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津湖东西两线谁打得好?这两封电报说明了一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04:42: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长津湖东西两线谁打得好?这两封电报说明了一切

2021年10月23日 17:06:22
来源:有历史



正式进入本文前,先对在长津湖战役中作出重大牺牲、为抗美援朝伟大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志愿军第九兵团,致以崇高的敬意!
对长眠在朝鲜大地的九兵团牺牲将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文理性分析,无厚此薄彼之意,请读者朋友们同持此心!
第二次战役分东西两线展开,那么东、西两线哪边打得更好呢?
官方并没有明确的评价,但坊间肯定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比较。其实我军各大野战军之间战斗力的比较,一直以来都不乏议论。尤其是以善打奇仗、硬仗著称的三野、四野,军史爱好都想评出个高低,而朝鲜战场正好是我军战斗力的绝佳检验场。
那么第二次战役中,到底哪个野战军打得更好呢?从彭总的反应中,或许能看出端倪。
一、彭总高兴的毛笔都颤了
先说说彭总对东线的反应。
其实从九兵团入朝之始,彭总心里都没底。因为他和三野部队素来没有渊源,彭总自抗战之初便在华北指挥八路军,与新四军没有怎么接触过,只是在中央召开重要会议时,才和华东部队的高级将领们有过接触。

彭总长期指挥西野部队,指挥风格一如他火爆的性格,历来都是硬桥硬马,但又偏偏能以弱胜强,不服不行。而华野部队在粟裕指挥下善打奇仗、巧仗,动辄打得奇峰突出、出乎意料。
种种因素对比下来,彭总确实有点不够放心。
九兵团进入战场后,接连发生了四件让彭德怀意想不到的事。
第一件是九兵团侦察情报有误。长津湖区美军数量多达3万多人,但九兵团预估只有1万多人。这也是宋时轮只投入20、27两个军去打,而奢侈地把26军整整一个军放在后面当预备队的原因。
不仅总体上预估少了,具体战场也侦察得不准。例如新兴里战斗,虽然最后干掉了北极熊团,但之前预估美军总力只有一个加强营。所以27军一开始打得未免有些大意,一个师冲进去,被美军大量杀伤。后来抓了一个舌头审问,才知道里面居然有5个营的兵力,是预估人数的3倍多。
预估少的代价是进攻兵力严重不足。27军用5个师(27军原本有4个师,宋时轮临时命令20军一个师归27军指挥)进攻美军,又是围敌、又是打援,根本不够用。
所以新兴里战斗刚刚打了10个多小时,27军80师伤亡6000多人(其中冻伤、冻亡者占一半多)。宋时轮肉疼的直哆嗦。27军作为三野头等主力(原许世友九纵),解放战争三年中,从来都是我们把敌人打成这样,自己何时这么严重的伤亡过?
第二件是攻击时间晚了两天。彭德怀原本命令九兵团在11月25日发起总攻,但宋时轮发现兵力没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不得不一再推迟,直到11月27日才开始总攻。
这个时间差使美军部署更加有利,而我军进攻更加困难。我军部队的行军速度历来都很快,上级一下命令,几乎没有迟误的,这次居然因为行动不到外推迟两天时间,如果严格追究起来,师长级的高官是要负责任的。
当然这和九兵团入朝太过仓促、缺乏准确地图、没能朝鲜向导等有关,在那种条件下确实不能过于苛责。
第三件是26军追击太慢。北极熊团被歼灭之后,美军指挥官终于下定决心要撤退。美军是机械化部队,说走就走,我军冻、饿、疲、伤之余,两个军拖不住美军,宋时轮调26军上来追。但26军的部署位置太靠后了,带着2天的干粮跑了5天多,26军指挥所都断了粮,仍然没能赶上美军主力,只在黄草岭打了个尾巴。
这个预备队就完全失去“预备”的意义了。
第四件是九兵团伤亡严重。九兵团总兵力15万人,3个军12个师,战斗人员约12万人,合每个师1万战斗兵。但打到最后,战斗损失、冻伤、冻亡多达4.8万余人。20军打得很惨烈,追到咸兴港时,79师1万人损失了4454人,全师缩编为5个步兵连、2个机炮连,已经无力再对美军发起大规模攻势。
彭总接到各种战报后,思想受到极大冲击。部队出现如此大的伤亡,回顾几十年革命历史,大概也只有当年湘江战役能与此相比。但湘江战役是我军在极度被动下作战,而长津湖之战是我军占尽主动权的进攻作战。部队打成这样,不是说九兵团不行,而是美军的战斗力超出我们估计太多。
彭德怀指示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对九兵团发了一封电报,原文如下:
你们在冰天雪地、粮弹运输困难的情况下,与敌苦战半月有余,终于熬过困难,打败了美国侵略军陆战一师及七师,收复许多重要城镇,取得了很大胜利。这种坚强的战斗意志与大无畏的精神,值得全军学习。正由于东西两线的伟大胜利,基本上改变了朝鲜的局势,迅速地转入对敌反攻。
(原电载于军事科学出版社《抗美援朝战争史》《宋时轮传》)
我们先不评论这封电报背后透露着什么潜在语言。
先看彭德怀给38军发电报时的场景。38军在三所里、龙源里阻击美军第二师、骑一师、南朝鲜一师等部队,大获全胜,美第二师遭到毁灭性打击。
彭德怀同样下令志司给38军,进行通令嘉奖。但这次是彭德怀亲自写,写完后,感觉意犹未尽,兴奋在电文后面加了一行字: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
彭德怀兴奋过度,手拿着毛笔微微颤抖。几位副司令在现场看彭总这么兴奋,都提醒彭总,还从没有这样称呼一个军级单位的,怕规格太高、不妥,不如换一个其他的赞语。彭德怀不听,非这个词不足以表达高兴之情。

现在回过头来看给九兵团发的报,应该能感受出不一样的倾向了吧。
对九兵团,彭总应该是充满了心疼、爱护、不舍之情,毕竟九兵团牺牲太大了。但彭总在电报中并没有过多地表扬九兵团的战法战术,即使我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种牺牲代价太大,不应成为我军普遍的作战方式。
而对西线部队,却洋溢着热烈、开怀、兴奋的感情。
对两线部队都无批评,实际上也不应该批评,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九兵团直接把美军赶下海了。但西线似乎打得更妙。妙在何处呢?我们看看西线打的几场经典战斗。
二、西线打了不少巧仗
相比九兵团上来就干、相对直接的打法,西线兵团在彭总的直接指挥下,展现出了复杂的谋略水平。
一上来,彭总就来了一出假撤退、真诱敌的妙计。几个军故意装作粮草不足、丢盔弃甲后退的样子,引诱美军疯狂地向前推进,敌人各部之间距离越拉越大,形成了有利于我军分割包围的态势。
待敌军冲过来,我军用4个军正面抵挡,2个军向敌人侧后迂回穿插,捎带手把南朝鲜李承晚伪军两个师干掉。
李承晚部队的战斗力,前期弱、后期强,这两个师的战斗力水平连国民党军都不如,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被包了饺子。
38军穿插到龙源里、三所里一带,抄了美军的后路,在这里死死挡往美军,可以说完成了致命一击。
38军在这场穿插战斗中完成了人类步兵史上的一次空前的壮举,38军113师只用了14个小时,跑了72.5公里,相当于每小时5.17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强壮的成年人每小时步行达到5公里问题不大,但是连续走2小时就会疲惫不堪,能支持14小时太难了。
当然,38军113师肯定不是连续14小时匀速走,行军途中要组织一两次休息。如果以4次休息、每次休息15分钟为限,那么纯行进时间只有13小时,也就是说113师官兵的时速是5.57公里,这个速度就连强壮的成年人也不好支撑下来。
更要命的是,113师行军途中可不是一马平川、没有敌人,他们一边翻山越岭(因为要走直线取捷径),一边还要和小股敌人战斗。那么折合下来,113师的先进速度有可能达到每小时6公里。
这一神迹,在世界步兵战斗史上创造了纪录,至今仍未有人打破。
更神奇的是最后一段路。
就在113师距离三所里还有15公里时,美军飞机突然飞来了,怎么办?如果躲避美军飞机,耽误半小时,那么就无法堵住三所里这个缺口,十几个小时的路就白跑了。
紧急关头,38军副军长江拥辉(随113师前进)下令,所有部队去掉伪装,堂堂正正走大路,假扮成退下来的南朝鲜军队。

这是一招险棋,如果美军飞机识破了,直接进行轰炸,113师将承受惨重的损失。
不过江拥辉赌对了。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根本容不得仔细判断。对我军是这样,对美军同样是这样。美军侦察机习惯了在山沟沟里寻找志愿军,见这股军队一不躲避二不伪装,还大模大样的走大路,估计是南朝鲜军,也不仔细辨别,就往北边去了。
113师得以安全、快速地进驻三所里,完成了合围。
三所里、龙源里一带战斗详细过程世人熟知不再详述,其战果是,美军主力第二师遭到惨重打击,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彭总为啥高兴?高兴就高兴在38军打的巧,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在敌人撤退时力气半衰时进行阻击,而不是主力对主力,把敌人大队人马堵起来,玩火力对轰,那样对轰我们根本不占便宜。
38军的行军组织也相当得力,据有关资料显示,113师急行军虽然很痛苦,但由于准备充分,没有发生大量冻伤冻亡,整个行军走下来,只有8名战士休克,除此没有大的伤亡。
没说的,这样的部队,当得起彭总激情澎湃的表扬。
不光38军,在重创美军第二师战斗中发挥主力作用的40军,同样也打得令人眼前一亮。
三、40军少报歼敌数字
40军打第二师过程我们就不讲了,比较复杂。我们且从战后一个奇怪的现象说起。
历来作战后上报歼敌数字,都喜欢多报一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但40军上报歼灭第二师的数字,却比实际要少。
40军上报志司,歼灭第二师(包括击毙、击伤、俘虏)共3000余人。
太少了!
第二师编制1.8万多人,此战后立即被美军官方宣布失去战斗力,调到南朝鲜后方进行休整喘息。
1.8万人只没了3000人,怎么可能失去战斗力?一支部队失去战斗力,起码应损失三分之一兵力。也就是说,美军第二师至少应损失6000余人。
40军至少少报了一半歼敌人数。那么,有旁证资料吗?有!而且敌我双方都有。
据彭总在朝鲜时的军事秘书杨凤安所著《驾驭朝鲜战争的人》一书提到,40军歼灭美第二师约7000人。
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在其回忆录《朝鲜战争》中提到:“第二师这支英勇的部队一共损失4000多人……”

看到了吧,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记录的第二师伤亡数字都比当事人40军报的多。
40军少报歼敌数字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没有任何好处。这可不是国内战争,多抓一些国民党兵可以就地补充自己的部队,有时候隐瞒一下数字情有可原。但美国兵没有任何隐藏价值,为何还要少报呢?
笔者推断,有两点原因:
第一,40军作风一贯扎实,不喜欢搞虚报数字、夺大战绩那一套,因此战场上统计到多少就报多少。当时40军与美第二师交战,大多发生在夜间,而且打完就继续往前冲,杀伤敌人后不易统计,所以少报了。
第二,40军的战线太长,难统计。这也是少报数字的主因,同时也是40军取得大胜的原因。
为何这么说?
40军攻击第二师,不像九兵团把陆战1师主力团团围起来硬啃,一时啃不动,反而硌了自己的牙。40军根据敌人向南逃窜的实际,在漫长战线上把敌人分段包围,拦头、击尾、断腰,处处都是战场,处处都有激烈的战斗。战线一长,统计数字自然就会有所遗漏,最后累积出来,缺口大也可以理解。
40军这种打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我军人数优势,同时迫使美军重武器分散开,使其无法发挥集群效应。一个排的步兵对付一辆落单的坦克非常轻松,但两个排不一定收拾得了两辆坦克。如果对面是三辆坦克,那三个排的步兵就很难对付得了。
所以,从战史记录上看,40军似乎打得很零碎,比如:
11月25日,40军击溃美第二师第九团;
同日,在新兴洞歼灭第二师3个连的兵力;
11月26日,在苏民洞又歼敌200人;
在柳洞歼敌2个连;
在龙水洞击垮1个营,歼灭150人;
在院里歼敌一部,炸毁重型坦克13辆;
在军隅里击溃第二师师部和38团,歼灭一个营,缴获数十列火车和大批作战物资。
但是战果累积起来却很可观,同时也极大降低了伤亡。不得不说,40军打得实在是妙。
四、39军打得也很妙
既能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又善于根据战场特点自主行动,是四野老部队的鲜明特点。
39军在上草洞一带原本部署了3个师的兵力,突然围住了美军第二十五师第二十四团(全部是黑人)。
敌人这个团加强了一个坦克营、一个炮兵营,加上团本部的3个黑人步兵营,共5个营的兵力。
我军则是21个步兵营,从人数上看我军占有5.4:1的绝对优势,但火力上我军不如美军。我军围住了一个难啃的硬核桃。
大概就是基于这个情况,加上不断有溃敌南逃,有更好的歼敌机会。39军本已完成包围,却突然给负责主攻的116师下令,撤走,不打了!
116师不愿意就这么撤走,机会太难得了。116师坚持要打,军部下令,要打你们留下来打,另两个主力师要撤走打别的敌人,这伙敌人不好啃。
116师于是留下来,以自己9个营的兵力打这个黑人团5个营,确实很吃力,但是形势太好了,敌人已陷入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谷中,我军封住了进出口,很好打。
战斗一打响,敌人果然发生了严重混乱。在志愿军猛烈的冲锋下,其内部矛盾也爆发了出来。
二十四团临时加强了两个营,与本来的3个黑人步兵营并不是很团结。被围后,团指挥部知己了,一部分兵力想继续往北打,一部分则想冲出重围。
一支部队怕什么?就怕乱了营,主攻方向不明确,有再好的武器装备也是白搭。
116师抓住这个关键时刻,迅速向山谷中敌人发起猛攻。
细节不多说了,上草洞之战,116师以极小的代价击溃了这个黑人加强团,毙伤俘敌近400人。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整整一个黑人步兵连(二十四团C连)被打懵了,在连长斯坦莱、副连长杜尔夫的率领下向我军投降。

脸上洋溢着笑容的黑人步兵连
这是朝鲜战场上 唯一一次整建制向我军投降的敌军部队。虽然人数不多,在中美双方都引起巨大反响。
1950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则报道,《一个被解放的黑人连队》,详细描述了此战的经过。此事在国际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美军统帅部非常恼火,下令撤稍黑人步兵团第二十四团的番号,并明确规定从此以后黑人和白人不再进行独立分编,而是打散混编。怕得就是再次出现黑人团整建制投降。美国人也要脸,丢不起这种人。李奇微后来总结朝鲜战场经验,还把此事作为6个教训之一。
这场规模不大的战斗,体现出了39军极为灵活的战役战术观念,既不打硬啃铁核桃的呆仗,遇到形势极好的战斗又不会随意放弃,攻守之间,思维转换太快了、太准确了。
五、东西两线同样气壮山河
作为志愿军总司令员,彭总要是对东西两线战况没有一个对比,那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两边都取得了重大胜利,而且大部分即将发起下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没时间坐下来总结经验,所以我们从志愿军官方战史上看不到彭总的明确评价。
如果硬要评价一下东西两线的特点,只能说东线打得更苦、更惨烈,西线打得相对巧妙、更占据主动权,伤亡比例相对小一些。
毛主席也关注到了东线九兵团严重损失,专门向彭德怀并宋时轮、陶勇(九兵团副司令员)发电报说:
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为了恢复元气,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提议该兵团在当前作战完全结束后整个开回东北,补充新兵,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然后再开朝鲜作战。
九兵团上下对毛主席的关怀都非常感动,但自宋时轮以下十多万官兵都不愿意回东北,大家都憋着一口气要再和美军干一仗,狠狠地出一口恶气。
彭总也不便拂了九兵团的好意,向毛主席解释了情况,九兵团就此留在咸兴市休整。后方则紧急为九兵团调配补充了4.6万人,九兵团重新恢复了兵强马壮的局面。(这些内容在《宋时轮传》中都可以看到)
所以说,连九兵团自己都觉得憋了一口恶气,东线打得不是很理想是勿庸讳言的。宋时轮后来回忆长津湖战役,除了对后勤工作不到位感到后悔外,对26军这支预备队离前线太远仍然耿耿于怀,他认为,如果26军早些投送到前线,战局将会是另一个样子,美军陆战1师很可能要全部报销在长津湖。
从更广阔的维度看,如果26军真的早些投入战斗,九兵团全歼了陆战1师,那么抗美援朝战争极有可能会提前结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悠悠苍天,亦何可言!
再次向英勇的九兵团致敬!
向长眼在三千里江山的人民子弟兵致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6 10:37 , Processed in 0.00808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