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长期甘当副职,率偏师威震华北,伟人将一帅位给他留出5年 2021-03-13 12:43
从晚清政府大厦倾颓的那一刻开始,中国社会陷入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动荡。时势造就英雄,也正是因为局势的多变,致使当时的中国社会人才辈出,尤其是各路军事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大小战事不断的年代里,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军事家。 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我党的军队中也出了很多战功赫赫的军事人才。有些人活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成了开国将军或者元帅,也有人殒命战场,在史册上留下了不朽的姓名。无论他们健在与否,后人都不能忘了这些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毕生精力和心血,甚至是生命的英雄。 说起抗战时期的著名将领,很多人会想起彭德怀、刘伯承等人,徐向前总是容易被忽略,并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不出众,而是他为人谦逊,不计名利。他长期甘当副职,率偏师威震华北,主席将一帅位给他留出5年。 ![]() 投身革命的将才 动荡不安的年代,很少有人愿意读书安天下,总想着驰骋沙场立战功,少部分喜欢读书的人也因为时局不好而没有机会读书。所以后来很多的军人都是行伍出身,真正读过书的人不多。 并不是说没有读过书的人就不会带兵打仗,而是读过书的人带兵打仗更有谋略。徐向前就是一位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才。 他出身在家境相对富裕的家庭,从小父母就送他读书,期望他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学识的人,加上当时的环境特殊,徐向前不仅上过私塾学习传统文化,还有机会在新式学堂学习,接触了很多先进的思想。 ![]() 黄埔军校被视作抗战人才的摇篮,徐向前就是考入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学员,虽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徐向前没有得到老师的青睐,但他的学习成绩却丝毫不差,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留校任教。 黄埔军校是徐向前军事生涯的起点,不久之后的他看清楚了中国的社会现实,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有了深刻的了解,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1927年,经人介绍后正式加入了我党。 徐向前的加入,对于共产党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徐向前的军事才能在军队中很快的得到发挥,他的雄才大略也迅速地得到了全军上下的认可,所以在他27岁的时候,他就成了红军最年轻的师长,30岁的时候又成了最年轻的的军长兼方面军总指挥。 ![]() 才学在胸的儒将 解放军的将领是什么样,很多人眼中的共产党将领形象与《亮剑》中李云龙相差无几,大嗓门说话、粗线条管理、凭着一腔热血干革命。这样的人的确也有,但也有温文尔雅的儒将,徐向前就是典型的代表。 徐向前说过:“我们要把战士看成我们的亲兄弟,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爱护。不许蛮干,不讲战术,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秉承着这样的带兵思想,徐向前受到了众多士兵的爱戴。 关于打仗的要领,徐向前自己也总结过:“你觉得自己最艰苦、上不去、顶不住的时候,往往也是敌人最严重、最困难的时候,当你因困难的决心发生动摇的时候,也恰恰正是敌人对胜利感到绝望的时候,谁能硬着头皮打,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胜利。” ![]() 李先念与徐向前搭档多年,既是战友也是挚友,他评价徐向前说:“向前具有惊人的军事胆略,从不知恐惧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是生龙活虎,精神百倍。”兵熊熊跟一个、将熊熊一窝,所以在徐向前的带领下,红四方面军养成了善打硬仗、恶仗的作风。 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成因是多方面的,在徐向前的指挥下,他所率的部队取得了很多有名的胜仗。他率领的红军打赢了从鄂豫皖大别山反“围剿”作战,这一次是红军战史上一次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徐向前用八万人对战二十余万,最后赢得了战役,歼灭了敌人过半。 ![]()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创建了川陕根据地,还有历经艰辛的红军长征等,在人数和武器都有限的情况下,他打了很多胜仗,比如临汾战役、晋中战役。 红军根据实际作战情况有过多次的整编,在每次整编的过程中,徐向前都不计较的得失和名利,在西路军的缩编调整之后,徐向前担任副师长,师长由刘伯承担任。但这并不影响徐向前对革命的热情,依然投入全部的精力镇守华北。 ![]() 良位给功臣 徐向前在整个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各类战役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伟人认为新中国的总参谋长只有徐向前能胜任。徐向前第一次接到整个任务的时候,他谦虚地认为自己不合适,总参谋长的位置职责重大,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他更好地履职。 但伟人不这么认为,他让徐向前安心养病,所有的工作由他人代理。无论是军功、能力,还是在军中的威信,徐向前都是当之无愧的总参谋长人选,这个职务给他一留就是5年。在其后,徐向前还历任了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职务。 徐向前虽然个人一直谦虚低调,但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成绩,他不在乎职位的高低,可该属于他的东西依然还是他的。 ![]()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处心积虑的未必能得到,看谈一切的还是没有被亏待,伟人将总参谋长一直给他留着,也没有人有异议,这就是徐向前的功绩和人品,让所有人都认为他应得的。 由于长期的戎马生活,徐向前的身体在晚年的时候一直不太好,处于静养的状态。对于没能履职,徐向前也深感遗憾,不过他依然将自己的谦虚谨慎作风一直延续下去。 在他人生的弥留之际,他说了三条遗言:“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即便他功勋卓著,他也不愿意给祖国和人民添麻烦,他想把自己的骨灰留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 小结: 徐向前是人尽皆知的布衣元帅,也是心灵手巧、爱好广泛的人,读书和书法都是他的业余爱好。他一生都是不争不抢、不计名利,长期甘当副职,率偏师威震华北。但是他的成绩没有被历史忘记,也没有被人民忘记,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主席将一帅位给他留出5年。 徐向前用自己一生的行动展现了的胸襟和气魄,他不仅军事能力出众,而且人格魅力也很大,这样的国家栋梁实在是民族之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