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尚林:唯一能查到下落的大渡河勇士,抗战时却因争执被部下杀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5 04:3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熊尚林:唯一能查到下落的大渡河勇士,抗战时却因争执被部下杀害                                                         2021-05-04 10:35                    
                          1935年5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后,到达岷江支流——宽度长达300米的大渡河沿岸。
红一方面军的长征

然而此时,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蒋介石在获知中央红军到达大渡河口后,立刻命令四川军阀及嫡系中央军封锁大渡河,开始部署所谓的大渡河会战,叫嚣将中央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曾率部进入四川,并转战在大渡河沿岸。到达大渡河时,石达开麾下的太平军约4万余人,兵力还要比中央红军更多。
然而,这支4万余人的太平军在石达开的率领下,依然没能渡过湍急宽阔的大渡河,最终,他们在大渡河沿岸被清军包围,全军覆没。
时隔70多年后,中央红军重走石达开走过的道路,而且,面临的局势甚至比石达开更为糟糕,这也正是蒋介石叫嚣再次消灭红军的底气。
石达开行军图

自感这是消灭中央红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蒋介石一边调集数10万大军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另一边,还向参与围剿红军的各支部队发送电报:
  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今共军入此汉彝杂处、一线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险要、给养困难的绝地,希各军师长鼓励所部建立殊勋。
然而,正如毛主席所说,英勇的红军不是太平军,我军将领也不是石达开。在毛主席的命令下,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在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的指挥之下,一昼夜急行军140里,于5月24日强占安顺场渡口,率先打响了突破大渡河的第一战。
随后,红一团又利用唯一缴获的一艘船,准备派遣17名勇士强渡大渡河,消灭了驻守在大渡河安顺场北岸的国民党军队,占领渡过大渡河的第一个突破口。
红军剧照

当时,17名渡河奋勇队的成员分别是:渡河奋勇队队长、红一团一营二连连长熊尚林,二排排长罗会明,三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士张桂成,肖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四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士肖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值得一提的是十七勇士中最为年轻的陈万清,当时,陈万清年仅十六七岁,担任二连通信员,他参军的时间也很短,是红军长征时期加入红军队伍的。
也因此,原本渡河奋勇队的名单中并没有他,然而,这名刚刚入伍的年轻小战士对于这场艰巨的任务毫不畏惧,他哭着喊着要去。
陈万清极为积极的态度感动了在场指挥的刘伯承、聂荣臻及杨得志,最终,负责组织部队渡河的一营营长孙继先将陈万清的名字也加入了十七勇士的行列。
大渡河十七名勇士

5月25日上午9点,十七名勇士人手一把冲锋枪、一把短枪、一把大刀、腰缠手榴弹及相关的作业工具,登上了红军唯一的渡船开始在船工的帮助之下向对岸驶去。
在我军神炮手赵章成的掩护之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十七勇士顺利渡过了湍急宽阔的大渡河,消灭了守河的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渡口,为后续部队取得了宝贵的立足点。强渡大渡河的17勇士因此名留史册。
然而,由于红军在长征路程极其遥远,作战极为艰苦,环境十分恶劣,打过的恶仗险仗太多,部队的编制变化又十分频繁。因此,渡河的17名勇士的名字虽然被记录了下来,但是,他们的去向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建国之后,曾有学者探究大渡河17勇士的最终去向。然而,当这名学者拿着十七勇士的名单到解放军总干部部查阅相关档案时,却一无所获。
大渡河十七名勇士

唯一能查到下落的,就是当时渡河奋勇队的队长、时任红一团一营二连连长的熊尚林。然而不幸的是,即便这个唯一查到去向的熊尚林,依然没能活到新中国成立。
而且,熊尚林的牺牲的过程还极为令人痛心,他居然是在抗战期间被部下打黑枪牺牲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7勇士强渡大渡河,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大渡河沿岸的封锁之后,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率领下又飞夺泸定桥,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包围圈,并顺利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其后,毛主席更是率领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率先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地区。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三大方面军主力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而红一团则被编入八路军115师独立团,成为独立团一个营,开始随115师进入敌后战场。
熊尚林

熊尚林也在此时跟着大部队进入抗日战场,他随部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大捷,也曾挺进冀东,参与冀东民众抗日大暴动。
而在抗日战场上,熊尚林的表现依然如同长征时期一样,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屡立战功,成为无数优秀八路军将士的一个缩影。
熊尚林是何时参军的呢?如同绝大多数红军指战员一样,熊尚林也是穷苦人家出身,1913年,他出生在江西高安市黄沙岗镇牛路熊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而且,熊尚林的儿时生活还格外艰难,他自幼丧父,从小下地干活,尝遍了人世间的苦难。
大概也正是因为从小吃过太多的苦,对于旧社会有深仇大恨,1930年,当毛主席率领红一军团转战高安时,17岁的熊尚林主动为红军带路,并加入红军队伍。
红军时代的毛主席

也正是在红军队伍中,熊尚林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战员。全面抗战爆发后,随部队进入敌后战场的熊尚林先后转战多地,他所在的独立团在团长杨成武、政委邓华的率领下也不断发展壮大。
1937年9月,独立团进入敌后战场后没多久,很快开辟了以涞源、广灵、灵丘等县为中心的抗日敌后根据地,兵力也从1700余人发展至7000多人。因此,1937年11月,八路军总部命令独立团扩编为八路军独立第一师。
也正是在独立师成立的背景之下,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邓华支队与活跃在雁北地区的宋时轮支队合并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并挺进冀东。
此时,熊尚林在第四纵队33大队担任营长一职。不久之后,33大队被改编为挺进军第7团,熊尚林则为7团2营营长。
1939年底,根据中央及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冀热察党委确定了开辟平北根据地,1940年6月,平北军分区政治部成立,而熊尚林的七团二营则作为先遣队进入平北地区。
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根据地

平北的意思其实就是北平北部,而北平正是后来的新中国首都北京,所以,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城市,北平自然是日寇重兵驻扎之地。再加上北平北部是连接伪满洲国、蒙疆与关内华北的必经之地,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此,日寇对于平北地区极为重视,一旦有风吹草动,就派遣重兵围剿,正是因此,虽然八路军曾在1938年和1939年两次开辟平北根据地,但都在日寇的重兵围剿之下失败了。
但是,平北对于日寇很重要,对于八路军更为重要,正是因为平北地区地处战略要地,所以,一旦在北平北部地区建立根据地,它不但将直接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北部屏障。同时,也会成为沟通冀东和平西两块抗日根据地的桥梁。
更为重要的是,开辟平北根据地后,还将成为我军进军东北的前沿阵地,因此,虽然两次开辟都未能成功,1940年6月,平北军分区政治部还是成立,熊尚林所属的七团二营则成为开辟平北军区的主力部队之一。
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率部进入刚刚平北军分区后,熊尚林率部多次与日寇作战,并取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为平北军分区的开辟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正如之前两次开辟平北根据地失败的原因一样,1940年熊尚林率部进入平北之后,日寇的围剿愈发猖獗,斗争形势也十分严重,因此,在平北地区,熊尚林的作战环境十分艰苦。
1940年12月,熊尚林所在的七团奉命返回平西根据地,但是,熊尚林并没有随主力部队返回,他奉命留在了平北,并担任平北游击支队二大队大队长。
当时间跨入1942年后,随着日寇将大部分的兵力和精力集中在敌后战场,八路军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变得愈发困难。
面对拥有绝对武器装备及兵力优势的日寇围剿,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各根据地变得十分艰难,刚刚创立不久,又位于战略要地的平北根据地尤其困难。
晋察冀根据地

因此,为了应对寇日益严峻的斗争形势,同时响应毛主席精兵简政的号召,1942年,平北军分区对于所辖部队进行了精简整编。
由平北游击支队改编而成的40团直接辖5个连队,不再设营一级组织机构。因此,原本担任营长的熊尚林面临两个选择,或到部队担任团副参谋长,或到抗大分校学习。
然而,这两个安排都没能让熊尚林满意,曾率部在开辟平北根据地立下汗马功劳的熊尚林堪称功勋卓著,但是,他最怕的却是学习,因此,对于自己团副参谋长职位并不满意,又不愿意到抗大学习的熊尚林一气之下,干脆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继续同日军作战。
因此,熊尚林居然脱离部队,与二大队原副大队长(另一说法为参谋长)一起,带着一名通讯员私自跑到张家口附近,开始独自开展游击战。
大渡河17勇士

然而,脱离组织单枪匹马在敌后作战的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了熊尚林的想象,尤其是脱离组织之后,群众对于熊尚林的支持也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高。
在战斗之中,通讯员很快牺牲了,他与副大队长也很难在坝上地区站住脚步,不得已,他们又转回坝下山区,在龙崇赤联合县西沟石嘴子行政村落脚。
就是在此时,熊尚林与副大队长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据当时的房东回忆,先是听到两个人的争吵声,后来,副大队长开枪将熊尚林打死。
作战极为勇猛,在艰难困苦之下从未退缩的熊尚林,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呢?
除了副大队长的冲动之外,其实,这与熊尚林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据曾经长期与熊尚林共事的老红军陈靖回忆,熊尚林这个作战勇猛的战斗英雄还有着另一方面:
  他粗犷直率,甚至显得过于鲁莽,他身躯健壮,脸色紫红,说起话来像炮弹出膛,还总是带着脏字。
强渡大渡河

而且,熊尚林的脾气极为火爆,在行军路上的一个小故事,大概能将熊尚林火爆甚至不顾后果的脾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与他同样进军冀东的战友回忆,在行军路上在一次战斗中,熊尚林缴获了一匹战马,这让这自然让他十分开心。
然而没过几天,在路过一个小沟渠时,这匹战马突然不听指挥,无论怎么催促,也不肯过这个危险的沟渠。这让熊尚林火冒三丈,费很大劲没能制服之后,他居然直接拔出手枪,对着马头连发三枪,将战马击毙。
战马对于当时只能依靠双脚行军打仗的八路军有多么重要,根本不用多说。然而,火冒三丈之下的熊尚林却根本不顾后果,直接掏枪将战马击毙,他的脾气之火爆,之鲁莽,可想而知。
同样在陈靖的回忆之中,对于熊尚林还有这样的描述:
  “他习惯把事情想得很简单,在他眼里似乎没有困难二字,熊尚林自己都承认:我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学习”。
老红军陈靖

因此,从陈靖的回忆中也可以看得得出来,这个从未读过书,作战极为勇猛,也不知困难为何物的大渡河渡河英雄,却像所有的“学渣”一样,提起学习就头痛,这正是他不愿意去抗大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这大概正是上级没有将熊尚林列为平北根据地40团领导班子的原因。因为,熊尚林虽然作战勇猛,革命意志坚定,但是,仅凭这些只是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基层军事干部。
想要成为统领上千人的团领导,仅凭勇敢是远远不足的,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是一个合格的统兵将领基本的素养。然而很遗憾,既没有读过书又不愿意学习的熊尚林,在这一点上是远远不够格的。
更何况,平北地区当时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想要担任由平北游击队改编而成的40团领导,还需要有极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而当时的熊尚林显然还有一定差距。
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

但是,熊尚林对于这些显然并不完全理解,因此,他对于战功赫赫的自己没能列入团领导班子感到不满,甚至置气脱离了部队,并最终酿成了倒在自己人枪口之下的悲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1:35 , Processed in 0.00877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