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祖宗有言:真正有修养的人,与人交流时,这三种话从不“出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4:10: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老祖宗有言:真正有修养的人,与人交流时,这三种话从不“出口”                                                         2022-03-05 12:13                    
               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层次高低、精神境界,基本都在他与人交流的时候,就能够全部体现出来了,与人交流时所说的话,体现出来的是自己对于事物以及他人的认知,想必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说错话”的经历,那么我们究竟才能够好好说话呢?

其实老祖宗早就有言,真正有修养的人,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这三种话从来不会“出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基本都不会有太多说话方面的困扰。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在交流之中,看清形势认出关键,并且能够因此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不会出错。

首先是“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意思就是说在别人还没有说到的时候,你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这就是个性急躁的表现,体现出来的是对于他人缺乏尊重,同时还极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祸患。在表现美国黑帮历史的电影《教父》中,教父之所以遭到刺杀,就是因为他的儿子急躁开口,让对手知道了其家庭内部有所不和。

其次是“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意思就是说你突然跟人说到一件事情,在引起了别人的兴趣乃至于猜疑以后,却突然之间就不再说下去了,也就是有所隐瞒,通俗来说就是喜欢卖关子。其实这种行为是非常讨嫌的,日常生活中总是喜欢卖关子故弄玄虚,这样的事情做多了就很难得到人们真正的尊重与信任。

最后是“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意思就是说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不会去真正察言观色,哪怕是别人的心情已经因为你的语言而非常不愉快,但你却依然自顾自地聊得眉飞色舞,完全不会去体察他人的心情,那么人家在有了跟你相处不愉快的经历以后,自然就再也不会再有跟你交流的兴趣了。

老祖宗们总结出来的这三句话,前两句是人们最为基本的精神修养,关于在交流的时候如何尊重他人,如果这两者都达不到自然也就无法获得他人的尊重。而后一句则是说的人们在交流时候的一种能力,主动地去察言观色是一种我们为人处世时候的态度。
而能够真正做到察言观色并且得出正确结论,并且根据这个结论而得出有效的判断与应对,其实难度很大,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足够的敏锐,有着足够的同理心,能够真正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并且对他人的感受做到感同身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23:47 , Processed in 0.0077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