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玉凤仅陪伴毛主席6年,为何有人想见毛主席,必须经过她的同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3 06:19: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玉凤仅陪伴毛主席6年,为何有人想见毛主席,必须经过她的同意                            2021-05-22 18:00                    
                          

引言

张玉凤原本是铁道部的工作人员,1970年被调到中南海的毛主席处工作。
1974年10月,她被调到中央办公厅,成为毛泽东的机要秘书,一直到1976年毛泽东离开人世,见证了这位领袖的晚年生活和喜怒哀乐……

图|毛泽东与张玉凤

一、张玉凤收到自己的任职文件,毛泽东约法三章 1974年10月,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和往常一样,张玉凤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查阅从北京送来的文件。
令人意外的是,张玉凤从众多文件里看到了一份关于自己的任职文件。文件的内容如下:任命张玉凤同志为毛主席处机要秘书。
虽说张玉凤已经代理此项职务已经接近一年了,但这天收到任命,还是感到有些突然。
张玉凤便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毛泽东面前。
这天,毛泽东还像往常一样,躺在一张又宽还放着许多书的木板床上,等待着文件。因为身患眼疾的缘故,他只能这样办公。
张玉凤小心翼翼的说:“主席,今天收到了一封我自己的任职通知……”
还没等张玉凤说完,毛主席便打断:“我知道,这也是经过我同意的。”
张玉凤很惊讶,还想听主席说些什么,但他终究还是没有继续说,和往常一样地等待厅文件。
突然,张玉凤开口说:“主席,我怕自己干不好,还是换一个比我能力更强的人来吧!”

图|毛泽东与张玉凤在一起

毛泽东说:“你怎么干不好了,徐秘书生病的这段期间,你不是一直在代替她吗?”
尽管自己的确是做了秘书的很多工作,但担任正式秘书的责任重大,自己心中也难免忐忑。毛泽东好像觉察到张玉凤心中的畏难情绪,便开口说:“其实,当我的秘书并不难。”
毛泽东解释,这项工作并不需要写什么东西,只管收收发发,比较难的是守纪律。当秘书可以看中央发来的文件,但警卫汪东兴、张耀祠不能看,包括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看。
毛泽东又说:“你不要以为我秘书就能随便指挥别人,过去我身边有一个卫士,我让他给总理打个电话。他打电话的时候很生气,看着很不舒服。不知道给谁工作,代表谁办事。”
接着,毛泽东鼓励张玉凤要谦虚谨慎,多学习。除了收发文件外,特别要多看看新华社的《参考资料》、《参考消息》,时间一长就会了解国际上的一些问题。
毛泽东操着湖南口音,断断续续的说完这些,给张玉凤的影响很大。她自己也清楚,这是对她刚刚担任秘书的工作要求和约法三章。有了这些,张玉凤心里有了底气,对今后的工作也信心满满。

图|张玉凤陪同毛泽东参加活动

二、张玉凤是怎么来到主席身边的? 张玉凤是何许人,她又是怎么来到毛主席身边的呢?
张玉凤是黑龙江省牡丹江人,家境并不优渥的她,小小年纪便外出工作了。1960年,年仅16岁的张玉凤抱着尝试的心理,应聘铁路局工人的职务。
工人没有当上,但她在牡丹江铁道部当了一名广播员、餐车服务员。
不久,张玉凤被调到毛主席的专列上工作。毛泽东火车专列一共12节,主席时常活动的专列仅有12节,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见到毛泽东。
第一次执行任务,张玉凤是乘坐专列来广州制定农业十六条。这个专列在广州停了好几个月,张玉凤也没能见到这个伟人。
张玉凤第一次见毛泽东是坐火车准备回北京,毛泽东在一个站台上休息散步的时候。当时的毛泽东尽管已经70多岁,但依旧身材高大,精神状态很好,步伐矫健。张玉凤的心情很激动,心里怦怦直跳。
那时,她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走到主席身边握手。真正来到毛泽东面前,张玉凤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地傻笑。

图|毛泽东在火车专列上开会

正式接触到主席,是在张玉凤在专列工作两年以后。一天,她接到会见毛主席的命令。第一次和国家最高领袖交谈,张玉凤很是紧张,汪东兴带她来到毛主席面前,她依旧有点紧张局促。
看到这个姑娘,毛泽东和蔼地问:“这位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啦?”
在这重要关头,张玉凤竟然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一边的汪东兴为她捏了一把冷汗,便替她做了些回答。
毛泽东又笑着问:“你的名字怎么写呢?”说着,她一边拿着铅笔,一边拿着纸,示意张玉凤写下来。
张玉凤害怕自己写不好,终于开口说:“是弓长张的张,美玉的玉,凤凰的凤。”
毛泽东点了点头,记下了名字。
这次两人谈话的时间很短,没说几句张玉凤便离开了。但张玉凤走后,细心地汪东兴发现刚才的那张纸上,毛主席接连写了好几个张玉凤的名字。

图|毛泽东与张玉凤合照

汪东兴好像意会到什么,便借机征求毛主席的意见说:“主席,您看是否能让张玉凤来你的车厢当服务员呢?”毛泽东表示同意。
三、一般人都很难见到毛泽东,为何张玉凤可以随意进出? 就这样,张玉凤距离毛泽东越来越近。1970年6月,毛泽东来到故乡韶山滴水洞,随行的人员很少,而张玉凤就在这少数的随行人员当中。
此时,还在担任列车员的张玉凤完全不会想到自己会与中南海产生联系。
1970年7月,张玉凤像往常一样在打扫车厢。列车员和副书记来到她身边,通知她来中南海一趟。
这天上午,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中南海,连梳洗打扮都没来得及就跟着来了。当小车带着她来到中南海,张玉凤做梦也没有想到,她能陪伴当时中国最高的领导人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图|右二为张玉凤

人的命运就是这样神奇,完全不由自己把握,张玉凤也是这样,原本是来自边陲小镇的一个小姑娘,做梦都没能想到,一时间竟然能一步登天,进入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核心圈子。
当天,接待她的人是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和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两人询问她是否愿意离开中南海当服务员。
来主席身边工作,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张玉凤没有犹豫,很爽快地答应了。当时,毛泽东的工作人员紧缺,再加上毛泽东对她的印象很好,汪东兴等人便想到了她。
稍微有常识的人会知道,照顾病人,尤其是没有自理能力的病人很辛苦。更何况,这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因此张玉凤更要谨慎小心。即便是心里委屈,也要忍着。没处诉说,更不能和别人说。
这时的毛泽东,不是人们心目中满面红光的高大形象。实际上他已经面容憔悴、头发花白。
当然,毛泽东的患病和治病方面,往往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医生的话不能全信,最多也只能信一半,一般只能信三分。”

图|毛泽东与张玉凤在一起

1971年初,毛泽东患感冒引发支气管炎,每天咳嗽。但毛泽东不遵从医嘱,不想吃药。生活作息没规律,照常抽烟,结果转为大叶性肺炎,而在一旁侍候的人就是张玉凤。
张玉凤不是学医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护理训练,只能一边尝试一边学习,直到毛泽东的身体一天天好转。
朝夕相处中,毛泽东在张玉凤这里体会到亲人一般的安心与温暖。加上张玉凤做事细心认真,所以毛泽东很放心地将许多机要事务交给她来打理。
晚年的毛泽东离不开张玉凤,当时就连毛泽东的妻子想要见毛泽东一面都很困难,但毛泽东的房间只有两个人进出,其中一人是护士孟锦云,另外一人便是张玉凤。
不论是谁,上到政治局的各位成员,下至毛泽东的亲人朋友,想要见到毛泽东,必须经过张玉凤的同意。在毛泽东的心里,也许是家人一般的存在了。

图|毛泽东与工作人员

四、张玉凤和毛泽东吵架,主席主动认输 晚年的毛泽东,不仅身体上的病痛增加,政治上的烦心事很多,脾气也变得反复无常,但是国内外的形势不稳定,毛泽东的工作压力很大,忙着看文件办公,有时候连饭都不记得吃。
张玉凤见主席忘记吃饭,便好心提醒:“主席,饭菜快要凉了,赶紧吃吧!”
毛泽东突然生气的说:“没看到我在看文件吗,我不吃!”不过,毛泽东的脾气来得快去得快,过一会便有好转。
当然,毛泽东也有发火很厉害的时候。一次,毛主席要接待重要客人,但张玉凤那天的神情不是很高兴。事后,毛泽东当面指责张玉凤。
但张玉凤想要辩解,毛泽东生气了,瞪着眼睛说:“你要是不高兴,就给我滚。”
张玉凤也急了,直接说:“滚就滚,说不让我滚就是小狗。”

图|毛泽东

张玉凤也是个倔脾气,二话没说便带着行李回到家。她在家呆了20多天,整天心神不宁的,心情很是苦闷。
当时,时任中央办公厅的副主任张耀祠找到张玉凤,劝她写一份检查,但脾气倔强的张玉凤没有写。张玉凤的婆婆也语重心长地劝她和毛主席服软道个歉,她也没有做。
后来,张玉凤想到自己还有一件衣服落在中南海,便护士长吴旭君打电话。吴旭君接到电话后,让她在家里等待,自己会开车接她。
虽然张玉凤如此倔强,但毛泽东还是不能没有她,自己先认输了,还让汪东兴等人把她找回。一个高高在上的最高领导人,一辈子没和任何人低头,但却这一位小秘书无可奈何,可见张玉凤在他心中的地位。
再次见到毛主席,这个倔强的小秘书还不肯认错。

图|中间的工作人员为张玉凤

于是,毛主席便给这位不肯认错的秘书给了评价:
  “办事认真,工作负责,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这次比可是二进宫,以后你要注意了!”
张玉凤见主席对自己这么宽容,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而见张玉凤回到中南海工作,毛泽东格外高兴。
一次,毛泽东还给张玉凤讲了司马迁在政治上起起落落的故事,感慨地说道:“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五、毛泽东明显地加速老去,张玉凤悉心照料 1971年,毛泽东心中受到很大打击,陈毅元帅去世,身体状况不容客观。参加诚意的追悼会,毛泽东好几次想要踏着车门台阶上车,但就是上不去,后来还是张玉凤将毛泽东扶上汽车。
已经77岁高龄的毛泽东,明显在继续老去。
后来,毛泽东患上白内障,一段时间内都看不见。为了继续工作,大家给他请来北大中文系的芦荻帮忙。毛泽东想要阅读一些古文书籍和古典文学作品,就由芦荻念给他听。一些文件和现代文,便由张玉凤念给他听。

图|左一为张玉凤

接近一年多的时间内,毛泽东就是这样办公读书的。
1972年,毛泽东突然发病,这让很多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始料未及。由于严重缺氧以及肺心病,毛泽东突然休克。
护士长吴旭君知道这一情况,赶紧推开大门,用急切的声音喊:“快来,主席出事了!”
当时,张玉凤和值班的警卫干部在值班,听到吴旭君的呼叫,赶紧快速跑到客厅。不一会,负责给毛泽东治病的医生也赶来了。
毛泽东侧着身子躺在床上,好像睡着了一般。吴旭君连忙给毛泽东切脉。
不知是紧张还是心急的原因,吴旭君说了一句:“摸不到脉。”
主治医生赶忙采取了急救措施,口述应用和需要注射的药物。吴旭君口述了一遍,再从针管里抽取药物,一遍又一遍地给毛泽东用药、打针。毛泽东此时还在昏迷状态,完全不知道现场的紧张气氛。
当时,心脏科的专家将毛泽东扶起来,有规律地捶着毛泽东的背部,不停地呼喊:“毛主席,毛主席!”张玉凤也看在心里,急在心里,在一边喊着:“主席,主席醒醒!”

图|毛泽东和张玉凤等人外出

好在毛泽东生命力比较顽强,经过医生护士的抢救,缓缓地睁开双眼。得知自己休克后,神态依旧安然,还幽默的说:“刚才好像是睡了一觉。”
得知毛泽东生病的消息,最着急的人当属周恩来。当他知道消息后,赶紧让人驱车从西花厅赶到游泳池。下车的时候,一时间双腿软弱无力,很长时间内下不了车。
毕竟,万一毛泽东有什么闪失,自己到底该怎么和中国人民交代呢。他对着医护人员说:“全中国、全党、全国人民不能没有毛泽东啊!”
经过这场重病后,中央决定让周恩来、汪东兴等四人负责他的医疗工作。
当时,给毛泽东担任机要秘书的人徐业夫,跟随毛泽东多年。工作兢兢业业,深受主席信任,但此时患上了不治之症,在医院治疗。所以,秘书方面的工作便由张玉凤来进行。
由于视力不好,毛泽东便让张玉凤为他读信、读书、读文件。也是从这时候起,工作人员开始代他在批示的文件上,按照他的意思签署意见并画圈。

图|毛泽东与周恩来照片

一年之后,徐业夫确认回不到主席身边,便让张玉凤正式接替了机要秘书的职务,也就有了最开始的这一幕。
六、张玉凤揭秘:毛泽东为什么没参加周恩来追悼会? 成为张玉凤的机要秘书,他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尤其是毛泽东生命的最后两年,他也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身为机要秘书,张玉凤想不知道什么也很难。
张玉凤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分量很重,但她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坚持自己本色。张玉凤从来没有主动作出影响毛泽东决策的进言,这也是一种原则上的坚守。
身怀重疾的毛泽东,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也变得有心无力,不愿意相信人,但他信任的人只有张玉凤,甚至还将自己私人保险柜的私人钥匙交给她。
张玉凤回忆,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张耀祠将这则噩耗告诉他。毛泽东好像有预料一样,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中央考虑到毛泽东的身体情况,并没有安排毛泽东参与周总理逝世后的相关活动。几天后,中央拟定好了追悼会的规格、党政军领导的人数和悼词,交给毛泽东审阅。

图|毛泽东晚年照片

毛泽东审阅报告的时候,张玉凤一直守在身边。她抱着一丝希望,或许毛主席会像四年前那样参加总理的追悼会。他不由自主的问:“主席,这次去不去总理的追悼会呢?”
毛泽东举着还没来得及放下的报告,吃力又痛苦地说:“我也走不动了。之前几个人的追悼会,我就没能过去。”接着,毛泽东让张玉凤给递来红笔,在送审报告上端正地画了个圆圈。
当天,张玉凤照常喂毛泽东吃药,但毛泽东却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在延安的一个下雨天,雷电把当地的县长给打死了。当地的老百姓都说,雷电打不死我毛泽东。但我如今得出一条结论,雷电打不死我,但病能打死我。”
张玉凤将药放在毛泽东嘴里,但此时他嘴唇一直哆嗦,药全都洒了。毛泽东边叹气边嘟囔:“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张玉凤听到这话,赶忙宽慰:“主席,您的身体还好着呢,只要好好治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图|毛泽东与张玉凤等工作人员合影

毛泽东听了这话并不高兴,忙说:“你说这话都是放屁,生老病死是人的客观规律,但死亡是必然的,不死才是假话!”
张玉凤听完这些,只是怔怔地望着毛主席,眼泪渐渐模糊了双眼……
七、毛泽东逝世后,张玉凤什么反应? 1976年,毛泽东怀着巨大的悲痛,抱病度过了一个难熬的春节。
去年5月后,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6月初,毛泽东突发心肌梗塞,中央一边努力抢救,一边将自己病情汇报给中央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党政军。
好在毛泽东的生命力比较顽强,被医生及时抢救过来,大家转悲为喜。
7月初,朱老总与世长辞,毛泽东心情很是悲痛。短短半年时间内,与主席并肩战斗的几位战友都相继离去,毛泽东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
在毛主席最艰难的这段时间,张玉凤和护士长吴旭君整天守在毛主席身边。不仅要照顾他的打针用药、饮食起居,还要为他读文件读报,大到工作小到生活,简直是事无巨细。工作量之大,生活之艰辛,一般人想象不到。

图|晚年的张玉凤与丈夫

在此期间,张玉凤长时间无法回家。1976年的春节除夕夜,张玉凤没有陪在家人身边,还是在毛主席的书房度过的。
这个新年,毛泽东的身边没有好友,亲人不在身边的,只有包括张玉凤在内的几个工作人员,而这也是毛泽东人生的最后一个春节。
当天的年夜饭,是张玉凤一口一口将饭菜毛泽东嘴里的。这时毛主席,不仅没有独立吃饭的能力,甚至连正常的吞咽也成了问题。这天,他在病床上侧着身子吃了几口米饭和最爱的武昌鱼。
饭毕,张玉凤和保健护士将毛泽东缓缓扶下床,送到客厅。到了晚上,毛泽东没有睡着,隐隐约约听到外面的鞭炮声。他用低哑的声音对张玉凤说:“去放鞭炮吧,你们年轻人也应该过一过春节。”
于是,张玉凤和几名工作人员在房子外面放了几挂鞭炮。听到外面噼里啪啦的声音,毛泽东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身体响起警钟。而在毛泽东生命的最后关头,张玉凤一直守在身边。听到毛泽东病逝的消息,她怎么也不能接受事实。
在她心中,伟大领袖毛泽东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怎么会死亡呢......

图|毛泽东追悼会

主席去世后,张玉凤离开中南海,来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负责布置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故居,整理毛泽东的藏书,布置成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菊香书屋。
后来,在张玉凤的请求下,她又调到铁道部,成为一名普通的员工,一直到1988年退休。张玉凤的晚年很幸福,生活简朴。家中虽然不大,但整洁干净。闲暇时间喜欢读书练字。
张玉凤和丈夫的育有两女,非常出色。长女在北京读书,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二女儿的嫁给北京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大夫。
最值得夸耀的是,晚年的张玉凤负责主编了24卷本5000万字的《毛泽东藏书》,只因读书是毛泽东一生的爱好和兴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7 06:11 , Processed in 0.01476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