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大书记任弼时,46岁英年早逝,为何临终前不愿再见周总理一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06:04: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五大书记任弼时,46岁英年早逝,为何临终前不愿再见周总理一面?                                                         2021-04-12 20:15                    

                          

1946年,任,刘,周,朱和毛一起被推选为中央五大书记。在他们的指挥下,全国各地打响了解放战争。在陕北,胡宗南部对中央进行了围追堵截,可我们毫不慌张,以“蘑菇战”牵制敌人主力,始终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

在离开延安后,全国各地的文件都陆续发来,各类文件堆积如山,命令刻不容缓,首长们都累坏了。当时,任弼时书记最为辛苦,他日夜苦干,竭力为毛主席分担着工作,在处理日常事务中,他始终贯彻着“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准则,这样的工作态度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

1948年5月,任弼时跟随党中央前往西柏坡。在这里,上级对全国的局势做了深刻的分析。淮海大战之后,国民党80万精锐被消灭殆尽,至此之后,全国解放的局势基本定下。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及其所属机构全部离开西北坡,进入北平城。在这场“赶考”中,我党顺应民意,积极进取,最终夺得桂冠。在新中国的革命道路上,任弼时书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在开国大典前夕,他却突然病倒了。在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实际上,在中央五大书记中,任弼时是最年轻的一位。1919年,他从湖南汨罗考入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中,他深受感染,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1922年,在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的影响下,他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他的才华,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最好的人才。可在革命低潮时期,他却“以身犯险”,这真的十分了不起。

后来,他和刘少奇等人前往苏联留学,在冰冷的莫斯科,他每天只能分到200克面包,就着凉水下肚。坐火车的时候,因为被冷风吹拂了一个多月,他还患上了严重的感冒,自此烙下了心肺部的病根。即便如此,他凭借着坚韧毅力,掌握了一口流利俄语,更阅读了许多马列原著。回国后,他领导起了共青团中央的工作。

1927年,在反革命政变中,任弼时不幸被捕。在安庆监狱,他遭到了残忍的折磨,面对老虎凳、辣椒水的折磨,他一声不吭,毫不气馁。半年后,在组织的营救下,他才得以出狱。1929年,他又在江苏被捕。入狱以后,残忍的敌人对他使用了电刑。任弼时被拷打一通,他的背上还留下了两个拳头大小的烙印。后来经过当地地下组织的营救,他才得以脱险,随后将他安置在江边的一处小楼修养。

从这个时候开始,任弼时的身体逐渐变得虚弱无力。可是革命尚未成功,他依然需要坚持。1931年,任弼时前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1934年10月,他以红六军团和红二方面军的最高政治领导人身份,跟随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爬雪山,过草地,一路上他经历了无数磨难。久而久之,他的身体情况日益严重。抗日战争时期,他成为了中央队伍中身体最差的一位,但又是最忙的一位。任弼时同志常常埋头于书案,头发日渐枯黄,面目逐渐憔悴。因为长期缺乏营养,他的身体已经渐渐支撑不住了。

1949年,在又硬挺了几年后,任弼时最终病倒了。他被上级安排进入了北京玉泉山疗养院修养。经过医生检查,任弼时的脑部血管出现了严重问题,高血压、高血糖、心率紊乱和呼吸衰竭等情况时常出现。长期以来,他和周总理一起分担着党内的许多政务工作。而今,他病倒了,这些重担便全部落在周总理身上。

为了让他安心疗养,毛主席还曾亲自批示:“不许任弼时同志参加开国大典”。无奈之下,他通过收音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1949年12月,任弼时被送往莫斯科巴拉维赫疗养院。次年1月,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访苏。在疗养院里,周总理探望了任弼时,彼时,他的情况已经稳定了不少,因此,他提出了想要恢复工作的申请。

周总理安慰了他,并劝说他再休养一段时间。5月,苏联医院开出了出院证明,并严令任弼时每天工作时长不能超过四个小时。可一投入祖国的建设事业,他哪里能够停手。就这样,任弼时又熬夜苦干。10月,他还出席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周年庆典。不久之后,他又一次病倒了。

任弼时被紧急送往了医院。恰逢此时,周总理正要前往苏联访问。临行之前,总理特意赶来探望。任弼时则在病房内接受诊治,二人因此错过了见面时间。在被妻子告知后,任弼时则喃喃自语道:"没见到他正好,我不想让他看见我现在的样子,什么都做不了"。这便是他不愿再见周恩来的原因,说完这句话,任弼时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发出声音,自此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任弼时同志还被叶帅赞许为“党内的骆驼”。他一生勤劳,刻苦地干着革命事业。在人生的最后节点,他依旧惦念着国家大业,这样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1:58 , Processed in 0.00832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