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印的地理位置谁更好?印度完胜中国,但大家对印度笑而不语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18:22: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印的地理位置谁更好?印度完胜中国,但大家对印度笑而不语                                                         2021-09-09 11:2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印度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开始标榜中国,但事实上又远不及中国,所以竞争被称为龙象之争。
中国地理位置的介绍

从整个国土面积来看,中国人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当然还有三百多万公里的海洋国土。中国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位于亚洲的东方,可以说是占据了亚洲最好的一片土地,但这最好的一片土地带来的压力也是亚洲各个国家之中最大的。那中国的国家土地优势与劣势到底体现在什么方面,为什么说中国的土地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地,同时又是最坏的土地呢?
中国的国土从构成的成分上来看,类型十分多,如果要从东北地区开始一直向如今的东南数起,东北地区拥有广大数千公里的黑土地,在四千多年之前大禹治水的时代,大禹就说过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如果作为贡品上贡那都是上上之选。

可是中国的历史之中对于这块土地的开发却是很少,原因就在于这块土地气候寒冷,根据人类的生存特性根本不想往这里去,后来明清时候生产力足够发达了,清朝又一次的将这里作为自己的龙兴之地,直接封禁起来不准进去耕种,所以说东北的黑土地完全就是一块没有开发多久的处女地,从战略角度而言,这里可以作为中国的一个粮仓。
华北平原则是整个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中心,这里的农业从五六千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开发,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到近代中国之中,中国的粮食产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华北地区拥有一套完整的工业链,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业产品和非工业产品都可以在这里生产,根部就不需要依赖外国人。只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华北平原太缺水了,所幸的是中国近几年实行了南水北调的大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决了华北地区缺水 的问题。

中国的江南地区是世界上最为优越的土地,我说中国的南方也就是古人心中的淮河,长江以南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土地想必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没有意见。早在司马迁汉武帝的时代司马迁通过自己的脚步去跨越整个中国大地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那个时候中国南方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这里的人虽然都很懒,可是他们之中却没有因为解饿而死的人,只是有一些人死于朝廷的暴政,只是有一些太过于南方的人会食物中毒而死。
不是说那个时代的中国南方人太懒,而是秦汉时代的中国南方物产太丰盛了。人们基本上只要把种子往地里一撒然后就不用管了,丰收与否也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反正饿不死,没东西吃了,河里面是捞不完的鱼虾,山中是打不完的野味,体力弱小一点的就是只采摘野果吃都饿不死。

所以中国南方在哪个时候没有去过的北方人眼中以为这里都是毒气,以为这里遍地都是毒蛇猛兽,根本没有北方人愿意来到南方,但 中国南方其实是天堂一般的存在,这种优越性一直贯穿到现在,现在的中国南方在自然物产上面虽然没有了过去那种遍地都是实物的场景,可是现在的中国南方遍地都是经济中心,就说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甚至于沿海的任意一座城市,那个不是放在外面国家国都级别的存在?中国的富人基本上都集中在南方,所以说中国的南方是天堂之地。
中国的中部是工业农业商业的综合性中心

中国的中部在古代的时候一直是以天下之中著称的,中国人其实也是比较幸运的,按道理了来说这样的地理位置和经纬度在气候上面应该是炎热的沙漠气候。
不信你看和中国中部地区同纬度的非洲是沙哈拉大沙漠,和中国同纬度的中东多的只剩下那看不尽的黄沙了,可是中国的中部地区偏偏就是整个中国综合性最强的一个地区,这里要比拼经济的话有着武汉长江黄金水道的大湖北经济中心,要比拼农业的话有着江西,湖南,这些传统农业中心。
就是只靠这里的粮食产量,全中国人不劳动就看可以吃一年,要比拼工业的话,从山西的煤矿,河北的重工业,长沙的轻工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级别。所以我们说要以东部发展为龙头带动中部崛起,因为中部不是没有成为完全发达地区的可能,只是缺少一个成为完全发达地区的时间和契机。
中国的西北和西南十分艰难

中国发展之中最不均衡的就是西北和西南这两块地区了。在西北之中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甚至于重庆,湘西,鄂西,陕西部分这些占据了中国大半土地的省份和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
先从中国的西南说起,云贵川几乎就是中国历史之中最为艰苦存在的难兄难弟,用他们本地人的话来说就是吃苦都是他们吃,可是享福却都是别人先。贵州这个省份从汉武帝时代收回西南夷的时候一直到现在就没有发展起来过,最富有法地区就是省份贵阳和遵义市,贵阳作为一个省份的中心发达一点是当然的事情。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遵义市还是清朝时候雍正皇帝看贵州省实在是太穷了,每次缴纳附属的时候还抵不了江南的一个县,所以才把四川比较富裕的遵义地区划给了贵州想以此带动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老一辈的四川人都有一句名言笑当时的四川总督:四川人生的憨,遵义调龙安。
原来是哪个时候的四川总督答应用富裕的遵义地区换贵州的龙安地区,本来的初衷是想着带动整个贵州经济发展的,可是没想到的是贵州实在是太不成气,拿到四川大哥的遵义地区之后不仅没有发展起来,反而更穷,而四川得到了一个穷哈哈的龙安之后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一些老遵义人就每次说:四川人生的憨,遵义调龙安。

云南地区更加不用说了,当初中国一位知名将军收复这里的时候就以为这里是彩云之南了,所以才得名云南,这里的经济也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但比较可贵的是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近些年一些旅游经济带动起来了,比起一无是处的贵州还是要好一些的。
四川省作为云贵川三兄弟之中的老大,他相对来说是比较富裕的,但那也只是以前,比较富裕 四川老是被割肉,先是被贵州老弟把遵义割走了,97你的时候重庆又直辖出去了,真的是辛辛苦苦三十年,结果却是为他人作嫁衣,可是四川人仍然十分倔强,硬是靠着一省之力吧成都给发展起来了,成为了整个西南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在失去川远东重庆遵义之后能有这样的成就堪称中国省份之中的楷模。

西北地区不想多说,也不能多少,基本上都还是经济十分不发展的一种状态,要维持现状的这种经济模式与西北百姓生活就必须要发挥中国人互相帮助的精神,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之财力支援西北兄弟,然后推动以西北自然资源发展为核心的整个西北大开发,如此一来整个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才有可能成为一团活水。
不然中国的西北地区就只能是一种依靠中国中东部地区输血式发展的经济。长期下去必然不可取,而整个中国国土在整个世界而言虽然十分占据优势,但压力其实也是十分巨大,除去东部地区经济已经不要管了之外,中部地区部分要管,西北,西南地区完全要管,所以说中国人的复兴之路还是任重而道远,我辈应该更加努力。
相同面积对比之下的印度优于中国

在国土面积上面,印度根本和中国不能比较,而不等的面积比较两个国家的国土优势与劣势则是不公平的。为了公平起见,只能将印度的298万平方千米国土与中国的这样同等面积进行比较。
就地理条件而言,印度的优势十分明显,他们整个国家的平原面积占据了40%,山地占据了25%,高原占据了30%,而中国国土之中的平原面积只有12%,高原面积直接占据了26%,还有约13.6%的沙漠地带无法进行经济发展,在这种条件之下的印度国土上面的优势已经凸显。他们的耕地面积达到了1.6亿公顷,而中国这个人口世界第一大国的耕地面积只有1.2亿公顷,其他大部分土地都是用于一些非农业用途。

印度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本来和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差不多的,本来谁都占据不到优势的,可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北边有着高大且连绵数千公里的中国喜马拉雅山脉成为了他的屏障,为他挡住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空气,所以很多生活是印度平原上的印度人几乎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下雪,更别说像中国这样拥有一年四季了。
他们那里的气候如果种植水稻几乎都可以做到一年三季生产,而中国中部的农业大省地区重视水稻基本上都是一年两产,能够一年三产的地方像广东广西这些省份则是已经用来发展经济了。所以印度在农业上的自然优势已经比中国好很多了。他们的一年之中基本上就是分为雨季和干季。

在地理位置上面进行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还是印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印度的地理位置之中,他是一个三面靠海的国家,从他地区霸权的角度出发,印度洋是以这个国家的名字命名的,而凭借着印度在南亚横行无忌的实力,印度洋也是成为了整个印度的内海,其中一条通往亚洲中国最主要的海峡叫做马六甲海峡。
这条海峡是东方中国和西方欧洲各个国家交通的生命线,可以说只要战争一爆发,印度人能够在第一时间派遣海军封锁马六甲海峡,然后中国人在海上和外界的沟通几乎就断绝了,所以说印度从这一点上面就已经扼制住了中国人的咽喉。

可是中国人的忧患意识从来都不缺少,正所谓狡兔三窟,我们不仅有海洋丝绸之路,未来还要在以中亚新疆这些中古内陆省份直达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不仅有陆上丝绸之路,早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租借属于中国人的港口,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也已经成型,印度人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中国人却永远化优势为劣势的国际智慧,以及化国内劣势为优势的中国智慧,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印度人是一种什么情况,所以大家都对于印度人的自吹自擂笑而不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7:38 , Processed in 0.00804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