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才女李清照这首写梅的词,写在晚年却成经典,道尽时光流逝之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05:08: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才女李清照这首写梅的词,写在晚年却成经典,道尽时光流逝之痛                                                         2021-08-15 04:02                    
                          古话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正是那些永恒不变之物,才会让人有时间流逝的感慨,也会有很多心中的遗憾、悲哀,在再次触及那些曾经熟悉的景物之时,不免引人伤感。这种经历,我们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曾有过。一生颠沛流离,晚年回想起曾经的美好时光,不禁感慨万千。才女李清照,便将这些情感和心思都写进了《清平乐·年年雪里》中。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便用“年年岁岁都相似”的梅花,来抒发自己的那一点点小伤感。
上阙
便是描写年轻时的情怀了。“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这既可以理解为,小时候词人喜欢将梅花摘下插在自己闺房的花瓶中欣赏,也可以是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将梅花摘下,插在鬓角之处,别有一番情趣。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从这里便开始伤感了。南渡之后,李清照几乎每一天都沉浸在与心上人分开、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悲伤中。自己和丈夫家相继罹祸,还谈什么相聚呢?能安稳活着便已经是一种渴求。如今再次看到这梅花,都没有心情去想曾经的美好时光,最后便落得泪湿衣襟。
下阙便是对自己如今生活的感慨伤怀。“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便是指自己南渡后,和曾经的人们海角天涯,已经无法再相见。而两鬓斑白,却被李清照用“两鬓升华”描写出来,既能体味出其中的心酸,又不像其他诗词中那么千篇一律。其中的意思便很明了了,年华易逝,故人已去,只有自己守着这梅花一年又一年的开,心中便有无限悲伤。梅花开的依旧,人却已经不再是满头青丝之人。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最后一句便升华了整首词的内涵。若是只是一首借景抒怀的词,未免有些太过于单薄,但若是加入对国事家事的关心,便完全不同,这便是千百年来李清照一直高于别人的地方。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晚来风势”,便是以风雨比当时的政治形势。自己从家庭美满到如今这种境地,与当时的政治大环境脱不了干系。心中最渴望的,也是国在家仍在。
李清照晚年不仅有关于自己家庭的悲哀,也饱含了对国家的担心和无力,如此情感汇合,作出来的词自然会打动后辈人的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18:08 , Processed in 0.00780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