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的神仙爱情:越在婚姻中成长,越靠近幸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6 02:3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的神仙爱情:越在婚姻中成长,越靠近幸福                2022-04-19 09:49                                       
           我是王弗,很多人可能不认识我,却对我丈夫比较熟知,没错,他就是你们后来称作“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对于我来说,他是我这一生最想要爱着、护着的男人。

01
先说说我吧,我是四川眉州青神人,父亲是青神乡贡进士,也在青神中岩书院教书。我的父母对我要求比较严格,小时候不仅要学习怎么相夫教子,怎么料理家务,还要时时提醒我做人如何恭谨谦和。而我最喜欢的其实是跟着父亲读诗书。
有一天,父亲带着他的学生们到中岩下寺春游,大家齐聚一方鱼塘,这鱼塘很有趣,岸上的人一拍手,鱼儿们纷纷游来,一会儿又散去。
父亲灵光一现,给学生们出了一个题:为这鱼塘提名。这一下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一时间纷纷献上巧思,好不热闹,听说此事的我也不由得心痒痒,也提了一名,悄悄让丫鬟送去给父亲点评。

丫鬟回来特别惊奇的告诉我说,居然有一个学生提的名与我的一模一样,都写作“唤鱼池”。大家都说这“唤鱼池”既新且雅,有声有色,于是这鱼塘就叫做唤鱼池,由提此名者书写并刻于巨石之上。
而我心中也暗暗记下了这个和我默契十足的名字——苏轼。父亲对这个苏轼也是喜爱有加,觉得我俩缘分不浅,回来偷偷问我意见,我……哪有什么意见呀。后面的事就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了,15岁这年,我嫁给了18岁的他,陪着他开启了他的奋斗人生。
能嫁给跟自己志趣相投,心灵投契的人,是件很幸福的事。
游学中岩文采露,投笺题名巧韵同。
千古联姻结佳话,笔落苍岩耀光华。

02
结婚之后不久,苏轼和苏辙都要跟着公公进京应试,我和弟妹留在家中侍奉婆婆。家里的男人都走了,身为长媳,我要肩负起持家的责任啊。说累吗,累,但是身为他的妻子,不就应该为他解除后顾之忧吗?
科考结束,我们收到了消息,说苏轼名声大噪,很得朝廷赏识,连皇帝都说:“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太平宰相”。嗯,以他的才华,这样的结果,意料之中。只是家中却不太好,婆婆身体日渐消瘦下去,没过多久,便故去了。
父子三人急忙赶回来,苏轼苏辙两兄弟要守孝,踏踏实实在家里呆了两年多。这段时间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做,苏轼基本天天在家,不是读书就是习字,我一有空就陪他一起待在书房。

有一天,他正在吟诵文章,吟着吟着却卡壳了。我忍不住接着吟诵起来,他居然很吃惊的望着我,好像不敢相信我也会背诗文。
接着,他又试探性地说出别的文章,一会儿让我接下文,一会儿问我的看法。我老老实实地回答,他突然拉住我说:“你怎么以前没跟我说过,你也懂这些?”我很尴尬,什么都拿出来显摆,多掉价。

从此以后,他跟我聊得话题渐渐多起来。从家里到朝局,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唉,这句怎么有点耳熟)。每次聊天,他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欣喜,可能他不知道当年我俩默契地写下“唤鱼池”,他也不知道我早就是他的知己了。
在沟通中走进彼此,了解让我们的心灵越来越近。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03
守孝期满,苏轼带着我去凤翔上任,做凤翔判官。24岁的他,刚当上官,很不成熟,他这个人很善良,容易相信别人,有大才,遇到喜欢的话题,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也会恃才傲物听不进劝。身在异乡,没人帮衬,宦海浮沉,我一直很担心他。
为了让他谨慎行事,我可是下了一番功夫。见他是朝廷的红人,声名远播,来巴结他的人络绎不绝。他把客人接进门,我便悄悄躲在屏风之后偷听。事后,我装作无意地跟他说起来,我看到今天这位客人,但是印象不太好。

他很意外,说:“这个人跟我意见很合啊?”随即把他们聊了什么都说与我听。我马上反驳:“此人说话态度总是模棱两可,等着听你的观点,然后跟着你的意愿说,你怎么能说他跟你意见相合呢?你刚来,他就这么殷勤,想与你结交的心思越迫切,到时候落井下石就越快。不信咱们打赌!”
我这乌鸦嘴,这个赌,我赢了。也好,让他长长记性。在后来的岁月里,他慢慢收敛了直率的性子,遇到什么事情也会先问问我的意见,慢慢接受不同的声音。只是我这不争气的身子啊,27岁,我走了,从此阴阳两隔,唉,我放心不下6岁的儿子,更放心不下他呀。
互相扶持,在生命中体验到自身和对方的价值,也不枉我走这一遭。
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04
听说,他把我俩的日常,写成了我的墓志铭,他是公众人物,写这些,也不怕人家笑话。
听说,他仕途不顺,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又临朝听政,再被贬儋州。我知道,他不在乎这些,只希望为老百姓干些实事。
听说,他尽显吃货本色,自称东坡居士,出名的却是“东坡肉”、“东坡饼”,就算到了“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的鬼门关海南岛,还找出了当地的美食——生蚝。没错,这是我认识的他,不管顺境逆境都不放弃发现生活的美好。

听说,他因为思念我而写下了世人流传的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其实我一点都不希望他如此惦念我,我只想他珍惜身边人,快乐度一生。
听说,他成了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代表人物,而在我心中,他永远是那个,善良、率真、时时需要我陪伴照顾的男人。
我这一生,实属短暂,但是因为和他的相依相伴,让我这短暂的生命,散发耀眼的光芒。希望读到这里的你,也能找到那个懂自己、爱自己、相互扶持携手一生的人,找到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坚定的爱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23:32 , Processed in 0.00836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