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另外两个“不孝”是指什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13:47: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另外两个“不孝”是指什么?                                                         2022-05-19 10:54                                       
         孝敬父母是中国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清代著作《围炉夜话》中说:“百善孝为先”,颇得社会认可。

中国之所以如此看重孝道,跟我国古代社形态有关。中国古代自上古时起,就开始以部落、族群为单位;后来大禹创立夏朝,将“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世袭制开启,家族就成为了古代人民生活的主要活动单位。
到了封建社会,士族林立,门阀盘踞,家族更是成为一个人能够封侯拜相的依仗,而个人成就突出之人也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提拔家族中其他人,使得整个家族壮大。哪怕连惩罚,中国古代也都流行什么“株连九族”,还是以家庭为单位。

由此可见,家族在个人发展中,占到了相当大的地位。再加上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为社会主流思想,而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器,“三纲五常”思想应运而生,父为子纲的观点进一步得到加强,孝顺长辈在道德层面上的地位,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是孟子说的,出自《孟子离娄上》,乃孟子评价舜结婚之事的言论。舜因为没有后代,所以没有通告亲朋好友而直接娶妻,用事实婚姻来尽到繁衍子嗣的职责,是值得夸赞的。

之所以古代人会认为没有子嗣就是最大的不孝,原因跟上面解释了那么多的古代家庭单位有关。不生孩子就不能将家族延续下去,使得整个家族人员凋敝,这比起单纯的不孝敬父母严重得多。解释完为什么“无后”最为不孝,我们再来说说另外两个不孝的行为是什么。另外两个不孝行为分别为陷害双亲于不义,以及家中条件不好,子女还不想着赚钱或者读书。

整句话出自东汉赵岐对于孟子的言论进行注解的《十三经注疏》中,原文为:“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由于赵岐这番言论简洁且贴合社会环境,便在人们口口相传中成为了一句俗语。但实际上作为孟子言论的注释,赵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言论并不太准确。这里关于“不孝”的概念,还是来自于孟子的《离娄章句下》。

全句如下:“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这里孟子说的关于不孝的概念,实际上不是3种,而是5种,。第1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赡养父母;第2种,赌博嗜酒,不赡养父母;第3种,贪财不知满足,却只顾妻子儿女不顾父母养育之恩;第4种,耽于享乐,纵情声色,成为父母的耻辱;第5种,好勇斗狠,犯下祸事危害父母。

在孟子关于不孝的5种说法中,其实并没有“无后为大”这一条,因此可以判断出,赵岐的“不孝有三”是因为儒家思想影响而进行的改编版,放到如今来看其实已经不是那么合时宜;反而孟子的原版,哪怕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放到如今来看,也很适用。
因此看待这些古代名言,还是得根据时代发展来看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20:38 , Processed in 0.00767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