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北汉族人的故乡都在“大榆树”,为什么现在提起来,都说是“大槐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8:02: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西北汉族人的故乡都在“大榆树”,为什么现在提起来,都说是“大槐树”?                                                         2021-12-01 16:18                    
                                       

无论如何树都是故乡的一种标志,树大根深,站在那里,总能让人们找到回家的门。然而,西北汉族人的故乡大多应该属于“大榆树”,为什么现在提起来,都说是“大槐树”?

让我们先一起来说说一个地名:榆中。

甘肃榆中

提到榆中,人们大约都会想到隶属甘肃省兰州市的榆中县。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一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榆中县治所在今兰州市城关区东岗镇,隶属陇西郡。这便是兰州市榆中县县名的由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榆中县并非只有兰州市榆中县,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至南北朝中国北方有两个榆中,西部的榆中在今天的甘肃省榆中县,而东部的榆中在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之间。

那么,东部的榆中或者说是呼和浩特和包头之间的榆中具体在什么地方呢?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有一座古城叫北端十二连城,位置就在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的脑包湾村。从十二连城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古城是由十二座城相连在一起的,事实也是这样的,当地传说,脑包湾村共有九座古城,而脑包湾村九座古城东南七公里的城坡村还有三座古城,故合称为十二连城。但是,如今在包湾村人们在脑包湾村能找到的却有五座古城了,它们相互毗连,略呈方形,分别编号为1、2、3、4、5号城,古城轮廓的残垣断壁都比较清楚。其余古城均在黄河的冲刷与风沙的掩埋中踪迹难寻。

十二连城平面图

十二连城古城遗迹

据《元和郡县》记载,十二连城原为隋唐胜州榆林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当时该城地处战略要点,可北凭黄河天险,控蒙古草原,南临中原大地,进退两易。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秋,隋炀帝北巡榆林,“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突厥启民可汗就是在十二连城觐见他的。当时,突厥人为迎接隋炀帝,修桥铺路,夹道相迎,隋炀帝乘坐观风行殿,威风十足,使突厥人“惊以为神,每望御营,十里之外,屈膝稽颡,无敢乘马”。

比这更悠远的历史是,据《汉书》记载,“蒙恬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以河为界垒石为城,树榆为塞”。“树榆为塞”就是在城与城之间大面积种植榆树,使之成林,进而成为一道可以防止边地少数民族骑兵的入侵。树在这里成了长城,或者说是长城之上的又一道防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今天,人们还用“榆塞”泛称边关、边塞,东部的榆中或者说是呼和浩特和包头之间的榆中之地名,也就是这么来的。

因为,成林的树木对骑兵确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而榆树适合于北方土地的生长,且寿命又长,所以在当时的长城沿线,便有了很多与“榆”有关的地名。到汉代,汉军进驻这一线,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史记》等典籍中,卫青将军在长城沿线“广长榆”的历史记载。今天,面对这些,人们回想起的不仅是那烽火相连、号角连营的远古战争场景与氛围,更有故乡的标志。因为,在当年的汉朝军队里,分明更多的是汉族人,他们除了打仗,还有屯田的使命,在一边戍边一边荷锄的经历里,他们分明已经安家边疆,边疆也变成了他们的故乡。再也回不去了,榆树却一天天长得粗壮,所以,也变成了人们对于故乡最为深刻的记忆。

然而,后来历史发展的状况却是人们把故乡的标志当成了槐树,而非榆树。记得,在河西走廊的多次采访里,若遇到一些上了年岁的人,问其故乡何处,得到的答案绝对是“大槐树”而非“大榆树”,史实也是这样的:明初洪洞大移民是指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移民。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当时,朱元璋采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天的洪洞大槐树才成了我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问我故乡来自何处?答案只有洪洞大槐树。“大槐树”就这样站在人们的心里,成了故乡的形象。为什么呢?显而易见的答案一是:洪洞移民的历史要比“树榆为塞”把边疆当故乡的历史近,人们往往会记住近的历史而淡忘了远的历史;二是,就树的寿命而言,槐树的寿命要比榆树长,而因为时间长,人们也总能看到它,所以也便成了更长的、让人念念不忘的故乡。

在这两点的基础上,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那就是槐树还具有是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吉祥和祥瑞的象征等文化意义。在古代,人们把它当作社树,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人们通过对对槐树有了细致的观察,注意到它的旺盛生命力,遂视其为吉祥、祥瑞的象征,从而产生了对槐树崇拜的原始信仰,槐树也便成了很多地方的社树。看到了槐树就像回到了家一样,安全了、吉祥了,也有一种神圣感。

后来,人们还为槐树赋予了这样两层“意思”以至于槐树在我国的大面积种植:一为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古代汉语中槐官相连。如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位,指三公之位;槐卿,指三公九卿;槐兖,喻指三公;槐宸,指皇帝的宫殿;槐掖,指宫廷;槐望,指有声誉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岳,喻指朝廷高官;槐蝉,指高官显贵。此外,槐府,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是指三公的宅第。

二为科第吉兆的象征: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借此阶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因此,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槐象征着三公之位,举仕有望,且“槐”、“魁”相近,企盼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这让槐树里的故乡概念丰富了起来,尊贵甚至高贵了起来,进而也完全替代了之前也曾有过的“大榆树”的故乡形象和概念。

然而,不管怎么说,榆树都与边疆有关,都与秦汉隋唐的戍边人有关,都与秦汉隋唐戍边人的故乡有关,只是在宋明以后,随着中原防线的南移,人们可以选择防御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的树种多了起来,进而与榆树相关的故乡也就被渐渐淡忘了。比如朱元璋当年在边疆无意种下了几棵桐树,后来发展为“植树造桐林”,大大助推我国桐油产业发展,被用于在涂料和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甚至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我国的外援被断绝,石油等战略资源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人们以桐油为原料做出的“汽油煤油替代品”,有力支援了抗战。虽然这时的桐树并不一定在边疆,但它却是以在边疆的造林而起的,虽说已经没有了槐树、榆树中的故乡概念,但却与边疆息息相关。

这样一来,我们就基本上把西北汉族人的故乡大多应该属于“大榆树”,为什么现在提起来都说是“大槐树”的问题说清楚了。只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忘记了一些不应该忘掉的事情,比如,隶属于兰州市的榆中县虽在秦汉之际又被匈奴攻占,但其地名却被顽强地沿用至今,而东部的榆中或者说是呼和浩特和包头之间的榆中则被人们涂上了另外的传说,即:民间传说,十二连城为北宋时期杨家将佘太君率十二寡妇征西所筑。

甚至,榆中的名字也渐渐被演变成了榆林,随着明朝防线的收缩,榆林城成了明长城九镇之一,为今陕西省榆林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其雅称榆阳,古时即有东扼雁朔、西卫宁夏、南蔽秦陇、北接河套之说,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在这里,“榆”被人们从故乡的概念里淡出,但谁又不能不承认,“榆”也曾是西北汉族人的故乡之一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5 21:39 , Processed in 0.00774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