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巨匠后裔·吴门寻根——吴昌硕曾孙吴民先艺坛传薪之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29 04:29:1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巨匠后裔·吴门寻根——吴昌硕曾孙吴民先艺坛传薪之路                                                         2022-07-22 17:34                                       

                                       

吴民先,男,1940年1月18日生,浙江省安吉县人。吴昌硕嫡裔曾孙,吴瑶华次子。196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专修科,毕业后任江苏省如皋县石庄中学教师,1977年秋调任吴江县教研室教研员,1980年底赴苏州教育学院任教,2003年退休,曾任苏州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副教授,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现任苏州市吴昌硕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顾问,西泠印社社员,日本东京中国书法学院教授。曾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开个展,苏州美术馆开个展。

曾祖父吴昌硕(右坐者)、曾祖母施季仙(左坐者)、祖父吴藏龛(后立者)其余为大姑母棣华、二姑母棣吟、大伯孟都。

吴民先家系

巨匠后裔·吴门寻根

——吴昌硕曾孙吴民先艺坛传薪之路

文/白墨

探赜索隐 卓而不群

初夏时分,谷雨纷飞,一袭布衣的吴民先又回到故乡一安吉。

每年这时,吴民先都会从北京返回故乡安吉。著名书法家朱关田也会专程从杭州去安吉看望吴民先——两位先生的不了情缘,皆因书画大家吴昌硕。

“这个是家父的手稿,想你能用到。”吴民先述说完与家父长长短短、曲曲折折、至30年也未见面的故事后,双手将写着“家父年表”的信封及相关资料,郑重地托交给了朱关田。

“这个是大纲,请兄先过目。”眼下朱关田正在为一部新作埋头收集资料,那厚重的书稿大纲,凝聚着吴民先和朱关田对中国书学的不了情。这些年,两位先生都很乐意相约在安吉吴昌硕纪念馆见面。

设色 岁朝清供中堂 1992年作

穿越百年,时光回溯。

那是2018年,也是初夏时节, 著名书法家朱关田先生题写展名的 “吴民先八十初度书画小品展”在安吉吴昌硕纪念馆盛大开幕。偌大展厅, 散落其间的百余件书法、绘画精品, 仿佛在故乡的原野上与先师吴昌硕在隔空对话。

与传统文人画家不同,吴昌硕兼“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能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将四绝融会贯通,特别是他以金石入印,入书,入画,以最传统的艺术元素和审美理想, 塑造了崭新的艺术风格和风气。

文房雅事乐如何 130x66cm

冲破枷锁,羽化成蝶。

身为大师吴昌硕的嫡裔曾孙,吴民先是继承了先祖之风,在诗文、书画上,别具风格,成就卓著,将海派吴门艺术发扬光大。

其绘画,以写意花鸟见长,偶涉山水、人物,继承缶庐翁,转益多师, 笔墨沉雄,画风厚重,题诗属文,十分典雅。

其绘画,酷似吴昌硕因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

过去,人们总是说中国画不能搞那么多颜色,用太多颜色容易俗气。不过,吴昌硕绘画的用墨就特别浓,设色也特别大胆,特别鲜艳和浓丽。看那设色浓丽的牡丹,很多都是大红大紫的,但是不会让人觉得俗气,而且非常有文人的那种风骨。

红叶图轴 2005年作

人们惊叹,吴民先将吴昌硕“用作书之笔作画”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下来。无论梅、兰、竹、菊,人们能观其富于变化的笔法和墨法,形成既清新又厚重的风格。

梅香如故——以写大篆和草书笔法为之,墨梅、红梅兼有,画红梅水分及色彩恰到好处,红紫相间,笔墨酣畅。

竹影似梦——以淡墨轻抹,叶以浓墨点出,疏密相间,富有变化,或伴以松、梅、石等,成为“双清”或“三友”。

人淡如菊——伴以岩石,或插以高而瘦的古瓶,与菊花情状相映成趣。菊花多作黄色,亦或作墨菊和红菊。墨菊以焦墨画岀,菊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

王者牡丹——则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生气蓬勃。荷花、水仙、松柏也是经常入画的题材。

细数,散落宣纸上的菜蔬果品如竹笋、青菜、葫芦、南瓜、桃子、枇杷、石榴等也一一入画,极富生活气息。

金秋硕果图轴 2005年作

你看,吴民先画中那股金石气息, 就得益于吴昌硕篆刻艺术。所谓金石气息,指的就是钟鼎上所铸的金文与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所具有的味道。人们常说谁谁的画作有金石气息,其实这种评论标准都是从吴昌硕的绘画风格出现以后才有的。

你看,吴民先画中那雄浑的笔力, 就来自于吴昌硕书法艺术。所谓笔力雄浑,指的就是其画作中的笔触朴拙、苍茫、老辣,极具浑圆、雄强的力量感。人们常说吴昌硕绘画的气息很厚、很重,按照书画圈儿里人的说法就是“笔头子”很大。

墨荷 116x51cm

吴民先笑言:所谓“笔头子”很大, 并不是说他用的毛笔很大,而指他笔 下的气息非常浑厚,一笔下去,浑金 璞玉,力透纸背,又意蕴丰富、气象万千。

作为一代宗师吴昌硕的曾孙,吴民先秉持家学,笔耕不辍,坚持从事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书画取法其曾祖,在书画、诗书等方面都有着极深的造诣。

“三十学诗,四十学书,五十学画。”吴民先在教授中国美术史、中国书法、中国画写意花鸟等课程之余, 从事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

再回头!欣赏吴民先的书法,那篆隶真草皆有功力,既采魏碑汉隶之气韵,且笔致蟠曲遒劲,既深得缶庐翁精髓,又独承吴派石鼓书意。

再回首!欣赏吴民先的画中之诗,诗从元稹、白居易出,清新平白, 意境高远。特别是自作题画诗,如大珠小珠之泻,直达胸臆,佳句迭出,在当下书画界中甚为少见。

他是一位诗人,即便在动荡的年代里,他毅然捧诵唐诗,这不仅仅是家学的影响,更是内心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探赜索隐,卓而不群。吴民先曾岀版多种书画作品集、文集、诗集、 题画诗笺稿集。

吴门寻根 源远流长

讲吴民先的故事,不能不讲他的太公——吴昌硕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他诗、书、画、 印,样样精通,是个全能型的美术大师、大画家。有人评价他自元、明、清、 民国至今的近百年来,吴昌硕是首屈一指的高峰。他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影响从国内延展到国外日本、南洋,甚至欧美。

此时,追溯吴民先的先祖,可考可查的是889年前的第25代祖先——吴瑾。吴瑾在公元1127年(即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为避兵火战乱,带着家眷从老家淮安岀发,在交通闭塞、浙皖交界的安吉归仁里定居下来。因此,吴瑾就被吴氏后人捧为迁浙始祖。

吴昌硕故居

从吴瑾到吴昌硕,一共传了 22 代,因此,吴昌硕为吴瑾的第22世孙, 吴民先是吴瑾的第25世孙——从迁浙始祖吴瑾到吴民先,时间的车轮已经转了将近900年。

900年!25代人!

生于名门,家学渊源,吴民先为艺坛不可多得之士,虽早岁几经磨难,历尽坎坷。然40岁后,执教于苏州教育学院艺术系,潜心艺事,成才甚众,并以继承家学,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2019年金秋,吴民先“归去来兮”个展在苏州美术馆展出。“此展在我人生旅途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此 我心情激动,思绪万干。”此时的吴 民先特别要感恩的是母亲大人——1940年1月18日,他出生于抗战难途浙江省丽水某旅邸中。因母亲产后大病,无乳哺儿,权请乳母代哺,不数月即避难故乡安吉吴村。

1945年秋,抗战胜利后到杭州,1946年1月与舍妹民贤随母沈蘊真到吴江盛泽,寄居先外高祖沈景修蒙叔公故宅。从此开始生活在苏州域内。

“屈指数来,我在苏州域内生活、读书、工作共38个年头。所以苏州既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矢志学艺、继承家学的奠基和发展之地。”说来也巧,先曾祖昌硕公中年游宦、游学的主要地区也在苏州,也有30多年。

梦·篆书中堂

与先曾祖吴昌硕一样,吴民先启蒙于安吉故里,奋发于垂虹桥畔,求索于瘦西湖边。和他曾祖父一样,缘 系着苏州古城。他把艺术沉淀在吴门,让墨香流逸于东方。

春夏秋冬,40年来,他在这里涵养文化、淬炼精神、升华人生。东环的小楼,朗照着百年前的明月,阴晴圆缺,他从容度过,海内外的朋友崇敬他,不仅仅因为他具有吴昌硕的血脉,更重要的是,他延续着吴昌硕的精神——他以史学为本,用深邃的眼光,回望着华夏文化的千年脉络。

吴民先八十初度书画小品展

吴民先八十初度书画小品展

吴民先八十初度书画小品展

“读书、写字、画画,三者不可偏废,这是登峰造极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在大学讲堂,还是政协会议, 无论是在日本东京,还是韩国全州, 无论是面对海外来宾,还是各地访客,吴民先都是缶翁艺术最好的阐述 者——他曾依据缶翁的题记和《怡亭铭序》的书写特质,破译了吴昌硕石鼓文左低右高的欹侧之谜。

作为国内少数几位硏究吴昌硕历史和艺术而颇有成就的专家,吴民先对吴昌硕的艺术硏究成果,对人们了解吴昌硕的艺术人生,不啻是一条清晰的脉络。

吴民先说,20世纪以来,许多杰出的画家如:齐白石、王震、赵子云、陈师、陈半丁、陈师曾、朱屺瞻、 刘海粟、钱瘦铁、潘天寿、吴茀之、 王个簃、诸乐三等都受到吴昌硕艺术的影响与启示。他们是研究吴昌硕艺术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者,在对吴昌硕艺术的学习、传承与研究中,也对近中国现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具有了相当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数十年来, 在教授中国美术史、中国书法、中国画写意花鸟等课程之余,吴民先坚持从事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继承和发扬吴昌硕流派艺术,取得不俗成就。书画诗文在国内外多有发表和出版, 多次赴日本、韩国讲学办展,作品在海内外展出并被收藏。

安吉县吴昌硕纪念馆"吴昌硕雕像"

吴昌硕作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是中国近代书画第一人,绝艺飞行全世界,甚而被东南亚,尤其是日本誉为书画圣人。在吴昌硕纪念馆新馆内, 不时可见中日文化交流的印迹。"日下部东作德佩琴子墓碑”两行石鼓碑刻文字静静地陈列在玻璃橱窗内,吸引了众人目光,这是吴昌硕书写的日下部鸣鹤和其妻子碑文。“日下部鸣鹤吴昌硕结友百年铭志”几行碑文是后人对吴昌硕与日本艺术家之间友谊的褒赞。

日下部鸣鹤是最早与吴昌硕接触的日本近代书道之父,是日本书画界鸣鹤流派的创始人,他是明治时代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海上漫传诗圣名,云烟落纸愧无成。浮槎万里求遗矩,千古东吴有笔精。”日下部鸣鹤称赞昌硕先生作书下笔有神,笔走龙蛇,浑然天成。吴民先说,日下部鸣鹤与吴昌硕相识于苏州,归国后,二人书信往返不断, 缶翁书画也随之远播日本。早在那时, 吴昌硕就有了大量日本粉丝,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中,也以吴昌硕先生在 日本的影响力最大。

1915年,日本长崎、大阪首次展岀吴昌硕书画,并仿题西泠印社题襟馆造屋,并岀版了《缶翁墨戏》。其年6月获赠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创作的吴昌硕铜像,后由吴昌硕转赠西泠印社。

时光回溯,日本的吴昌硕热却延续至今。“日本书画家一百多年以来一直热衷于收藏吴昌硕作品,凡学书画者则必学吴昌硕。据考查,至今仍有几千件吴昌硕作品散落日本。”吴民先回忆道:2014年4月,为了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在日本国立东京都美术馆,展岀了 "吴昌硕以及家人吴民先书画艺术展”共计173幅作品。参观人数多,日本国内14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而影响大。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在艺术展的前言中写道,“吴昌硕在日本有不少徒子徒孙,给日本书画界带来重要影响。”

至此,由中国发展出版社推出了《吴民先作品集》《缶庐拾遗及其他他图本》《凤凰山斋吟草》《题画绝 句百首笺稿》等专著,为吴民先弘扬“吴门”艺术集大成之作,受到日本观众欢迎。

吴昌硕故居

春夏秋冬 落叶归根

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故乡,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

虽已届耄耋之年,然眸子有精光, 瘦骨清相,洵洵儒雅,识者咸谓其得乃祖之风神。而与诗朋画侣指陈世事, 谈论书画,兴酣处声情激越,顿挫抑扬,略无疲态病容。

安吉,处于西苕溪流域的腹地, 成年后的吴昌硕就是沿着西苕溪水走出被称为"黄浦江源头”的家乡,走 向东西苕溪交会处的湖州,走向太湖流域的苏州,一路去到浦江之畔的上海。而当年,他的祖先则是溯西苕溪寻源而来。

当生命穿越百年风雨,只要思想和生活不死,艺术之树就长青不衰。

安吉吴昌硕纪念馆

安吉,是吴民先幼年时生活的地方,1945年离开家乡后,直到1980年因受父亲嘱托,找寻亲人才回过老家,此后回来的次数也不是很多,近年思乡之情越发缠绕心头。

说起2013年的故乡之行,这位古稀初度的老人激情满怀,“为了给国庆期间的家乡人民献上一场精彩的展览,我从北京回到安吉潜心创作,足足准备了 3个月,精心挑选了70幅作品,表达对故乡的一份深深的挚爱。”

"我在安吉住下来后,得知对面在造吴昌硕纪念馆。我经常站在窗前远眺,看着纪念馆一层一层建起来, 内心非常激动。然后我就问自己,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报答家乡呢?”

就在2014年9月12日是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浙江安吉崭新的吴昌硕纪念馆同时启用。这是当地迄今建成的第三座吴昌硕纪念馆。

乘吴昌硕新馆开馆之际,吴民先将吴昌硕真迹一幅隶书对联捐给了纪念馆。随后,他又将父亲、母亲和伯伯的书画作品及手稿资料15件,捐了出来。"特别是对联的捐赠,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填补了吴昌硕纪念馆吴昌硕馆藏作品的空白。”

追慕之情,充盈四座;先生处事无私,家藏吴昌硕文物及相关资料,皆为累世遗珠,且市值日隆,而吴民先从未质之金银,恒以文化精粹视之,比来,已分数次捐赠安吉吴昌硕纪念馆、吴江博物馆等处。

如今人们看见,馆藏吴昌硕作品50余幅、文房用品10余件,另有近现代名家作品730余件,吴昌硕资料 1000余件,成为国内外昌硕文化展示交流中心、信息资料中心,也成为安吉递铺镇的文化新地标。

“我的住处与吴昌硕纪念馆,仅隔了一条马路。”那以后在吴昌硕纪念馆里,时常能看到吴民先的身影。虽然6岁就离开了安吉,但吴民先一直心系家乡,退休后的他每年夏秋两季待在安吉。

听吴民先讲述人生和艺术经历、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位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老人曾经三次患上癌症。古稀之年能归哺家乡就是最大的快乐。

那年金秋,“吴民先七十初度书画回乡展”在吴昌硕纪念馆举行,展览的作品以写意花鸟画和篆书书法为 主,每一幅都是倾注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情。

时年金秋,“吴民先八十初度书画小品展”在安吉吴昌硕纪念馆开幕式上,吴民先将吴昌硕1898年主持 修编的《吴氏宗谱》捐赠给了吴昌硕纪念馆。

“作为吴昌硕的后人,弘扬昌硕文化,传承昌硕遗风,关心家乡发展,这是一种责任,也是我对家乡的一片真情。”吴民先感慨地说,愿大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能在故乡大地上世代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安吉人,传承其智慧和力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我钟情的是安吉凤凰山的78平方米。”吴民先常住北京,但也常回安吉返乡休养。安吉是吴民先的祖地,这儿的空气和菜蔬都异常新鲜,很合吴民先之意。

夕阳西下,从吴民先家的书房阳台眺望,远处的凤凰山依旧美妙无比, 右侧淡黄色的建筑就是全国最大、也是建馆最早的个人纪念馆——吴昌硕纪念馆。

多么安静!吴民先每天可以在这里,和他的曾祖父吴昌硕对视神交,这是一个很惬意的地方。因为在世界 任何一个地方走动、居住和生活,那都不是他的,更不会留下脚印。

如今83岁的他,虽然历经寒暑, 却风华依旧,像乔松略略染了些霜色, 他和吴昌硕晚年的样貌、神采是那么相似!

艺术人生,归去来兮!

设色牡丹图轴 2005年作

作品荣誉

1987年《缶庐拾遗》等三篇论文被日本《新书鉴》杂志翻译连载一年多共十三期;

石鼓文书法入选国际临书大展;

日本《知远》杂志出《吴民先诗书画特集》。

1988年应邀赴日本冈山为水墨画 “虎杖会”主讲吴昌硕生平艺术,并作吴昌硕流派书画技法指导。

1989年书法作品一幅入选“中外草书展”。

1990年书画各一幅发表于香港《艺苑掇英》。

设色神仙贵寿中堂 2003年作

1991年书法作品分别参加中日教师书法联展和中日书法联展;书法作品入选台湾高雄举办的海峡两岸名人书画展。

1992年国画作品入选日本举办的“现代中国名家新春试笔展”。

1993年应邀赴日本丰田市参加“吴昌硕四代书画展”;绘画作品十二幅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参展;

论文《古缶庐钩摭四则》发表于香港大型国际中国书画投资鉴赏杂志《名家翰墨》。

1994年石鼓文书法入选日本东京举办的国际书道展;国画一幅入选加拿大举办的“翰墨缘”书画展;应邀赴日本福冈参加“吴昌硕四代书画展”。

1995年石鼓文书法参加中日书法联展;国画二幅参加日本阪神大地震国际艺术家救灾义卖展。

1996年国画作品三件参加韩国举办的国际画展。

水墨祝寿图轴 1996年作

1997年应邀赴日本神户参加“吴昌硕四代书画展”;应邀赴韩国参加“吴昌硕书画·韩中研讨会”发表论文《缶庐探赜三题》并刊载于韩国《东洋艺术论丛》第三集。

1998年水墨画三幅参加在韩国举办的中日韩三国画展;应邀赴日本东京为中国书法学院讲学。

1999年应邀赴日本东京为中国书法学院讲学;书法作品参加日本产经国际书道展。

2000年石鼓文书法一幅参加在日本举办的国际书道展,并获国际书道联盟奖。

2006年西泠印社出版大型《吴民先作品集》,该书在2007年深圳举办的全国文化博览会中被评为优秀出版物。

一家亲 64x65cm

2014年应邀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吴民先书画展"。并在《人民中国》(日语版)专文介绍吴民先及其艺术。

2015年应邀在中国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办"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两岸一家亲吴民先书画艺术展。

2019年11月5日在苏州美术馆举行“归去来兮——吴民先书画艺术展”。

2021年应邀在日本北九州市美术馆举办"吴民先师生书画展"。

竹枝小鸟 35x40cm

出版著作

《吴民先作品集》、《归去来兮·吴民先书画作品撷英》、《吴民先书画展作品集》、《吴民先八十初度书画小品展作品集》、《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两岸一家亲 吴民先书画展作品集》、《凤凰山斋吟草》、《缶庐拾遗及其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8-18 04:37:24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6 13:22 , Processed in 0.0098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