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传说中大相径庭,一代才子唐伯虎,跌宕起伏的悲情人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8:35: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与传说中大相径庭,一代才子唐伯虎,跌宕起伏的悲情人生                                                         

2022-03-01 17:10                    
                                       

唐伯虎是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才子,大家都认为,他的风流倜傥,妻妾成群,纵情书画,玩世不恭。
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个极其悲情的才子,他仕途受挫,半生穷困,唯一的妻子早早将他抛弃,红颜知己,又先于他病死,最终孤独终老。
唐寅,字伯虎,明宪宗成化6年出生,即1470年3月,长大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唐伯虎佑字子位。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
明朝吴县人,他自幼聪颖伶俐却不务正业,后来在家人朋友的劝诫下才发愤图强,闭门苦读,终于在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就是乡试第一名。
少年时,他曾拜当时有名的画家沈周为师,天资聪慧,画艺进步神速。唐伯虎工于书画单写诗词,其中又以画最为精妙。
后世人,知道唐伯虎都是来自“唐伯虎点秋香”这个传说,
讲的是,唐伯虎看上无锡华太师府上的丫鬟秋香,最终与她结成良缘的故事。

据考证,历史上确有秋香其人,但不是在太师府上,而是在金陵青楼。是金陵青楼里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秋香与唐伯虎同是明朝中叶的人,然而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20岁,因此“唐伯虎点秋香”是后人杜撰的,唐伯虎虽确有才名,但并没有传说中那样神乎其神,明史对唐伯虎的生平记载近200余字。
至于民间传说,唐伯虎经常出入青楼,有九个老婆的事儿,更是子虚乌有。
真实的唐伯虎,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父母对其期望很高,因而他从小,就苦读四书五经史书。16岁时,他考秀才高中第一名。19岁时,唐伯虎迎娶了他一生中唯一的妻子徐氏,24岁后,他生活突然发生巨大的变故,先是自己的妹妹出嫁后,被虐待,郁郁而终。父母在后一年,双双去世,结发妻子难产而亡,人生一落千丈。

守丧三年后,在朋友们的鼓励下,29岁的他,在乡试中考中,可谓人生得意,然而仕途的重大挫折也随之而来。
据明史记载,唐伯虎参加乡试试文章写得异常精彩,偏巧那一年,考试的题目,出得极为冷僻,考生们大多答不上来,只有唐伯虎与徐经的卷子答得入情入理,文采飞扬。据说程敏政,拿到这两份出色的答卷时,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这必是唐寅与徐晶的此话被旁人听见埋下了祸根。
后来有人告发考题泄露一案,皇帝听后大怒,将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打入大狱。
徐晶在狱中招了买通加泄题一事,但是说,也拿给唐伯虎看了。
后来吏部刑部会审,徐经又推翻此前的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诏平反释放程敏政和唐伯虎,并派唐伯虎去浙江做一个小官。唐伯虎引以为耻没有上任。
这件事,不仅断绝了唐伯虎的功名之路,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弘治13年,刚出狱不久的唐伯虎对仕途彻底失望,他乘船离开苏州,来到镇江、扬州,然后又顺长江而上,到达芜湖、九江,游览了庐山等风景名胜。此后还辗转到过福建、浙江、安徽等地。这次周游名山大川共花费了9个月的时间,将各地美景收入眼中为他的后半生作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明宗室宁王,请唐伯虎到南昌为其效力,思虑再三,唐伯虎决定接受邀请,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宁王在为谋反篡位招兵买马,他只好装疯卖傻躲避杀身之祸。后来,宁王见他举止疯癫,并放他回到故里。
再次回到苏州后,唐伯虎没有谋生之路,只好靠售卖字画为生。凭借才子失明,唐伯虎的字画大多能卖个好价钱,久而久之也就存下了一些积蓄。

自仕途失意后,唐伯虎经常借酒消愁,唐伯虎一生好酒,常常用自己手绘的扇子换酒钱。
一次他喝完酒,结账时发现囊中空空,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富商,唐伯虎便想将扇子卖给他换酒钱。富商拿起唐伯虎的扇子,看到上面没有提款,便觉得碰到一酒鬼,不予理会。
一位书生恰巧经过,看到扇子,问道:“您,莫非就是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在座的酒客听见后,纷纷出高价要购买唐伯虎的扇子。那位富商也连连赔礼道歉,要以千金换一扇,最终唐伯虎仅让书生付了酒钱,便把扇子送给他了。
唐伯虎的诗独具风格,常常以俗语白话入诗,通俗有趣。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36岁时,唐伯虎在苏州城北,依山傍水的地方建了一座桃花庵,桃花庵只有几间茅屋,却景色宜人,幽静清雅。唐伯虎为其取名为桃花庵,字号桃花庵主。那段生活虽清贫却也洒脱,是唐伯虎后半生过得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唐伯虎后半生,曾经遇到一位红颜知己,名叫沈九娘,沈九娘,在唐伯虎穷困潦倒的时候出现陪他共同患难,一度让唐伯虎萌生的续弦的念头。然而不幸的是沈九娘早早病死,令唐伯虎悲痛不已。
酗酒使唐伯虎的身体愈发多病,又因病无法常常作画,生活越来越拮据,只能靠好朋友借钱过活。晚年的唐伯虎没有了凌云壮志,没有了感情寄托,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病告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唐伯虎晚年的这首诗,用凄凉的笔调描绘出他穷困潦倒的生活。
明嘉庆二年秋天,唐伯虎与几位友人一同去东山游玩,回家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不久就卧床不起。唐伯虎料想自己时日无多,便写下了一首绝命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流浪在异乡“。
1524年1月7日,54岁的唐伯虎在孤独与忧郁中死去了。
唐伯虎死后,他的好友为他凑钱简单料理了后事,将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3-16 10:20:01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00:05 , Processed in 0.01112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