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朝大才子陆游,为什么被母亲逼迫休了唐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16:03: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宋朝大才子陆游,为什么被母亲逼迫休了唐婉?                                    

            

        2022-03-24 08:34                    

               陆游的母亲先说唐婉不能生育,后来又说唐婉耽误了陆游的前程,其实这些说辞都是为了掩盖真正的矛盾。

陆游与唐婉的遭遇,可谓是古代爱情故事的典范。他们二人可谓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却被陆游的母亲棒打鸳鸯,强行拆散。
此事也成了陆游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陆游出生于江南陆家,陆家乃当地有名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
其祖上曾经出过吏部郎中,乃是吏部的三把手。其祖父官至尚书右丞,可谓是位高权重。到了陆游父亲这代混得差一些,但是也做到了京西路转运副使,算是地方上的实权人物。
按理说,有着这么耀眼的家族背景,陆游的人生早已注定,和某个名门望族的千金成亲,然后步入仕途,借助家族的力量,在朝中混个不错的位置。
奈何就在陆游出生的那年,发生了靖康之变,开封府被攻破,宋徽宗、宋钦宗以及朝中官员全被金人一锅端。
陆游的父亲反而因为身在地方上,而逃过了一劫。然而时局动荡,陆游一家人不得不东奔西走,以躲避金人的兵锋。直到陆游四岁的时候,一家人才安定下来。
不过此时的陆家已经大不如前,虽然顶着名门望族的名号,但是在朝中已经没有多少实力了,属于典型的家道中落。
也正是因此,才为陆游与唐婉在一起创造了条件。
唐婉乃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所谓通判,属于州府的三把手,虽然比不上知府、通知,但是也算是地方上的实权派。
唐家也算是官宦世家,加上唐婉又是独生女,很受家里人的宠爱,因此唐婉在唐家基本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很多言行不受当时礼教的约束。
比如她喜欢诗词,于是家人便教她读书识字、吟诗作对。原本只是兴趣使然,没想唐婉颇有天赋,竟然在当时的诗坛闯出些名声,成了小有名气的才女。
在宋朝,诗词与佳人最能吸引那些文人墨客了,陆游也不能免俗,就这样,他和唐婉得以结识,后来竟然产生了好感。
因此,后来陆家为陆游定亲的时候,陆游自然而然地提起了唐婉。当然,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陆游最多只能建议,做决定的还是他的父母。
当时,陆游的父亲已经离世,陆家由陆游的母亲做主(后面简称陆母)。
陆母也明白陆家的处境,加上唐婉的祖父好歹在宋徽宗时期担任过鸿胪少卿,两家也算得上门当户对,于是同意了此事。
很快陆家和唐家便将这门亲事给定下来了。为此,陆家还特意送上一枚凤钗,当做定亲信物。
到此为止,这段婚姻看上去还挺不错,尤其是在那个年代,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实在令人羡慕。
可惜,谁也没想到,一段悲剧就此拉开帷幕。
在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仪式之后,陆游终于把唐婉给娶进了家门。小两口总算过上了一阵子愉快的二人生活。
然而,危机也逐渐浮出水面。问题就出在陆母身上。

陆母一开始对于这个儿媳还是挺喜欢的,毕竟陆游是陆母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兄弟几个里面,就他最有出息,12岁的时候就展现了过人的文采。
爱屋及乌之下,陆母自然对这个儿媳妇怎么看怎么满意了。
然而,相处久了,陆母开始对这个儿媳有意见了。
首先,陆母是典型的古代女子,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女子都应该遵从三从四德。而唐婉的言行在她看来太过前卫了。
唐婉嫁人前,吟诗作赋,那叫雅事,但是嫁人之后,就应该有做媳妇的样子,很显然,吟诗作赋显得不合时宜了。
在陆母看来,唐婉应该多做女红,多操持家务,此外就是相夫教子,这才是陆母眼里妇道人家该做的事情,可惜这些唐婉一件都没做。
其次,陆母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要知道,自从陆游的父亲去世后,这陆家就是陆母说了算。在陆家,她就是个一言九鼎的人物,没有人敢顶撞她,即使是陆游也不敢。
然而这唐婉就是个例外。唐婉在家里,那可是父母的心头肉,从小被惯大的。加上她有才情,这样的女子,自然是有性格有主见的,就像那些名士一般,这种人自然不服管教。
很显然,陆母和唐婉的性格是完全合不来的,产生矛盾是必然的。
像陆母这样的人,控制欲极强,她希望家里所有人都按照她的意志来行事。而唐婉则无拘无束惯了,最讨厌被限制言行。
可想而知,就像很多经典的婆媳关系一样,二人相处得很不融洽,吵架那是常有的事情。
随着此类事情发生得多了,婆媳二人的关系彻底破裂,矛盾必然彻底爆发。
最后,陆母嫉妒唐婉。
陆母就是一个普通的妇道人家,他一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够考取功名,振兴陆家。
因此,她对陆游抱有极高的期望,久而久之,陆游便成了她人生的全部,是她最疼爱的儿子。

现在冒出个儿媳,才华横溢,会吟诗作对,这让陆母显得相形见绌。
这也就算了,陆母后来发现,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竟然被这个女子给抢走了。以前儿子都是围着自己转,现在儿子却围着这个女子转。
对于陆母来说,唐婉抢走了自己的儿子,这让她很不爽。
在几种原因的交织下,陆母和唐婉的矛盾日渐激化,到了最后,大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势。必须有一个人离开,陆母乃陆家之主,自然不会离开,那么离开的只能是唐婉了。
打定主意的陆母,开始软硬兼施的要求陆游休了唐婉。陆游与唐婉夫妻感情和睦,自然不愿意休妻。
于是陆游开始各种劝架,希望能够调和母亲与妻子的矛盾,让二人和睦相处。
事实证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他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婆媳矛盾,其实情况已经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见陆游迟迟不肯行动,反而想和稀泥,陆母的态度开始强硬起来,严令陆游将唐婉给休了。
陆游无法违背母亲的命令,毕竟宋朝最重视孝道,母亲生他养他,作为儿子,他必须听母亲的。
更何况,此时的陆游没有收入,属于财务不自由。一旦违抗母亲的命令,陆母只要断了他的经济来源,陆游陆大才子连生计都成问题,哪里还能吟诗作对。
最终,陆游妥协了。他按照陆母的要求,将唐婉给休了。
当然了,古代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讲究的。唐婉的娘家好歹有人在朝中做官,即使陆家想休了唐婉,那也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否则唐家要和陆家没玩。
因此,陆家对外的说法是,陆游与唐婉二人结婚一年有余,然而唐婉迟迟没有怀孕的迹象。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唐婉生不了孩子,唐家自然可以休了她。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些都是借口罢了。
陆游与唐婉才结婚一年,根本不足以说明唐婉不能生育。怎么也要二人过个三五年才能初步下结论。
在当时,结婚一年没生孩子的人家可不少,尤其是在达官贵人家里。毕竟这些千金、少爷们都是金枝玉叶,受过良好教育,在那方面比较含蓄,进展自然慢一些。

即使唐婉真的不能生育,陆游也完全可以娶几个小妾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必要休妻。
陆家此举,分明是在大唐家的脸,奈何按照当时的礼法,女子不能生育,婆家有权将其休了。因此唐家决定想办法证明唐婉能生育,好让陆家下不了台。
不过古代可没有各种先进仪器,想证明唐婉能够生育,只有一个办法:让她再次嫁人,然后生一个孩子出来。
因此,唐家积极为唐婉安排婚事。不过这新郎官还真不好找,既要双方门当户对,还要对方能够接受唐婉是二婚。
要满足这任意一个标准不难,但是两个标准加在一起,就很难办了。
好在唐婉还很年轻,加上其以才貌双全而闻名于权贵圈。最终,一个叫赵士程的人表示愿意接纳唐婉。
在宋朝姓赵的人很多,但是在权贵圈又姓赵的,基本只有一种人,那就是皇族。
没错,这赵士程便是皇族子弟。而且他受封永嘉郡王,官拜武当军承宣使,不仅地位崇高,官当得也不小。
可以说,唐婉嫁给赵士程,唐家算高攀了。
更让唐家开心的是,唐婉在嫁给赵士程之后,接连产下两个孩子。这无疑是狠狠地打了陆家的脸。
毕竟,当初是陆家说唐婉不能生育的,唐家可不承认这事。
虽然陆母觉得脸很疼,但是也无可奈何。此时的唐家攀得高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陆家根本招惹不起唐家。
无奈之下,陆母只得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说她要陆游休了唐婉,主要是夫妻二人老是腻在一起,导致陆游没空念书,耽误了陆游的前程。
这可以说是一个很烂的借口了,既然陆游和唐婉都能生育,那么他们总腻在一起,怎么可能一年多都没怀上个孩子?
很显然,陆母依然没有说实话。陆母连找借口都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可见没文化真可怕,有机会还是多读点书吧。
讲完了唐家,下面再来讲讲陆家的情况。
在强迫陆游休了唐婉后,陆母又为陆游去了一个妻子王氏。
有了唐婉的前车之鉴,这次陆母给陆游先媳妇可谓是格外谨慎。经过层层筛选,她才相中了王氏。
这王氏极守本分,其言行完全符合当时的礼教对女子的要求。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对于陆母这个婆婆那是唯命是从。
陆母看着这个姓儿媳,那是怎么看怎么满意。她是高兴了,陆游却高兴不起来,在陆游看来,王氏连唐婉的一根指头都比不上。然而母命难为,他只得和王氏凑合过了。

没过多久,王氏便怀上了二人的孩子,这让陆母更加高兴。既然传宗接代的任务完成了,那么陆游应该去拼事业了。
于是陆母每天督促陆游好好读书,为即将到来的科举做准备。
奈何陆母一个妇道人家,也就只能在家里耀武扬威,其实她对官场的规则一无所知,她把事情想简单了。
当时的南宋,处于宋高宗时期。宋高宗任用主和的秦桧,加上秦桧的为人让人不敢恭维。此时陆游进入朝廷,可以说是自寻死路。
果然,陆游参加科举的时候出事了。
由于他年幼的时候,通过恩荫的关系被授予登仕郎的官职。这官虽然很低,但是陆游好歹有官身了,因此他参加的科举是针对有官身的人举办的锁厅试。
参与考试的基本都是和陆游一样的官宦子弟,这其中就有秦桧的孙子秦埙。
以陆游的才学,自然是秒杀那些官宦子弟,轻轻松松的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而秦埙则屈居于陆游之下。
在当时的朝堂,秦桧可谓是只手遮天,他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他秦桧的孙子,要么不做,要做必须是第一,绝对不能屈居人下。
因此他将主考官和陆游给记恨上了。只要秦桧在朝堂一天,陆游就别想出人头地。
于是在后续举办礼部考试的时候,秦桧直接发话了,这陆游绝不可录用。宰相都发话了,下面的人不仅不敢怠慢,还变本加厉的执行。于是我们看到,在秦桧在世的时候,陆游完全无缘官场。
科举的失利,使得陆游备受打击,一度非常消沉。回到老家后,他整天郁郁寡欢。陆母看不下去了,便要他出去散散心。
陆游便鬼使神差的来到了当时有名的园林“沈园”。谁曾想到,在沈园中,陆游竟然遇到了唐婉夫妇,一时间千头万绪全都涌了上来,他依然挂念伊人,奈何伊人已经嫁作他人。
陆游不敢上前,毕竟宋朝礼法深严。他只能遥遥注视唐婉夫妇。最终,他在沈园留下了一首《钗头凤》的词,以表他对唐婉的思念。
《钗头凤》陆游作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时隔一年,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看到了陆游的这首词,于是也留下一首《钗头凤》,来表达自己也心系对方。
《钗头凤》唐婉作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可惜,有些人,错过,就是错过了。这辈子都无法再续前缘了。就在留下这首词后不久,唐婉就因为心病,郁郁而终。自此,陆游再也见不到佳人的身影了,而这沈园,则成了他寄托哀思的地方。
每年沈园开园的时候,陆游必定来沈园一趟,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试图寻找伊人留下的些许踪迹,结果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唐婉成了陆游一生的痛,他用自己的一生在为当初辜负唐婉赎罪。奈何伊人不在,他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最终,在唐婉去世几十年后,陆游重游沈园,先后留下了两首《沈园》,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可见,唐婉已经成了陆游此生最大的遗憾之一。陆游的大半生都活在对此事的悔恨与不甘中。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这也许就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05:18 , Processed in 0.00969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