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11-18 12:16 编辑
魅力永存的火花(二)
中国的首家火柴厂 对于我国第一家火柴厂及其第一枚商标的研讨论,建国以来,我国史学界、集花界一直众说纷纭,几经曲折。1996年,全国火柴工业信息中心、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火柴分会在其主办的行业刊物《火柴工业》杂志第四期上,刊发了上海青年火花收藏家,中国火柴工业史研究者黄振炳先生(笔名闻)的论文:《中国第一家火柴厂及其商标诞生在上海》。该文以详实的《申报》史料为依据,证了我国首家火柴厂1 877年诞生于上海。至此,中国民族火柴工业的历史又提前了二年。 在这之前,对中国火柴工业史及其商标的研究,历经几代人。其间,研究者据手中资料作出不同结论,如1957年《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载:“我国最早的火柴厂为1 894年成立的重庆聚昌自来火局“;1958年《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载:“重庆卢干臣于1889年创办森昌泰火柴厂为我国火柴工业第一家“;1962年1月1 1日羊城晚报《我国第一个火柴厂的创建年代的调查》载:“中国第一个火柴工厂是巧明火柴厂而不是重庆森昌泰。中国火柴工业创建于1879年而不是1889年“;1963年《中国近代工业史》 “巧明火柴厂为我国近代工业史第一家手工制造火柴的民族火柴工厂。“在数次探讨后,集花界基本确认了1879年广东佛山明火柴厂及其使用的舞龙商标为中国第一家火厂及第一枚火花。 而黄振炳在阅读《上海研究论丛》第十期,其中“据《申报》资料,上海创办的手工造火柴厂比广东还早一年”的一行文字,深深刻脑海里,激发了他要弄清这段史料的决心。于是他废寝忘食地翻阅1878年全年的《申》,终于查到上海制造自来火局该年在《申》上的广告。1878年1月2日《自来火出》称其自来火“火头极旺且久不回潮,价银比洋来者格外公道。如贵客欲买者整箱或分箱均拆售,赐顾者请至大马路一洞天后本局看样,价可也“。1878年1月19日《收买自来火空匣》称其“收买外国自来火所剩之空匣,每一只价洋四角,惟破碎匣子概不收买……“1878年2月19日《自来火零趸发卖》称其货“日久可不潮,如有走潮,能可退换,每小箱计装自来一千四百四十匣,计价洋五元”。1878年49日《自来火减价》马牌自来火…因各客尚未尽悉,现暂减价,每一箱计一千四四十匣价银三,以便将本牌之货转行,使各客咸知本局之货高者……黄振炳根据《申报》的广告,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1.中国第一家民族火柴厂诞生于1878年以前,即1877年。 《申报》 “自来火广告”刊载的最早日期是1878年1月2日。因为,两日内是不可能建成一个工厂的。哪怕是一个小作坊。 2.中国第一家民族火柴工厂的名称是上海制造自来火局。 3.中国第一家民族火柴工厂诞生在上海市,厂址是:大马路一洞天。 4.中国第一家民族火柴工厂所使用的火柴是马牌。 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上海制造自来火局,因资本弱小,油、药料皆依赖外国进口,加上以手工操作为主,其产品质量尚难敌泊来品,导致该局火柴销路不畅。致使上海制造自来火局问世后不久,便歇业了。从而,这段鲜为人知的早期火柴工业史迹,湮没于年代的流逝中,被后人遗忘。 中国第一家火柴厂虽被改写,但其投资者究竟是谁、第一枚火柴商标——《马牌》为何种图案迄今仍是个谜。不过,这个“谜”终究会被解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