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这封“3A”电报,改变了刘邓大军行程,更改变了中国历史! 2022-04-28 09:47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国陆军司令部礼堂举行,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投降书,标志着中国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结束了。其中“留日派”何应钦在投降仪式上“弯腰”的一幕,至今令人瞠目结舌。 抗日战争结束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期望能够享受和平的生活。对于国共两党来说,就是如何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周总理为顾全大局,冒着生命危险飞往重庆,与国民党代表谈判,最终在我方让步的情况下,于10月10日达成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然而蒋某人接受是假,内战是真。在抗战后期,国民党就已经数次挑起事端,制造摩擦,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肆意进攻我军革命根据地,只是在双十协定签订期间才宣布停火。 1946年6月蒋某人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发起猛烈进攻,随后战火扩大至其他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蒋某人扬言3到6个月内消灭解放军。 战争之初,双方兵力对比大约3.4:1,国民党有86个整编师,248个旅,大约200万人,再加上空军、海军以及非正规部队,总兵力在43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大约在127万人,其中正规军大致占一半。而且国民党拥有收缴来的日军正规军武器,以及美国支援的大批武器。而我军装备落后,很多都是收缴伪军的。用毛主席的话就是“小米加步枪”。 但正所谓,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军虽然装备、兵力远远不如国民党,但民心向背,国民党越打越少,我军越打越多。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在5万余名民兵和河工的协助下,将120多艘大小不一的木船放置在黄河北岸,解放军主力12万余人隐蔽在黄河的8个渡河段,等待渡河信号发出。而此时河对面的国军第55师和68师“梦”还没醒。 突然渡河信号发出,解放军上百艘“战船”立刻朝黄河南岸进发,55师和68师只能仓促应战,我军在枪林弹雨下强渡黄河,渡河最快的部队仅用半个小时就已登上南岸。一夜之间,国民党口中的能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瞬间崩溃。 此时正在和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把酒言欢的蒋某人,看到电报之后,面如死灰。而司徒雷同也一改往日翩翩君子的作风,大怒反问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东方的‘马其诺防线’,黄河天险,就这样让共军突破了?你们不是自称黄河足抵40万大军吗?每天消耗着上百万美元,使用着先进的美式装备,难道就这样不堪一击吗?请你们解释清楚这个六·三O事件!” 刘邓大军12万余人强渡黄河,开进鲁西南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围绕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打响了鲁西南战役,此役我军伤亡1.3万余人,共歼敌4个整编师近6万人,将盘踞在豫鲁边境地区的国军主力全部消灭,为刘邓大军挺进鄂豫皖边区大别山地区扫除障碍,同时也为华东野战军进入中原打开了门户。 鲁西南战役结束后,蒋某人担心解放军深入自己腹地,调集鲁南20万大军对解放军穷追猛堵,企图将解放军歼灭于黄泛区和沙河之间。 1947年7月21至23日,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小河会议”。 小河会议是解放战争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它不仅总结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战绩,更是改变了战略意图:不等完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解放军总兵力超过敌军,就以主力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扩大到国民党区域,迫使敌人转入战略防御,改变敌我双方攻防的形势,这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点意义的会议。 小河会议上,毛主席首次提出了“对蒋某人的斗争要用5年来完成”,而且是从这时候算起,但国民党的“拉胯”完全撑不到五年。就在当天,毛主席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然而经过一月有余的鏖战,刘邓大军伤亡较大,而且人困马乏,部队极度疲劳,需要继续休整。考虑再三后,28日刘邓如实回电,希望能够继续在内线作战,同时进行休整,等到时机更为有利时再向大别山挺进。 次日,毛主席发出“3A”加急绝密电报。电报中写道:“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陕北不能支持”。刘邓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此次行动将会影响到全国战局,决定克服一切困难。于是回电完全服从命令,半个月之后行动。结果在收到电文的第九天,刘邓大军开拔。 其实此行很多将领并不同意,因为此举十分凶险。而且挺进大别山的路上,困难重重。先不说一路上有国民党的部队围追堵截,狂轰乱炸,而且中途还要经过水流湍急的河流,地势险要的山地,而且此时的很多地区正值雨季,道路泥泞,环境十分恶劣,行军路线极其困难。 但毛主席毅然决然的还是要走这一步“棋”,就是因为伟人出色的战略眼光以及前瞻性,毛主席已经看到了挺进大别山,对解放战争全局的重大意义。毛主席考虑到战场局势的复杂性,直接把“自主权”交给了刘邓。这与政令多出,到处干预的蒋某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多艰难? 在黄泛区,一眼望去一片汪洋,没有水的地方也是一片烂泥,我军是前脚起,后脚陷。一般人很难想象,当时我军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到了汝河的时候,蒋某人已经调集了整编85师提前驻守在了汝河南岸,此时,前面是敌人猛烈的炮火,后面是敌军不到30里的追兵。面对这一情形,刘伯承元帅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杀开一条血路”。 而邓公则直接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命令部队从即时起,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飞机大炮、枪林弹雨,片刻不停,强渡汝河。每颗手榴弹都要揭开盖,看到敌人就打,打完就往前插,并要求先头部队过后,沿途不能留一个据点和一个敌人。通过这样坚决的突击,在第二天下午,刘邓大军终于渡过汝河。 到了淮河正值雨季,水势变化无常。我军缺少渡船,在后续部队已经与国民党先头部队交火的紧急情况下,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趟过去。为此刘伯承元帅拿着马灯亲测水深。我军刚渡过河,水势就涨了。后来邓公激动地说,我们运气真好,当时水就刚好在脖子下面。 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到大别山,相隔千里,在后有追兵,前有埋伏的极端情况下,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刘邓大军先后过陇海路,闯黄泛区,渡沙河、涡河、血战汝河,强渡淮河…前后经历了郓城战役、定陶战役、六营集战役、羊山集战役等多次歼灭战。 就这样,刘邓大军在历经20多天的艰难险阻后,终于挺进了大别山,完成了这个事关整个解放战争战局的任务。 消息传到陕北后,毛主席高兴的说“我们总算熬到头了,20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而邓公则用一口四川话说道:“这个跃进的意义可不要小看了,中国从北到南没有多少个一千里,从长江再跃进一千里就到了广东、福建的边界,剩下不到一千里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就要垮台了。”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