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1-9-4 21:00 编辑
图文故事丨硝烟已散,精神永存!总书记论述的抗战精神你读懂了吗? 2021-09-03 17:34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图文故事丨硝烟已散,精神永存!总书记论述的抗战精神你读懂了吗? 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76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用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 换取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 向世界展示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硝烟已散,精神永存! 曾挽救民族于“最危险的时候”的抗战精神, 你读懂了吗? ![]()
图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兵在进行军事训练。新华社发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 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2020年9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当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 遇上一群被工业化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让中华民族挺起精神脊梁。 “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 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 冰天雪地里,杨靖宇率部与日伪军战斗周旋, 直至战死仍然保持射击姿势。 “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是我让他去的。 劝降那是妄想。” 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 不畏日军胁迫,绝食殉国。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 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钢铁长城。 ![]()
这是油画《狼牙山五壮士》。新华社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 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14年7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坐落于太行山东麓的狼牙山, 因为那5个纵身一跃的决然背影, 成为国人心中的精神高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民族危亡关头, 中国人民以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 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 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当时的一篇报纸社评曾这样写道。 ![]()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 图为抗战老兵乘车方队。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 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2015年9月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2015年9月3日, 在那场为纪念抗战胜利而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上, 平均年龄90岁的抗战老兵再次集结, 通过天安门广场, 接受检阅。 这是祖国和人民对抗战英雄最高的致敬, 也是对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最深的铭记。 当猖狂的侵略者凭借优势装备, 叫嚣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中华儿女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奋勇抗争, 粉碎敌人的痴心妄想。 一部抗战史也是用鲜血写就的英雄史。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感恩曾经的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这盛世如英雄所愿。 ![]()
图为解放区人民锣鼓喧天热烈庆祝抗战胜利。新华社发 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2015年9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兵力,我军1万余人,日军2.2万余人; 手枪,我军3821支,日军9476支……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里, 一张对比表,详细列出敌我力量的差距。 然而战争不仅是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较量, 更是意志和信念的比拼。 14年抗战, 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 中华儿女克服“亡国论”的干扰、“速胜论”的盲动, 抱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开启民族复兴新征程。 如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民族复兴不可逆转! 监制:赵承 策划:张旭东 统筹:张晓松、王绚、董峻 文字记者:高蕾 视觉 | 编辑:张爱芳、王秋韵、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