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5 11:13 编辑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谈道家的自然生死观 谈到“生死”这个问题,也许是一个令人忌讳的话题。 但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生死死,又都是回避不了的现实。无论你逃到哪里,逃到天涯,逃到海角,就像孙悟空终究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一样,你永远逃脱不了生死问题。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落落大方一点,从容不迫的面对它呢?敢于正视死亡,需要一种勇气。换句话说,连对死亡都有敢于正视的勇气,那么,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不敢面对的呢?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道家的生死观问题。 道家是如何认识生死的呢?《道德经》有言:“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一句话,是道家对世间万物生长与消亡规律的高度概括,是对事物新陈代谢规律的形象体现。它反映了人生终极的一种归根意识,是一种自然的生死观。 《道德经》所言的“归根”,就是一种归宿。根,是创造我们生命的本源。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最后都注定为一个归宿——归根。所有的生命在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都要复归其本源。你看那盘根错节的大树,在夏日里枝繁叶茂,但秋风一过,必定叶落归根,回归本源。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头百姓,最后的归宿也都是一个——归根。 “归根曰静”。归根是一种绝然的静,又是一种超然的“无”。“静曰复命”。陈腐在静中消亡,新生在静中萌动。我们的生命,从万籁俱寂的“静”中来,从了无生息的“无”中来。由无中生有,从静中萌动。我们成了天之骄子,万物之灵,成了世间至高无上的“动物”。归根之后,我们又由动转静,由有化无。这就是生与死、动与静、有与无的对立统一,这就是自然界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只有如此,新的一代才能成长,新的生命才能诞生,才能推陈出新。 自然规律永远不可违背。生生死死,动动静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就如四季更替一样自然,一样稀疏平常。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 自然的生命观,反映了生命的自然。生命是一种轮回,生命的轮回就是自然。没有衰老与死亡,就没有新生与成长。不推陈出新,事物就不能向前发展。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自然,才有了庄子丧妻时的“鼓盆而歌”,才有了道家洒脱而乐观的人生。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因为生命是不断传承的,在死亡中获得新生。虽然我们每一个个体不能永驻,但生命却是会一代又一代传承。我们的期待无穷,因为生命具有无限发展的未来,生命永远不会消亡,永远在“归根”中获得“复命”。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自然的生死观和归根意识融入灵魂,就会对生死有一种从容不迫的豁达和淡定。达观看生死,淡定视人生。视死如归,坚强勇敢,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样,我们才会更快乐、更潇洒的活着。我们的精神才会进入一种超然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