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她和林彪定了娃娃亲,但林彪怎么也不愿意娶她,后来她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9 20:02: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她和林彪定了娃娃亲,但林彪怎么也不愿意娶她,后来她怎么样了?                                                         2022-02-19 15:51                    
            林彪元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被誉为“当代白起”,以善打运动战、歼灭战而著称,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人们对他那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叹为观止,顶礼膜拜。
但其实一个人的人生其实是一个多面体,除了战场上的林彪元帅值得我们关注,生活中、情感上的林彪元帅也一样值得我们关注。
林彪元帅一生经历了五次婚恋,汪静宜是他从小订的娃娃亲对象;初恋对象名叫陆若冰;第一任妻子便是有“陕北一枝花”之称的张梅;后在苏联期间又苦苦追求过孙维世;最后和“延安三美”之一叶群结成伉俪。
在这五段婚恋关系之中,真正和林彪结成夫妻的只有张梅和叶群,陆若冰和孙维世都拒绝了他的一片真情,汪静宜则是被他拒绝了一辈子。其中,叶群之所以叫叶群,还和一辈子等到林彪真心的汪静宜有关,因为叶群原名叫叶静宜,结识林彪后,她知道林彪在老家还有一个名叫“汪静宜”的娃娃亲未婚妻,心里很不痛快,所以就改名叫叶群了。
汪静宜对林彪用情至深,却一辈子有缘无分,那她最后怎么样了呢?
世交好友,意欲亲上加亲,可林彪不愿意

林彪和叶群的全家福

林彪没有离家外出读书之前,是定有一门娃娃亲的,女方是汪家的姑娘汪静宜。汪静宜原名汪伯梅,与林彪都是林家大湾人。汪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因为家大业大,听说曾经有强盗在她家躲藏,白吃白住了40天愣是没有被发觉,看来汪家不仅房屋多,米缸也是足够大的了。
林彪的父亲林明卿与汪静宜的父亲汪友诚是故交,因而汪静宜与林彪俩人从小就已相识,他们同年同月出生,林彪又恰巧先汪静宜一天来到这个世界,两位老父亲认为这便是他们俩人的缘分,加之两家交情深厚,家底也颇为相近,于是在林彪7岁那年,由林彪的父亲做主,安排林彪与汪静宜订了婚约。
汪友诚是回龙山镇的私塾先生,后来是林彪的老师。这准岳父看着身边未来的女婿慢慢长大,不仅个人勤学好问,对待长辈那也是有礼有节,心里真是越看越欢喜。

青年时期的林彪

在年幼的林彪眼里,或许还不太明白娃娃亲的真正含义,只是觉得汪静宜是一个皮肤白皙、文雅大方的妹子,大家又是乡里乡亲的,和汪静宜的相处也并不觉得尴尬和违和。
如果后来世道不变,在老家黄冈的生活就这样一直平静地保持着闲适的田园风,那么林彪与汪静宜应该会在父母慈爱的目光与亲朋的祝福里结婚生子、儿孙绕膝、享尽天伦,然后终老一生。
只是,后来的世道全变了,变得完全跟父辈的世道不一样了。林彪通过外出求学,走南闯北,增广见闻,提升思想,逐渐脱离了传统、封建的旧思想,再也不可能甘于在林家大院和汪静宜过着男耕女织的平淡人生了。
而汪静宜,她从来没有想过要走出林家湾,也暂时没有能力走出林家湾,只能困在原地苦苦地等待。

影视剧关于这一段故事的描述

汪静宜的家境优渥,长得亭亭玉立,性格也十分温顺,只是可惜她的父亲汪友诚不是个开明的知识分子,他恪守祖训,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才是女子生来的必修课,没有让汪静宜读书。
如果汪静宜真的能够从小接受新教育和新思想的洗礼,或许她不会那么明显地和林彪在思想与精神上脱节。但她从小就在家跟着母亲学做女红、料理家务。
而林彪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意气风发的少年时的他已经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起来了。
读中学时林彪离开了林家湾,进到武昌共进中学读书。没有离开林家大湾的时候,林彪认为汪静宜是当地名门闺秀,长得清秀怡人,没有认真想过要抗拒这门亲事。
然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林彪在中学认识了同乡卢若冰之后,发现没知识没文化的汪静宜根本无法和自己精神共鸣,怎么都不如有知识有文化的陆若冰更能吸引自己。

林彪和陆若冰

于是,如何做才能不伤及父母层面的情面把媒妁之约解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林彪的困惑。
与此同时,到了适婚年龄的汪静宜却在老家一直静静地等着林彪的红轿子,丝毫不知道林彪早就将家乡那顶红轿子忘在脑后了。
1925年7月,18岁的林彪经其堂兄林育南的引荐,参加了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离家乡越来越远,离汪静宜也越来越远了。
1926年林彪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跟随叶挺独立团和国民革命军作为北伐先遣队,奉命先行出师,随后转入湖北战场。林彪跟随叶挺浴血苦战、英勇搏杀,年纪轻轻就担任了排长职务。投身革命的林彪就更加没有心思顾及家里那桩自己并不满意的婚事了。
5月北伐军占领武汉后,独立团在武汉驻扎,进行短期的休整。从武汉到黄冈不过100多里的路程,已久不归家的林彪思乡情切,忍不住摊开纸墨,洋洋洒洒地写了封家书。
收到林彪的家书,当爹妈的自然喜出望外,儿子已经19岁,汪家也望眼欲穿了,再不将汪家闺女娶进门,那就对不起老朋友了。于是商量着趁这次机会给儿子把婚事办了,先把人给娶回家,以后他要去哪里闹革命就由他去吧。

林明卿的全家福

为了能让林彪及时回家娶亲,林父是费了一番脑筋的。后来安排长子林庆佛去武汉一趟,当面向林彪的长官说老家的老祖父病重,如不及时回家,以后恐怕就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话说到这份上,部队长官无法拒绝,立刻特批林彪5天假回家。
大儿子出发武汉,林明卿可没闲着,他告诉亲家公汪友诚,说只要等到育蓉(林彪的字)一回到家就办喜事。
汪家得到消息高兴不已,立即进行全家总动员,把宅院里里外外布置一新,为了汪静宜与林彪的婚事,汪家上下一派忙碌景象。
待字闺中的汪静宜,打小就认定自己是林家媳妇,如今终于等到林彪来明媒正娶了,恨不得一觉醒来就看见林彪的红轿子等在大门外。

青年的林彪已经志不在此了

被蒙在鼓里的林彪跟着大哥紧赶慢赶,在腊月二十八夜里回到家,正想到老祖父屋里去看老人家,父母却告诉他准备去汪家迎亲。这个消息简直就是平地惊雷,一下子把林彪震晕了,在家里素来少言寡语的他不敢公开跟父母叫板,说退婚,不但父母不答应,汪家也没办法交代,不说退婚,那就意味着要当新郎倌。
可林彪早就不想娶汪静宜进家门了,他的心情由对老祖父的担忧一下子跳频到如何才能不娶汪静宜的烦恼,几乎要短路了。
楞了好半天才对父母说:“我只有5天假,初三一早就得赶回到军营。军令如山,我一个革命军的排长岂能违抗军令?这么匆匆忙忙办喜事,对我家、汪家皆不好。待北伐成功了,我一定回家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结婚。”
林彪的托辞,父母不高兴,汪家更不高兴。大年初一,在父母的逼迫下林彪不得不带着礼品,硬着头皮去汪家拜年,又按照当地的风俗,给汪静宜送了红绸嫁衣。
岳父母见他进门,冷着一张脸,岳父还是林彪的老师,林彪只好假装硬气地对岳父说:“我初三五更头就得启程归队,继续参加北伐,向河南开拔。北伐大业未完成,我一个革命军的排长肩负着革命重任,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娶亲成家?男儿当以事业为重,你老人家学富五车,应该晓得男儿建功立业的心情。
岳父欣赏志向远大的林彪,但也担心女儿的幸福会变成一场空。深思半晌说到:“育蓉,我同你父亲是多年至交,我见你父亲是个至诚君子,才把静宜许配给你。你是个知书达礼的人,千万不要误了静宜的青春呀。”
林彪见岳父没有那么步步紧逼,立即表态等北伐结束,就回来与汪静宜完婚。

汪静宜怎么等也等不到林彪

汪静宜受到的是封建传统教育,林彪到家来拜年,她都不敢出来相见,只是悄悄地从门缝瞧林彪,一身戎装的林彪英姿飒爽,看得汪静宜心砰砰直跳,她并没想到,林彪与她之间的距离,不止隔着一道窄窄的门缝,更隔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永远无法跨越。
正月初三林彪离开林家大湾赶回部队。林、汪两家便开始盘算着林彪的归期,林彪却像飞出樊笼的鸟儿,再也不想回去面对这桩娃娃亲了。
不明就里的汪静宜呆在家里,伸长着脖子,一天天、一年年地等待着林彪回来娶她。可最后,她只等到了林彪晚年的一句感叹:“世上竟有这种女子!”
等不到新郎林彪,她一直在等

林彪的父母,父(昨)母(右)

谁知林彪这一走竟杳无音信,跟家里再也没有任何的联系。
直到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时局安定了一些,林彪才与父亲又通了信。再次联系上了林彪后,林父就立马让林彪派人把汪静宜接到延安去结婚。
林彪最头疼的就是每次父亲都要提娶汪静宜这事,为了逃避,林彪只能照了张结婚合照寄回家给林父。林父看了气愤不已,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林彪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他打骂乳臭未干的小子了。
可怜的汪静宜听说苦苦等待的林彪已经另娶他人,只觉得浑身乏力,脚一软就晕死了过去,醒来之后一连几天不吃不喝,变得更加消沉了,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里默默流泪。

林彪的同胞兄弟姐妹

1938年秋,日本人进攻武汉。林明卿让长子庆佛留守家园,他则带着一家老小数口人外出逃难。临行前,善良的林明卿放心不下未过门的媳妇,嘱咐长子要好好照顾汪静宜。
此后,林明卿带着一家老小辗转各地,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搭救,送至桂林,又历尽艰辛,千里迢迢转移到延安。可怜林彪母亲在逃难途中不幸病故,葬于柳州。
汪静宜一家就更惨了。汪家的房屋、什物都被日本人烧成灰烬,巨大的财产尽失,汪友诚也在逃难中客死他乡,去世前望着被林彪辜负的女儿,后悔不已 :“我这生的一大错,就是没让我家静宜读书识字。如果我的女儿有文化,林彪不会这样对她。”
汪友诚临死才醒悟过来,如果当年他不死守祖训,让汪静宜坐进教室,跟林彪一起琅琅读书、学习、成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林彪与汪静宜,必定会在同窗生涯中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他们在学习中寻求人生之真理,相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会促成他们的爱情。

汪静宜是个痴情的女子

可惜,面对纷乱的战争,目不识丁的汪静宜只得带着老母亲和一身是病的侏儒妹妹汪金宜四处乞讨,好不容易返回故乡后定居在黄冈的香炉山上。
林彪的大哥得知汪静宜母女三人靠乞讨度日,送钱送米送菜,才帮她们度过了难关。
1949年5月,已是华中军区(中南军区)司令员的林彪驻扎在武汉。有一次婶娘贾氏悄悄地告诉他:“育蓉,汪家那姑娘还在等着你哩!”
“哦?”林彪一听脸色陡变,“她也40多岁了,还在等我啊!她现在住在哪里?”
婶娘叹起气来:“是呀,头发都白了,怪可怜的。她和她残疾妹妹陪着老母亲住在香炉山,日子过得挺苦的!”
汪静宜未嫁的消息让林彪不淡定了,他以为自己走得远远的,汪静宜耐不住日子终究会嫁人的,但是他没想到她居然吃了秤砣心,一门心思等着自己回去娶她。
林彪对汪静宜没有感情,但汪静宜毕竟是从小就认识的女孩,两家人感情也很好,他希望她拥有自己的追求与幸福,而不是独守空房孤苦过日,汪静宜的现状使林彪充满了愧疚,但又无计可施。

林彪已经不再是那个少年了

汪静宜无法知道林彪的愧疚,也无法理解林彪为什么不回来娶她,仍一根筋似地等着他。堂妹汪伯芝见她一个人太孤独,就劝她: “林育蓉早已把你忘了,你趁现在还不算老,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吧,到老好也有个伴。”
汪静宜摇摇头,一本正经地回答:“父母把我许配给了林家,我们两家是有婚约文书的。育蓉找了人,我不能找,我不能让人家指责。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改节。”
生前等不到,死后留穴继续等 新中国成立后,林明卿回到了老家。他一直惦念着他那个未过门的儿媳汪静宜。
为了改善汪静宜的生活,林明卿曾托人向黄冈县政府反映,希望政府对汪静宜给予适当照顾。但汪静宜不买账,她对民政科官员说:“我对国家没出过力,我不能享受这个优待。”
她和残疾妹妹汪金宜相依为命,姐妹俩给一个制鞋作坊缝制鞋帮以换几个小钱谋生。1958年,人民公社把汪静宜和妹妹被安排到孤儿院带孩子,生活上才算有了着落。

林彪的父亲林明卿

汪静宜拒不接受国家救济,生活极度贫困,林明卿实在看不过眼,只能在经济上不断给予补偿。汪静宜叫他“爸爸”,他自觉羞愧难当,觉得对不起死去的老友汪友诚,更对不起眼前这个通情达理的女孩。这么好的姑娘家,竟然被他家的不孝子给耽误了一辈子!林明卿为求心安,在自己有生之年给了汪静宜最大的慈爱。使汪静宜在等待的孤独中享受到一缕来自林家的温暖。
林明卿要求林彪帮助被他耽误了一生幸福的汪静宜,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也为了抚平自己内心的负疚,林彪和叶群商量着接汪静宜到北京他们家中,帮带小孩,这样也就不至于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但却被汪静宜冷笑着果断回绝了。
1954年夏天,林彪回故乡探亲,想去看望为了等他仍未出嫁的汪静宜,被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林彪只好托人带给她3000元钱,并让人转告汪静宜不要再等他了,让她尽快找个好男人嫁了。可是汪静宜却还是坚决地摇摇头:“烈女不嫁二夫”。

汪静宜终究进不了林彪的家门

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闹饥荒,粮食缺乏,汪静宜差点被饿死。为此还染上了多种疾病,疾病缠身的她,痛苦地跟病魔搏斗,最后被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
1964年,正是林彪政治生涯大红大紫的时候,而57岁的汪静宜在香炉山的破屋里落寞地走完了最后的人生之路。
临死那天,她让妹妹搀着走上那条熟悉的山边小路,她步履蹒跚,目光浑浊,记忆却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林彪和叶群

那条小路是当年林彪求学时必走之路,尽管他们从来没有相遇过,四十多年来,汪静宜每当想念林彪的时候就一个人幽幽独行在这条小路上,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她倾诉的对象,它们听得懂她无望的思念,唯独林彪从没有听见过她的倾诉。她多么期待林彪忽然出现在眼前,轻轻地唤她:“静宜,我来迎你回家!”
然而她走过了无数次,所有的思念只是一场空而已。
汪静宜的气息越来越弱,她知道这一生已经等不来那一顶红花轿,穿不上那一套红绸嫁衣了,弥留之际汪静宜仍像当家媳妇一样叮嘱妹妹:“在我死后,可将我埋到山上。在我的坟墓旁边,请替我掘一个空穴,那是他的。”
她到死都不愿相信,今生今世她与林彪,既不能“生同衾”,更不可能“死同穴”,这辈子她只是守着一纸空婚约活在凄苦的单相思里而已。

林彪的妻子

1964年12月6日,汪静宜在孤独中郁郁地离开了让她孤独一生的世界。生产队在料理她的后事时,发现她的枕头下放着林彪送的那件红绸嫁衣和3000元钱,红绸嫁衣叠痕清晰,钱一分都没有用过。幸福新娘的红绸嫁衣与抚慰孤独的3000元钱,冷冷地陪伴在汪静宜的枕头下,无声地耗掉了她原本可以追求幸福的一生。
林庆佛去北京时,将汪静宜的死讯悄悄告诉了林彪。林彪听后,长叹一声:“世上竟有这种女子!”他叹息着,却没想过主动向她走近过;他歉疚着,却被更多的事情牵扯了。他对汪静宜的情感,在一次次亲戚的转告中扬起、下落、忘记……直至汪静宜如秋叶一般安静地归于了尘土,他一生挥之不去的纠结才戛然而止了。
汪静宜将自己的一生生硬地捆绑在一份不可能得到的情感中,以偏执的方式坚持着,守望着。一边遥遥无期地寂寞等待却听不进别人的劝解建议,一边思恋林彪却不与他做任何的交流,她将自己退到封建礼俗的墙角,把一份没有营养的婚约当成人生的豪华套餐,最终使自己遍体鳞伤。
她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解放自己,只是一味固执地因循守旧,那憋屈而所谓自尊的一生,让人深深地叹息与不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2:15 , Processed in 0.00902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