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成聚宝盆,罗布泊被NASA卫星拍到,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2-05-14 18:00
死亡之海是罗布泊的又一个别称,它位于我国大西北的茫茫荒漠,那里渺无人烟,漫天的黄沙下埋藏着数不尽的文明密码,静待有缘人前去解开。 其实在上世纪我国人民对罗布泊的了解本是一片茫然,因为这里距离我们的生活区域实在太远了,除了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又有谁会冒着巨大风险穿越罗布泊那片不毛之地,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举动呢? 但就在上世纪60年代,罗布泊的名字一夜之间响彻华夏大地,那是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的历史时刻,罗布泊随着原子弹算是彻底出名了。 如今60年已经过去,原本的不毛之地罗布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卫星都在瞪大眼睛,他们发现那片死亡之海,正在孕育越来越大的聚宝盆。 罗布泊宛如一片“死亡之海” 很多人都以为罗布泊是大西北荒漠中一片土地的名称,事实并非如此,罗布泊就只是一个湖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罗布泊在西汉时就已经非常出名了,当丝绸之路建立起来后,统治者惊奇的发展在茫茫西北荒漠上竟然会有如此灿烂的精绝文化,精绝古城围绕着罗布泊建立,湖水养育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也养育了精绝文明。 可就在1700年前的某一天,盛极一时的精绝古城在一夜之间走向覆灭,连带着一泓清水的罗布泊也走向干涸。 有人说是诅咒、也有人说是天灾,但抛开这些神话传说不谈,罗布泊在此之后确实变成了一片无毛之地,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死亡之海”。 现代科学曾深入考究过罗布泊的形成与发展,科学的数据显示,罗布泊曾在3000年前经历过严重的干旱,那一时期依仗着罗布泊生存的动植物纷纷死亡;直到1250—400年前,罗布泊才迎来了最有利耕作和定居的条件。 很多人都猜测是精绝文化的繁荣滋润了罗布泊,但实际上是罗布泊的存在才孕育了精绝人。 400年前,罗布泊再次回到了往年那种极度干旱的时代,人类活动的踪迹逐渐消失,这里彻底变成一片无人区,已经没有多少人直到罗布泊的传说了,也没有人在访问过这片地方。直到原子弹爆炸后,关于罗布泊的种种起源才又发展起来。 2001年,美国NASA卫星曾在探测新疆时注意到了位于塔里木盆地东边的罗布泊,那时的罗布泊更像是沙漠边缘的盆地,因干旱裸露的土地在卫星地图上清晰可见。 美国媒体还曾报道过有关罗布泊的新闻,当时给它的形容无非是:死亡之海、不毛之地,他们认为即便是百年过后,这里仍然难有发展的生机。 干涸的湖泊焕发新的生机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2019年,我国风云四号卫星再次就新疆地区拍摄卫星图片,图片中银白的天山和塔里木的荒漠清楚可见,就在这银白与灰黄交错的地方,罗布泊宛如一片闪亮的卡片跃然于图上。闪亮在地图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水源,意味着生机! 在21世纪后,我国政府重启了对罗布泊的生态改造计划,其实罗布泊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般是个不毛之地,其地下蕴含的钾盐矿资源被视为我国第二大钾盐开采场。 但这种开采并不意味着向上世纪那样的野蛮掠夺,我国政府对罗布泊的资源采集向来都是以保护生态、改造生态为前提,合理的利用资源,造福当地人民。 虽然说在罗布泊周围贫瘠的土地上没办法耕作,但它也为农民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钾肥。钾肥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矿物元素之一,这让它成为肥料的关键成分。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生活在罗布泊附近的农民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投入到钾盐生产基地的开采工作中。 如果我们现在去罗布泊就会发现,往年那种干涸的土地早已不见了,眺目远望是碧绿的水面,那是含有大量钾盐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希望的颜色。远处还有不少民用建筑,是钾盐生产基地的工人休息和生活的地方。 西方媒体愕然发现,原本他们眼中的废墟,现在竟然成为了真正的聚宝盆,这都要得益于政府对当地的合理改造。现在罗布泊的钾盐场每年至少可以开采出100万吨的资源,其工业总产值达到了6亿美元。这是土地赋予我们的重要财富,如果懂得利用,就能焕发出无限光彩。 结语 在罗布泊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过干涸也经历过绿洲,但从未有那一刻像现在这般,以人力资源去改善当地贫瘠的环境,将处于干涸期的罗布泊再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那宛如四方格般的盐水湖照应着天空的颜色,仿佛是把天空的湛蓝印在了湖面上,绿是希望的颜色,也象征着罗布泊的新生。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中国地大物博,境内资源数不胜数,可能大家不经意间走过的土地,其地下都埋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罗布泊的新生证明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从来都没有贫瘠的土地,我们以前不懂得合理开采资源,造成了生态的巨大破坏;可现在以科学的方法改善环境,这点儿我们已经得心应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