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雕塑作品《艰苦岁月》: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写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2 05:2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雕塑作品《艰苦岁月》: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写照                                                         2021-05-21 10:37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鲍宇雁 实习记者 王绘棋】老战士吹笛、小战士偎依身旁倾听,一老一少,一动一静,这是雕塑作品《艰苦岁月》表现的温馨画面。近日, “追寻先烈足迹”采访团来到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83岁的馆长王学广为我们讲述了《艰苦岁月》雕塑的来源。

雕塑塑造的场景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曾经出现在小学课本中的经典名篇,是几代人的记忆。很多人都以为这座雕像描绘的是长征途中的故事,但其创作原型其实是在母瑞山艰苦斗争岁月中的琼崖红军。雕塑中吹着笛子的老战士原型,是跟随冯白驹在母瑞山,坚持了八个月艰苦卓绝斗争的王业熹,即使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他身上仍带着一根竹笛,闲暇之时,依然喜欢吹笛,唱海南民歌。
冯白驹与潘鹤,一个是领导革命斗争的开国将军,一个是长在红旗下,百花齐放中的艺术大家。他们俩的几次交谈,不仅建立了彼此深厚的友谊,更造就了一件动人的艺术作品。
1956年,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为庆祝建军三十周年筹备美术展,向全国个别美术家征集作品。潘鹤接到任务,用油画表现第四野战军解放海南岛的辉煌战果。在潘鹤深入生活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却为海南游击队当战争处于失败和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阶段所感动。尤其为琼崖纵队孤军在孤岛奋战二十多年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所震撼。他随即走访了曾任海南岛游击队司令员的冯白驹,交谈中冯白驹将军向潘鹤讲述的便是这位老战士的故事。
这个故事激发了潘鹤的无限遐想。潘鹤用浪漫的想象创作了这幅作品,跳脱出群体场面的宏大叙事,表现了在艰苦的斗争中,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雕塑中,老战士的面孔上满是被风霜雨雪雕刻的皱纹,一双粗大的手骨节分明,穿着一身破旧的军装,筋骨精瘦却显得十分有力,老战士吹笛,嘴角微溢笑意,小战士信赖而亲密地偎依在老战士身旁,仰首瞩望远方,倾听入神,表情恬淡美好,满是遐思向往,这是希望,是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1932年7月国民党警卫旅长陈汉光率部对琼崖苏区大“围剿”。琼崖军民英勇抵抗,因敌我力量悬殊,反“围剿”失败。冯白驹带领一百多人在母瑞山恶劣的环境下,与敌周旋,最后仅剩下25名英雄。他们胸怀崇高的革命理想,在母瑞山革命根据地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坚持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后,于1933年4月突围,革命火种再次得到保存。冯白驹将军讲述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一支竹笛,穿越那段艰苦的岁月,透过战火纷飞的枪炮回响,吹来了胜利之声。
透过经典作品对历史的回望,诉说着岁月钩沉,激荡着后人心怀。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波澜壮阔犹记战旗红。艰苦岁月中的乐观情怀,是支撑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强大精神力量。忆往昔峥嵘岁月,英烈精神不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9:50 , Processed in 0.00890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