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淄博市周村区的西铺村这个古老的村落中有蒲松龄书馆跟毕自严纪念馆留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18:27: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淄博有个六百余年古村落,是蒲松龄工作的地方,聊斋志异在这完成                                                         2021-07-21 17:11                    

                          

淄博的周村区,历史人文悠久,是旧时名扬远近的一个商埠重镇。旧时的周村,以东北西南划分,北面以及西面属长山县,南面以及东面属淄川县。

因为周村的地理位置,商业的发展较为成熟,明朝时一条从济南府到青州府的重要官道横跨周村东西。在这条官道章丘、邹平、淄川交汇的地方,有一处距今已经六百余年的古老村落,这个村落是淄西毕氏家族的繁盛之地,也是清朝文学巨匠蒲松龄工作以及生活过的地方,《聊斋志异》也是在这个地方所完成。

如今,这个古老的村落中有蒲松龄书馆跟毕自严纪念馆留存,这里就是淄博市周村区的西铺村。

六百余年历史的古村落,淄西毕氏的兴衰史

西铺村,位于周村区王村镇,旧时属于长山县,后属淄川区,1970年后划为周村管辖。

旧时的西铺村,原名崔家庄。因为官道经过该村,这里的商业氛围也是颇为浓厚,道路两旁尽是商贾店铺,于是崔家庄也被称为崔家铺。

起初,自打金元两朝迁于博山石塘坞的毕氏,因为不满足于深耕于大山里边,于是先祖毕敬贤携家迁入处于平坦地带的崔家庄。随着毕氏家族的繁衍生息,毕氏产业也迅速的发展繁盛起来,到了第五代毕恪的时候,开始被推举为中信乡保证,可以见得其在乡里乡村的威望之高。

生于明弘治年间的毕恪四子毕忠臣,也因为父亲的缘故,饱读诗书,年少有名。成年之后,被淄川知县聘为邑掾,晚年时候被推为善人。毕忠臣这一世,也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嘉靖中期的时候把曾为成化年间吏部尚书首辅大臣万安一族所居住的万安庄购置,自此便开始了毕氏一族的官宦之路。

毕氏一族的代表人物,便是崇祯元年的户部尚书毕自严。毕自严于万历二十年考中进士后,三十余载官场沉浮,最后成为户部尚书,并且获赐太子太保。在任户部尚书之前的一段日子,毕自严也是有一段的低沉期,由于当时受魏党排挤而罢官归里。这段期间,毕自严在西铺村修建一座园林,用作颐养天年,这座园林便是如今的灵隐园。

毕自严,卒于崇祯十一年,六年之后明朝走向衰亡,毕氏一族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蒲松龄的工作地,《聊斋志异》的完成地

蒲松龄的一生,可以说是郁郁而不得志的一生,18岁成婚之后便开始一路科举,但每每都落第于乡试。但总读书还不行,怎么也得有生活的办法,于是便在26岁开始了塾师生涯。屡次参加科举,屡次落第于乡试,于是40岁的时候开始在西铺村的毕家称为坐馆先生,教授知识。

虽然清朝时期毕氏家道逐渐没落,但是毕自严的二儿子毕际有还算有所成就,官至南通州知府。毕际有的夫人王氏,是当时官拜翰林,在家守孝孝的王渔洋的从姑母。在康熙二十六年,也就是《聊斋志异》有所成的那一年,在家守孝的王渔洋到毕家看望王氏,毕际有与蒲松龄一同接待了王渔洋,并且推荐了《聊斋志异》这本书。王渔洋看过后,做了三十余条的批注,但由于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不合时宜,当年蒲松龄参加乡试的时候因为这本书而被废除资格。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许多的创作背景都是在石隐园中创作,“年年设榻听新蝉,风景今年胜去年。雨过松香听客梦,萍开水碧见云天。老藤绕屋龙蛇出,怪石当门虎豹眠。我以蛙鸣闻鱼跃,俨然鼓吹小山边”,等诸多诗词便描绘的便是石隐园的景象。

走在村子当中,虽然因为历史缘故诸多的老物件已经消失殆尽,不过还是有些民居充满了旧时的影子。这些古老的民居,大多位于书馆跟纪念馆的对面,也算是如今对于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跟留存吧。

这里,是狗哥嗅途,致力于旅行干货分享的狗哥。

Tips:

西铺村,与东埔村和万家村可谓是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三处地方都是以毕姓为主。西铺村是毕氏先祖最先迁徙生活的地方,经过两代人的发展壮大后,又把因罪招抄家的万家庄购置,并且在万家庄大修宅院。而东埔村,则是与西铺村相近的历史,旧时的崔家庄,分为东西两村,后来便慢慢简称为东铺跟西铺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4 19:52 , Processed in 0.00792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