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静养哪个更长寿?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1-12-30 19:42
- 隔壁王奶奶,从来不运动,没事就坐着,人家90岁了还精神着呢!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这样说,所以也得出一个结论: 静养更长寿!
- 邻居李大爷,年轻时就坚持运动,人家90岁了,身体还很硬朗! 我们也总能听到有人这样说,所以也得出一个结论: 运动更长寿!
可是显然,这两种观点是矛盾的,那么到底静养长寿,还是运动长寿呢? 其实修身养性,并不矛盾,修身是指运动,运动是锻炼血管、锻炼心肺功能、锻炼肌肉,身体健康;养性是指静养,养我们的脾气、性格、修养、心灵。 所以运动和静养,是统一的,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不管是运动还是静养,适合自己,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BMJ》发表的一项研究,随访了5年,主要是观察运动是否让老年人更长寿。 将志愿者分为3组:A组每周两次高强度锻炼,B组每周每天进行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C组从不运动。 5年后发现,定期进行规律的锻炼的效果更好,除了体能保持较好,生活质量也比不运动组更高。 研究者称:运动对老年人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也证实坚持运动,是延长寿命的一个主要因素。 再来说说静养,静养并不局限于打坐,也不是一天到晚啥也不干,精神其实更是一种状态或心态。 狭义的静养,是指把所有的意念抛空,气沉丹田,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但静养不拘泥于这种形式,晨练或傍晚散步,出去遛弯,和朋友喝喝茶,下下棋。保持一个好的心态,都是静养的一种方法。让自己放松,忘记一些烦恼和压力,调整气血循环,调补心肾。长期来说是利于身心健康的。 我们看到的隔壁王奶奶或者邻居李大爷,其实都是个例,他们的长寿秘诀,并不能作为经验推广。科学最基础的就是要有一定的样本量,必须是较大样本量的,才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所以不管是隔壁王奶奶还是邻居李大爷,都是茶余饭后闲聊可以,但作为科学推广,还是要看大数据,要看研究数据。 我们的寿命,首先是基因决定的。 比如张三出生后,他的基因寿命是80岁,也就是说张三只要不发生意外,也没有特殊疾病,那么理论上应该能活到80岁,衰老而死。 但是现实中,很少有人能活到基因年龄,因为我们活在这个社会,就可能面临一些风险,以及疾病的可能性。 所以,寿命还受气候、医疗条件、社会因素、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情绪管理)等因素影响。 比如张三能坚持运动,有好的心态,不胡吃海喝,不吸烟喝酒,不肥胖、不熬夜等等生活方式很健康,那么张三没有发生心血管疾病或肿瘤,那么就有可能活到接近80岁这个基因年龄。 但如果张三,抽烟喝酒、肥胖、不运动、心态不好、熬夜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张三40岁就可能三高,50岁就可能心梗脑梗,60岁就可能离开人世。 所以,基因寿命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能改变个人生活方式对于寿命的影响。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