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的作品,为什么很少用简体字? 2021-11-11 10:23 在现代汉语的简化字时代 书法创作必然要遇到 简化字问题 然而,书法创作用繁体字 是书法界普遍赞同的观点 “识繁用繁” 也成为了很多书法人 甚至学者的强烈呼声 ![]() 简化字由来已久 现代汉语的简化字 绝大部分是继承了 从先秦一直到明清的简体字 根据姚菲 《<简化字总表>所收简化字研究》 一文的研究 《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一共有两类: 第一类,继承而来的简化字 共有295个 第二类,新造字 这一类简化字 古籍文献中没有收录 多为现代新造形声字 少数为会意字 ![]() 古代的经典碑帖和典籍中 有大量的简化字 且往往自有渊源 分为以下几类 1、来自古字的简化字 这一类简化字直接沿用了 笔画较少的古字 例如 “礼”,今为“禮”的简化字 实际上,“礼”是古文 与“禮”是异体字关系 《说文》中明确记载 “禮”是正体,“礼”是古文 “礼”是楷化写法 《颜真卿书干禄字书》明确记载: “禮礼并正” 这说明,在唐代 “礼”与“禮”都是正字了 ▼ ![]() 依次出自《衡方碑》、王羲之、 《爨宝子碑》、虞世南、柳公权、董其昌 “弃”,今为“棄”的简化字 “弃”是古文 与“棄”是异体字关系 ▼ ![]() 依次出自《郭店楚简》、米芾、董其昌 “向”字,今为“嚮”的简化字 古时两个字已经混用 二者互为古今字关系 ▼ ![]() 甲骨文、铭文和《说文》都是简写 “号”字,今为“號”的简化字 《段注》:“凡啼號字,古作号” 可见古代存在大量 写作简化字“号”的现象 ▼ ![]() 依次出自《苏孝慈墓志》、国诠《善见律》 褚遂良和颜真卿《多宝塔》 2、来自俗字的简化字 简化字有很大部分 直接继承了古代俗字 古代经典碑帖中 有很多来自俗字的简化字 例如 “乱”,今为“亂”的简化字 《颜真卿书干禄字书》中 明确标记“乱”是“亂”的俗字 ▼ ![]() 依次出自魏碑、欧阳询、唐人和米芾 “万字,今为“萬”的简化字 《玉篇·方部》 “万,俗萬字。十千也” ▼ ![]() 依次出自《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 柳公权、褚遂良 3、来自草书的简化字 自民国以来 不少学者推崇 从草书尤其章草中 继承简化字 章太炎、钱玄同提出的 把章草作为简化字的观点 被建国以后的简化字方案采纳 例如 “頭”、“學”、“實”、“長”、“书”、 “専”、“東”、“為”、“称”等 都是由经典草书写法简化而来 ▼ ![]() 4、来自假借字的简化字 建国以后的简化字 有些直接继承 古代笔画较少的假借字 例如 “洒”,今为“灑”的简化字 “洒”字的读音是“洗”(xǐ) 而不是sǎ 《段注》云: “洒灑本殊义而双声,故相假借” 即后来“洒”被假借为“灑”(sǎ) 而“洗”(xǐ)反而不用了 古代书法家常常“洒”“灑”混用 ▼ ![]() 米芾、蔡襄的写法 “尔”,今为“爾”的简化字 《段注》云“尔”字: “后世多以爾字为之” 古代法帖中 常见到简化字“尔”字 ▼ ![]() 依次出自颜真卿《祭侄稿》 陆柬之《文赋》和赵孟頫《洛神赋》 5、来自通假字的简化字 例如 “才”与“纔”字 今为繁简字关系 古为通假字关系 《说文》云: “才,草木之初也 《段注》:“才,引申为凡始之称” 借作“纔” ▼ ![]() 依次出自米芾《蜀素帖》赵孟頫《千字文》 鲜于枢《醉时歌》王铎《临圣教序》 “舍”与“捨 今为繁简字关系 古为通假字关系 古代典籍中 常常假借“舍”为“捨” ▼ 米芾《蜀素帖》中的“舍”“捨” 那么 在简化字时代 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 应如何应对简化字?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校训碑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是于1997年夏时 由时年85岁的启功先生 亲自拟定内容并精心写就 校训碑镌刻的不是繁体字 而是几个疏朗清晰的简化字 简化字入书恰恰是 启功先生书法的一大时代特色 ![]() 启功 行楷书北京师范大学校训 1997年 按照固有的思维 书法作品采用繁体字 似乎已是理所应当的 如某书家用简化字来写作品 可能会被诟病 文化素养不高、不够专业 然而 启功先生似乎并不排斥这条 “非专业”的创作路 在他的存世作品中 有大量简化字作品 ![]() 启功 行楷书毕业寄语 1987年 启功先生认为 汉字的简化是符合 “宜写宜识”这一文字发展规律 因此 用简化字进行书法创作 可以说是从顺应文字发展规律 和具体识读需要的角度做出的选择 ![]() 启功 行书毛主席诗 1975年 1956年1月31日 国务院在《人民日报》 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 规定在全国印刷及书写的文件上 一律停用繁体字 通用简化字 虽然政策中 不限制书法艺术的用字 但启功先生却及时调整 进行了简化字书法创作的实践 对此,启功先生说 ▼ “有人曾问我:有些‘书法家’不爱写‘简化字’,你却肯用简化字去题书签、写牌匾,原因何在?我的回答很简单: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简化字是国务院颁发的法令,我来应用它、遵守它而已。它的点画笔法,都是现成的,不待新的创造,它的偏旁拼配,只要找到和它相类的字,研究它们近似部分的安排办法,也就行了。”
![]() 启功 楷书中国印刷博物馆建馆纪念碑碑文 1996年 启功先生还指出 ▼ “在书法方面,点划形式和写法上,简体和繁体并没有两样;在结字上,聚散疏密的道理,简体和繁体也没有两样,只如穿衣服,各有单、夹之分,盖楼房略有十层、三层之分而已。”
![]() 启功 楷书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志 启功先生还说 ▼ “我自己给人写字时有个原则,凡作装饰用的书法作品,不但可以写繁体字,即使写甲骨文、金文,等于画个图案,并不见得便算‘有违功令’,若属正式的文件、教材,或广泛的宣传品,不但应该用规范字,也不宜应简的不简。”
启功先生的简化字作品 与其内容题材有重要关系 为学校、单位的题名题词 为书名、报头题签 书写纪念碑文等 大部分使用简化字 有时还同时书写繁简两种 以供对方在不同场合选用 有人可能会认为 这些题字只是启功先生 出于实用目的而进行的书写 不应归入书法作品 但我们在面对这些精彩的题字时 谁又能说它们不是书法作品? ![]() 启功 楷书四川省简阳中学 1996年 简化字是我们特殊时代背景下 顺应实际需要的产物 启功先生身体力行地 在公众场合要率先书写简化字 实践简化字书法创作 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 对普及书写审美、弘扬书法艺术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书法创作对待简化字的态度 有学者提出以下三个解决思路 ▼ 第一,公众场合要提倡写规范汉字。写规范汉字是国家的文字政策,宣传与普及规范汉字、促进规范汉字建设,是书法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第二,书法艺术创作可以写简化字,但是,要用文字学知识去甄别这些简化字,而不是被动抄写。要尊重版本,尊重原典,尽量反映文献的“真实性”与“生动性”。
第三,书法艺术创作要将字体、书风与所写内容相结合。字体演变和文体演变都有历时性原则,书写春秋战国以前的内容,以古体字、古字为上,用宋元俗字书写便显得不太相称;抄写小说片段,要求用篆书、正字书写实无必要;书写新时代的内容,用简化字书写便显得具有亲切感和温度感。字体、书风与书写内容等三者协调统一,是书法艺术达到高水准的一个基本前提。
书法到底能不能写简化字? 书法写简化字就是没文化吗? 书法写简化字不符合规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