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21-12-3 19:55 编辑
300年的避暑山庄有什么?2021年12月01日 17:52:11
来源:HND DESIGN ![]()
世界文化遗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各种名闻遐迩的荣耀加持 让这座 经历了300多年风雨的热河行宫 成为了中国 知名度最高的行宫 ![]()
或许叫它 “承德避暑山庄” 更为让人熟悉 ![]()
自山庄修建好 康熙皇帝来过50次 乾隆皇帝则来过54次 嘉庆皇帝也来过19次 作为封建帝王 他们每年 大约有半年的时间 要在此度过 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
▲ 乾隆出行复原图 那么 清皇帝们旌旗蔽天的 从紫禁城来到避暑山庄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
来自东北草原的 清朝满族皇帝 习惯了夏季凉爽的天气 来到炎热干燥 还有高高围墙包围的紫禁城 自然惆怅燥热 ![]()
▲ 避暑山庄内园林区景观 于是就近选择一个凉爽 山清水秀的地方避暑 就刻不容缓 而承德 就是康熙钦定的 绝佳选址 ![]()
地处内蒙古高原 与华北平原过渡带的承德 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 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 夏季清凉 雨水充沛 年平均气温9.0℃ 在最热的7月 月平均气温也不过24.4℃ 况且 这里植被覆盖率高 绿荫成廊 走在林间 即便正当晌午 也只觉凉风习习、神清气爽 ▼横屏观看体验更佳
承德大片的坝上草原
![]()
除了气候 承德的地理位置也极其优越 其所在的区域 当时是蒙古族的游猎牧场 地广人稀 基本没有村庄 选景空间非常广阔 大规模修建皇帝行宫 不会侵占太多农田 ![]()
▲ 承德地理位置 这里地处内蒙古、辽西、北京 三地交界处 距离北京不过两三天路程 将山庄修建于此 便于维护清王朝 与北方边疆王公贵族们的关系 他们的首领不必长途进京 就可以与清廷进行沟通交流 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
▲ 木兰围场 由此 康熙帝当时每年秋天 都会带领八旗军队来此秋狝 这样的选址 让余秋雨先生曾赞叹 “康熙皇帝把复杂的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 转化成为一片幽静的园林 一圈香火缭绕的寺庙……” ![]()
从此 这个耗时89年 由三代帝王 修建、维护的避暑山庄 成为清王朝 仅次于北京城之外的 “第二中心” ![]()
初见行宫 只觉宏伟大气 又不失柔美清丽 是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园内建筑规模不大 殿宇围墙 青砖灰瓦 颜色更近于本色 淡雅简朴的风格 与故宫的黄瓦红墙 富丽堂皇 形成强烈对比 ![]()
避暑山庄由宫殿、园林 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组成 化南北于一处 移天地在君怀 内部分为「宫殿区」 以及包含湖区、平原区和山区的「苑景区」 ![]()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 包括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 四组建筑群 正宫在宫殿区西侧 是清代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之所 按“前朝后寝”的形制 由九进院落组成 宫室布局严整 建筑装修淡雅 是紫禁城的缩影 ![]()
▲ 澹泊敬诚殿后院园景 正宫区的澹泊敬诚殿 俗称“楠木殿“ 它是正宫的核心建筑 无论是建筑格局 还是空间组合都是中心建筑 此殿建在大理石砌筑的台基上 为青砖布瓦卷棚歇山式建筑 整个殿字在满院苍松映衬下 古朴典雅 庄重肃然 ![]()
而殿后则是五间大殿 被命名为“四知书屋” 其与前面的大殿 用回廊曲折贯通 建筑之间疏密有致 使得整个澹泊敬诚殿显得格外的宁静幽深 ![]()
▲ 湖区金山岛景色 湖区位于山庄东南 有大小湖泊八处 乾隆六下江南 对温婉含蓄的江南山水很是喜爱 所以在这里能看到 很多风景建筑 都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 ![]()
无锡的”双湖夹镜“ 嘉兴的“烟雨楼” 镇江的“金山岛” 在这也能一览无余 ![]()
▲ 湖区亭台夜景 湖区岛上有两组建筑 一组叫“如意洲” 假山、凉亭、殿堂、庙宇、水池环绕 布局巧妙 是风景区的中心 一组叫“月色江声” 精致的四合院和几座亭、堂 每当月上东山的夜晚 蛟洁的月光 映照着平静的湖水 以山环水 以水绕岛 恍若神境 ![]()
▲ 仿杭州六合塔而建的舍利塔 而平原区 则是生长在马背上的清朝帝王 最喜欢的地方 在这里骑射、赛马 茫茫草原风光 尽收眼底 ![]()
▲ 万树园帐篷全景 这里有舍利塔、试马埭 还有广阔的万树园 园内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 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 作为皇帝的临时宫殿 乾隆经常在此召见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 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 ![]()
▲ 文津阁 万树园西侧 为中国四大皇家藏书名阁之一的 文津阁 另外还有 春好轩、宿云檐 点缀在草原、林地之间 ![]()
山区是整座山庄的自然重点 这里群峰环绕 沟壑纵横 林木茂密 峰岩清流 犹如绿色的天然屏障 耸峙于西北部 最高处海拔510米 与湖区、平原区海拔相差180米 自西北向东南 数条峡谷逶迤曲折 谷深林密 瀑布飞泻 ![]()
▲ 永佑寺 群山之间 坐落着12座雄伟壮观 实用气派的喇嘛寺庙群 寺庙之集中 规模之宏大 建筑之精湛 佛像、祭器制造技艺之高超 使其成为藏传佛教圣地之一 ![]()
▲ 避暑山庄全景 承德避暑山庄 既有江南情调 又有塞外风光 可谓集天下景色于一园 移天缩地于一方 这磅礴大气的山庄 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
但相比建筑史上的成就 在当时来说 山庄修建的政治意义重大 ![]()
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 星罗棋布地分置着 宏伟壮观的寺庙群 即承德外八庙 群山回合,清流萦绕 符合“四方朝揖,众象所归”的帝王心理 ![]()
修一座庙宇 胜养十万雄兵 这些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 是清政府为安抚蒙、藏等少数民族 加强边疆管理 而建造的皇家寺庙 ![]()
▲ 普陀宗乘之庙 其中最有名的 要数普陀宗乘之庙 为庆祝乾隆60大寿而建 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其样式仿拉萨布达拉宫 又称“小布达拉宫” ![]()
主体建筑大红台 是一座暗红色的方形建筑 在周围白色楼宇的映衬下 非常抢眼 大红台中心的万法归一殿 顶部全部被鎏金铜瓦覆盖 仅此一项造价就是黄金万两 这里是举行重大的宗教仪式 或清帝接见重要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及王公大臣们的场所 ![]()
此外 为纪念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头目 达瓦齐叛乱而建造的普宁寺 为由新疆伊犁 迁往热河的达什达瓦部而建的安远庙等 都加强了对蒙古族部落的管理 促进了清朝的稳定和团结 ![]()
在皇帝避暑期间 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 来到山庄朝觐皇帝 协商民族事务 清政府就安置他们 居住在这些寺庙里面 并进行宗教活动 康熙时期 清王朝认识到宗教信仰 对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重要作用 并在此接见了众多宗教人物 其中以达赖喇嘛居多 还封赏了喇嘛教三大活佛 有效地帮助当时的清朝 处理了不少边境事务 ![]()
从康熙到乾隆 清皇帝在这里先后接见了 藏族、哈萨克族以及高山族 等少数民族的高层人物 从而奠定了 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 ![]()
▲ 前半部具有传统汉式佛教特征 后半部分仿藏式桑鸢寺的普宁寺 因此 避暑山庄也是清代前期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我国多民族国家 进一步巩固与发展的象征 ![]()
![]()
避暑山庄文化集东方文化之大成 多元性非常强 形成了广泛而深刻的融合 纵观整座避暑山庄 无论是建筑还是历史 都是争取和合、实现和合的见证 物尽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 山庄内保留大自然的山林野趣 无不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
避暑山庄与外八庙 虽然相对独立 但是单体建筑与整体建筑之间 以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 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们之间具有连续性 形成水乳交融的和谐 ![]()
山庄内江南园林的秀美 与北方建筑的大气融合 游牧与农耕 在这行宫合而为一 皇帝经常住汉式宫殿 也暂住蒙古包 既吃米饭,也吃羊肉 既饮清茶,也饮牛奶 乾隆通晓五种语言和文字 丽正门匾额 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写成 象征着多民族的整合统一 ![]()
除此之外 避暑山庄的每一间小房子 每一段走廊 距离的长短 房屋的大小 内部每件东西的摆设 都透露着关怀和人本精神 ![]()
“和文化” 在承德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 在一定意义上 避暑山庄是因“和”而修 外八庙是因“和”而建 承德是因“和”而兴 但在几百年里 这座优雅娴静的度假山庄 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繁荣鼎盛 也目睹了这个封建王朝的衰败没落 ![]()
▲ 签署《北京条约》 在这里 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在这里完成了完美的汇聚 也是在这里 咸丰皇帝签下了耻辱的《北京条约》 还承认了《中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 这座祖先用来展示强大实力 而修建的行宫 在那一刻 成为了国家耻辱的见证者 ![]()
历史 在滚滚的时间长河里逐渐散去 但我们需要记住的 不仅是发生于此的光辉 还有无法磨灭的屈辱 光辉过往悦人颜 屈辱进程更醒心 愿这座象征国泰民安的美丽行宫 永远都是最安定 最强大的模样 ![]()
出品人:胡鹏飞 编辑:李梦颖 朱磊 监制:吴宝善 模型/剪辑:吴文霞 童冲 制图:陈璇 李斯伊 校对:吴宝善 朱磊 录音:周玉洁 部分图片源自图虫创意,均已获得授权 参考文献:
[1]王小桶.承德避暑山庄:一座皇家园林,半部浩渺清史 [J],SPECIAL REPORT,2020.
[2]龚洺.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为研究对象[D],河北农业大学,2011.
[3]林翠华.从历史文化传承角度看避暑山庄文化及发展趋势[J],承德市文物局 避暑山庄管理处,2018.
[4]唐杰.从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窥析中国文化[J],城市旅游规划,2014.
[5]毛祎月.康熙朝避暑山庄景点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2018.
[责任编辑:高飏 PN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