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解放军五大野战军谁出兵最多? 2022-02-23 07:50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尾声,全国转入经济建设,国家开始考虑裁军问题并初步打算1951 年开始裁军。1950年计划压缩军队员额到400万,转业和复员近百万人。 为此,取消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改为西北军区、西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下辖各兵团也开始撤销或改编为军区、军兵种司令部。例如,一野第1兵团司令部改为新疆军区、第2兵团司令部改编为陆军装甲兵司令部,二野第3、第4、第5兵团直接撤销。仅有三野第9兵团、四野第13兵团、一野第19兵团,以及起义部队改编的第21、第22、第23兵团暂时幸免。 在实施裁军之前,为减轻国家负担、改善部队的生活,国家提出让部分解放军参加生产建设,于是一些部队开始集体转业投入生产建设。 就在全力进行精简之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出于保家卫国的需要,解放军不得已又进行了扩编,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自1950年10月东北边防军即四野第13兵团6个军入朝起至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共计有来自五大野战军的5个兵团25个军进入朝鲜参加作战,另有一个兵团两个军执行非作战任务。 这5个兵团25个军分别是: 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1军,第19兵团第63、第64、第65军,即原华北军区第19兵团,太原战役后划归一野参加西北地区作战,共计4个军; 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第12军,第4兵团第15军,第5兵团第16军,第18兵团第60军,共计4个军; 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第21、第23军,第8兵团第24军,第9兵团第20、第26、第27军,共计6个军; 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第40、第46军,第13兵团第38、第47军,第14兵团第39、第42军,以及四野司令部直辖第50、54军,共计8个军; 华北野战军第20兵团第66、第67、第68军,其中第66军被划归东北边防军与第13兵团首批入朝,第23兵团第36、第37军入朝修建机场,共计5个军。 在入朝作战的5个兵团中,仅有三野的第9兵团、一野的第19兵团保持了编制的完整,下属3个军都是该兵团的老部队,华北野战军的第20兵团下辖3个军也都参加了朝鲜战争,只不过其下辖的第66军被划归第13兵团第一批入朝。二野的第3、四野的第13兵团虽以兵团建制入朝,但其下辖的各军实际上已经大换血。 二野的第3兵团入朝的第12、第15、第60军,仅第15军为老部队,第12军来自第4兵团,第60军来自第5兵团,第3兵团司令员则是原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有意思的是,加上后来入朝的二野的第5兵团第16军,二野4个兵团每个兵团均有1个军作为代表入朝。 四野的第13兵团原下辖第38、第47、第49军,入朝时6个军中仅有第38军原隶属于第13兵团,第39军、第42军来自四野的第14兵团,第40军来自第12兵团,第50军系国民党起义部队直属四野即中南军区,第66军来自华北军区第20兵团,第13兵团司令则是原第15兵团司令邓华,而第15兵团一个军也没有入朝,倒是司令员黄永胜战争后期去了朝鲜。 从上述统计来看,五大野战军中以四野的8个军出兵最多,三野的6个军次之。不过,一野第19兵团、二野第18兵团原隶属于华北军区,且另有两个军入朝执行非作战任务,华北军区入朝共计达9个军。一野最少,仅1个军入朝,可以说作为一野司令员的彭德怀几乎是只身上任志愿军司令员。 志愿军进入朝鲜后,最初各兵团司令员都来自各自曾隶属的野战军,后续则开始从别的野战军调入。 例如,二野第3兵团入朝后,陈赓因身体原因一段时间内并未入朝,由副司令员王近山代理,陈赓入朝后更多的是以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参与志愿军指挥工作,后在彭德怀回国后代理志愿军司令员,陈赓回国后其第3兵团司令员则是由来自三野的许世友接任;一野第19兵团入朝时司令员为杨得志,后由四野第13兵团副司令员韩先楚接任,韩先楚回国后又由曾任第15兵团司令员的黄永胜接任。 抗美援朝战争也改变了一些部队的命运,最典型的就是第42军。按照计划,第42军调防东北后将就地集体转业为生产单位,但朝鲜战争改变了一切,第42军不仅没有集体转业还以其在朝鲜的优异表现一直存续到今天,即今第75集团军。第15军甚至还跳出了陆军的藩篱,改编为中国唯一的空降军、战略机动部队。 第38军作为四野一纵,原本与第39军等其他四野主力在伯仲之间,抗美援朝令其获得“万岁军”的美名,一跃成为解放军的头等主力。当然,第38军的“万岁军”之名也与彭德怀的爱之深责之切不无关系,第38军主力第112师就源于彭德怀平江起义创建的红五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