什么样的说法能够代表启功最高水平,那么信札才是气功书法真正的实力体现。每一封信扎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墨色上有着浓淡变化,在笔画的表现上也不同于以往的书法作品,浓墨粗壮淡墨纤细,却又给人一种张力,无拘无束的书法跃然纸上。

启功自己也曾说过自从出名之后,也难免有些应付之作,但是这些书信却是应付不来的。这些书信体现了启功几十年的书法功底和情感的流露,任何一幅书法赋予了情感之后都是一幅感人的说书法。

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不是为了书写而书写。这些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传世书法,不仅仅是因为书法技艺精湛,更多的是因为饱含着书法家的情感,书法之中的笔法变化随着心情的变化而有所起伏,赋予了书法的艺术美感,也传递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的书法才是一幅好书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1 12:23 , Processed in 0.0069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