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曾点评了毛主席的词,竟引得毛主席哈哈大笑,鲁迅如何评价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5 06:12: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鲁迅曾点评了毛主席的词,竟引得毛主席哈哈大笑,鲁迅如何评价的                                                         2021-05-04 16:01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鲁迅用半是自嘲的语气将自己在黑暗社会中的种种碰壁不顺归咎于华盖星,侧面反应了旧社会不容知识分子发生的黑暗本质,然而,此时他可能还并不知道,另外一个人已经通过他的文章,将他引为了知己,这个人就是毛主席。
民国时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也是一个群星辈出的时代,那近代社会孕育出的诸多巨星之中,毛主席与鲁迅可谓是其中最不能够被忽视的两颗。前者摧毁了旧世界的锁链,给中国带来了真正的光明,后者以笔为刀,为中国人民刮骨疗毒,让中国人民摆脱了愚昧和麻木。

这两人都拥有着与旧社会决裂的勇气和为中国寻找新出路的决心,因此,他们的志向是相同的,鲁迅曾经给毛主席的一首词做过点评。毛主席听后认为十分贴切,竟哈哈大笑了起来。
评价毛主席为“山大王”
毛主席对于鲁迅的为人十分推崇,只是一直没有机缘与这位民主斗士见上一面,后来有一次,毛主席在江西见到了与鲁迅关系密切的冯雪峰。
那是在1933年,冯雪峰由于身份泄露,所以由上海转移到位于江西的中央苏区,而此时毛主席也因为工作的缘故住在了瑞金。毛主席知道了冯雪峰来到瑞金之后,就找了一个日子去看望他,并且开门见山地说:“我们今天不要谈别的,就只谈鲁迅。”
原来,毛主席十分关心新文学,在五四和新文化中引领潮流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毛主席都先后打过交道。唯有毛主席最为推崇的作家鲁迅,却一直无缘相见,如今见到冯雪峰来苏区,就忍不住要找他了解一下鲁迅的情况。

在知道来意之后,冯雪峰也没有推辞,于是两人就关于鲁迅你一句我一句地展开了交谈,在对话之中,冯雪峰提到鲁迅曾经看过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写的几首诗词,并且还留下了评语,说主席颇有“山大王”的气概。
鲁迅此语具体是针对毛主席那首诗的点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也有可能在那晚交谈的时候,冯雪峰只是泛泛而谈,没有点出具体的诗词名称。不过人们根据种种痕迹猜测,鲁迅此语应该是针对《西江月•井冈山》做出的评价。
毛主席听了冯雪峰对鲁迅评语的转述之后,十分开心,当即大笑了起来,显然对于鲁迅的评价十分认同。甚至到了毛主席晚年,他在回忆起当年在井冈山上的斗争岁月时,还幽默地说自己当时是“山大王,杀富济贫”。
其实,鲁迅评价毛主席的词作有“山大王”的气势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他所表达的是意思是毛主席的诗作中弥漫着反对旧社会权威,藐视世俗权威的反抗精神。毛主席也正是听懂了鲁迅“山大王”三个字所表达的言外之意,所以才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除了这一件小事之外,还有许多事情都可以表明毛主席与鲁迅之间的心灵相通,关系默契。
毛主席推崇鲁迅
毛主席作为革命领袖,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看人看事总是怀着辩证的眼光。很有大力推崇一个人,但是对于鲁迅,毛主席却是不遗余力地推崇。
鲁迅的曾经写过一首名为《自嘲》的七言律诗,颈联就是那句广为人们所知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同样也给了毛主席很大的震撼。毛主席后来在一次会议上公开号召所有革命者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
毛主席是一个博学而风趣的人,在他的演讲和写作中常常能看到他引用或者化用前人的语句。鲁迅就是他经常引用的一个对象。曾经有专门做档案研究的学者做过统计,单在第五卷《毛选》之中,毛主席对于鲁迅论述的引用就有20多处,比例之高是十分罕见。除此之外,毛主席创作的许多诗词之中,也可能清晰感受到鲁迅诗作的影子。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对鲁迅做出极高的评价。1937年,这时候鲁迅离开人世已经满一年,在纪念鲁迅的大会之上,毛主席明确地将鲁迅对中国做出贡献与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并列起来。说鲁迅对于现代中国的价值,称得起是第一等圣人。
事实上,鲁迅之所以能在毛主席这里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与鲁迅自身的性格和坚定的革命立场是分不开的。鲁迅虽然在他的五十六年人生岁月之中,没有和毛主席发生过直接的接触,但是他的心始终是向革命的,他们有着同样纯粹的灵魂。
1936年,毛主席带领红军走完了惊天动地的长征,辗转得到这个消息的鲁迅顾不得自己尚在病中,挣扎起来写了一份祝贺的电报,拜托朋友发往红军的会师地陕北。后来,鲁迅的病情越来越重,但是病魔虽然使鲁迅的肉体变得消瘦,却没能消磨他的意志,在死前的一封公开信中,鲁迅还坚定不移地重申自己的立场,要和毛主席等革命者站在一起。
总之,毛主席和鲁迅是真正的知音,他们的心灵相通之处在于他们都有一个想要改造旧中国,敢于改造旧中国的心。正是在这种共同的信仰之下,他们两人能够进行神交,虽然毛主席和鲁迅一生未有一面之缘,但是他们心灵的契合程度却已经超过了许多人。

而且,在鲁迅逝世之后,毛主席也依旧在鲁迅的文章中寻找共鸣。
身虽未遇,神交已久
毛主席和鲁迅之间的心灵相通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尤其体现在毛主席对鲁迅文章的认可上。
鲁迅留下一句特别著名的诗句“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对旧社会的真实写照,从表面来看,旧社会的中国是一个万马齐喑的无声世界,但是在表层的死水之下,蕴藏着摧毁一切邪恶的雷霆。毛主席十分喜欢鲁迅这句诗中蕴藏着的力量,曾经亲自写下这首诗送给日本访华团。
在建国之后,毛主席对于鲁迅文章的喜爱有增无减,哪怕是在出国访问苏联的时候,身边也带着几本鲁迅文集。1975年,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步入了暮年,由于白内障的原因,不得不动手术。在手术前与医生的闲聊过程中,毛主席竟然由医生的名字想到了鲁迅的一首诗,还在已经几乎失明的情况之下,将这首诗写了下来送给医生,毛主席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或许,正是由于神交的缘故,毛主席与鲁迅的交往反而少了许多限制,他们通过作品对话,用心灵进行沟通,不仅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甚至还可以超越生死。
毛主席曾将鲁迅称为中国的第一等圣人,自己甘心为圣人的学生。其实,毛主席不是鲁迅的学生,他是鲁迅的知音,虽然一面未逢,但是通过作品,他们已经进行了多次的交流。
就好像鲁迅通过词作评价毛主席为“山大王”,毛主席也能够一耳听出鲁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真正的知音,哪怕没有见面,没有交谈,也同样能够做到心有灵犀的地步。

满目苍痍的旧中国,能孕育出一个毛主席,一个鲁迅,已然是人民的大幸,他们还能够志趣相投,更是幸中之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2:29 , Processed in 0.00820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