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苦禅:读八大山人书画随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7 05:13:5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李苦禅:读八大山人书画随记            

2022-08-26 16:19                                                                              

《八大山人》布面油画 132x100cm 2006年作 靳尚谊画

明末清初之际,动荡不安的历史和灾难频仍的生活,造就了一批抑塞不拔的知识分子。他们或迫往事、思来者、发为孤愤之文、或隐通山林,寄情书画,成为美术史上的怪杰。这其中有两位身世相近,友情极好的大师八大山人和石涛,在艺术上绝不苟合取容、从俗沉浮,从而使他们的艺术思想如古木葱笼,长青不败,影响所及,三百年来领袖群伦,为画坛推为革新的巨擘。先师白石老人每与我谈及八大山人,其感佩之情溢于言表。八大山人本是明朝宗室。1626年(明天启六年)生于南昌。1644年(甲申)清兵入关,明朝锐亡。其时八大山人年仅十九,从此结束了他早丁末运的贵胄生活,成为辞根飘蓬。为躲避灾祸,隐姓埋名、称朱耷、朱道朗、良月、传綮、破云樵者、讱庵、个山、个山驴、人屋、驴屋、雪个和我们熟知的八大山人。至于牛石慧,有人考订为八大山人之弟,然不足为信,我以为这也是他早年的代名。甲申之变给八大山人带来了个人的国破家亡之痛。他的艺术内向探索的结果,使他悲愤凄凉的心灵象一面寒光逼人的镜子,在极凝练的形象、极著萃的笔墨之中,得到深刻的体现。那是徘徊排侧的吁叹,是内心深谷巨壑里隐隐的呼喊,因此在冷逸的表象中蕴含着奔突的热情。他的画之所以感人,就是由于他的笔墨真正能形其哀乐,非为画而作。

《花鸟》镜心 56x34cm 八大山人

中国之写意画,以五代徐熙为滥筋,宋之石格、梁楷、收溪为开山祖,至明季白阳山人、徐渭出,则更臻成熟。八大山人以轶世之才,于笔墨集先贤之大成,而又为后来者广拓视野。中国画以笔雄写物象,其文野之分,相去正不可以道里计。中国之文人画到八大山人,在笔墨的运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妙悟者不在多言,八大山人作到了削尽冗繁、反朴归真。诚如荆浩《笔法记》所云:“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隐迹立形,备仪不俗”。如此精萃的笔墨,一点一划,旨在邃撼心意,是意匠惨淡经营所得,决非言之无物或心欲言而口不逮的画家所可梦见。有史家云:八大山人欷歔饮泣。洋狂过市,其所为作,类皆醉后泼墨……凡此种种评论,大体由于对笔墨之道无切身体会之故。八大山人的画面笔简意密,构图精审,足征其神思极情醒、态度极严肃,而毫无沈泐之处。故能达到剖裂玄微,意匠独运,观于象外,得之寰中的高远境界。八大山人的笔墨清脱,他把倪云林的简约疏宕,王蒙的清明华滋推向更纯净、更酣畅的高度,那是一种含蓄蕴藉、丰富多采、淋漓痛快的艺术语言。古今中外,凡能有八大山人这种绝妙手段的画家,便堪称大师。对于狂肆其外,枯索其中的写意画家,八大山人的用笔更足资龟鉴。原来中国的泼墨写意的要则是绵里藏针.决不以生硬霸悍为目标。八大山人慎密的构图,是所有写意画家应该迫求、应该探索的。我一生最佩服八大山人的章法。其绘物配景全不自画中成之,而从画外出之,究其渊源,当是南宋马、夏的遗范。八大山人的画意境空阔,余味无穷,真是画外有画,画外有情。他大处纵横排奡,大开大合,小处欲扬先抑,含而不露,张弛起伏,适可而止,绝不见剑拔弩张、刻意为工的痕迹,真正是达到了天机流露的大化之境。在构图的疏密安排方面,八大山人乃大琉之中有小密,大密之中有小疏。空白处补以意,无墨处求以画,虚实之间,相生相发,而他的严谨,则不只体现在画面总的气势和分章布白中,至如一点一划也作到位置得当,动势有序。最后慎重题字、恭谨盖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使我们悟到苏东坡“始知真放在精微,真乃一语堪为天下法。"

《松鹿》立轴 66x30cm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的取物造型,在写意画史上有独特的建树。他既不杜撰非目所知的“抽象”,也不甘写极目所知的“表象”,他只倾心于以意为之的“意象”。故其所作鱼多无名之鱼,鸟常无名之鸟。八大山人是要缘物寄情的,而他画面的形象便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由于八大山人对物象观察极精细,故其取舍也极自由。他以神取形,以意舍形,最后终能做到形神兼备,言简意赅。我常称大写意画要做到笔不工而心恭,笔不周而意周。八大山人便是这方面无与伦比的典范。八大山人的书法博采众美,得益于钟繇、二王、孙过庭、颜真卿.而又能独标一格,即以他用篆书的中锋用笔和《瘗鹤铭》古朴的风韵所摹王羲之《兰亭帖》而言,其点划的流美,及其清新疏落,挺秀遒劲的风神,直可睥睨晋唐,侧身书法大师之列。八大山人的时代和他的遭遇,造成了他艺术的情调“墨点无多泪点多”,自有他难言的隐痛,加上他卓越的造型能力,博雅的学识,他画面的物象便透露了他性格的诸方面,如孤傲、澹泊、冷峻等等。今天我们读八大山人的画,在这些方面已少共同的意向。

《独立秋光》立轴 165x46cm 八大山人

先师白石老人崇拜八大山人而决不因循其法,白石山翁又嘱后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所以我毕生追索的目标,也是要突破古人之窠臼,自辟蹊径。艺术总需要一代代有志之士竭思尽虑,不断创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民族之绘画自有其源,亦有其流,她永远在发展中涌进、畅流不腐,永葆清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2-8-27 05:17:09 |只看该作者

八大山人画一只鸟拍卖过亿

本帖最后由 岚影 于 2022-8-27 05:19 编辑

八大山人画一只鸟拍卖过亿                                       2022-08-25 16:25                                       

                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芙蓉鸳鸯图)》在西泠印社秋拍现场上被人以1.187亿元的高价拍下,现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八大山人暮年精品 《芙蓉芦雁图》

此次成交最高价缔造者《竹石鸳鸯》作于1705年,是八大山人晚期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在他晚年,特别是70岁以后,经历了家国之痛、阅尽了人生沧桑,在一笔一划间,其作品更加富有韵味,这个时期的作品是八大山人最成熟的作品,因而才得以拍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曾经有人问,八大山人是8个农民的组合吗?其实,八大山人只是一个人,他是我国书画史上少有的奇才。

他原名朱耷,八大山人是他的字号,由于他在很多字画上都签了这个署名,所以后人习惯称他为“八大山人”。

黄安平《个山小像轴》

朱耷(1626~1705年),明亡为僧,号八大山人。今江西南昌人。了解朱耷生平的读者一定知道,朱耷原是明室皇族朱元璋的嫡系子孙,明朝灭亡后,为了躲避清廷追剿他曾隐姓埋名削发为僧,甚至依靠装疯卖傻、买卖字画来逃避灾难。

八大山人擅长山水花鸟,特别是他的写意水鸟,看似寥寥数笔却常常成为画作的点睛之笔。

在他晚年的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一只眼神忧郁的小鸟,这些鸟要么“白眼向天”要么“低头闭眼”,眼神中总是充满忧郁、孤寂、愤世嫉俗的复杂情感。而有些鸟则是蜷足缩颈,一副饱受欺凌却又孤傲不屈的姿态。

后人对他绘画的这种解读其实也不无道理,众所周知,高超的绘画往往反映的就是画家眼里的世界,所以很多人认为礁石上那只孤冷清高的小鸟就是朱耷自身的写照。

《鹫梅花图》
八大山人无论是“枯木孤鸟”,还是“残荷孤鱼”,鱼鸟的眼睛常常画成“白眼向人”的冷漠神色。

加之落款爱把“八大”、“山人”联写成既像“哭之”,亦像“笑之”之状,以抒发对满清社会的不满和国破家亡的悲痛。

《亭亭玉立》

同时,他的花鸟画中传神地表现出花草树木情状的千姿百态,且用墨浓淡相宜、刚柔并济,洒脱豪爽、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浓、淡、焦、润等多种墨色,层次感十足,充分体现了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特点,传达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昂之情。

观八大的花鸟画,虽简约,却不简单,旁人是模仿不来的,因为不光是画里透着的那股灵动与洒脱,还有作者骨子里的那股孤傲与仙气……

《杨柳浴禽图》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甚至遇到人生无法逾越的灾难,如果生命从起点到终点只是一个行程,那么我们该选择怎样的风景让自己度过这一生便成了生命最深刻的学问。

能够真正看懂八大山人和他的画的人,都是过来人,都是被生活洗礼而又重新回到生活轨迹上的人。我们倔强的活着,把所有的不快乐、所有的屈辱,藏在画里,藏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

《双禽图》

八大山人给了我们最深刻的启发:即便生逢绝境,我们也可以做一只画中的小鸟,心中有寄托,灵魂有归宿,尽管受尽屈辱,也要在尘世中活出自己的样子。

版权声明:本媒体号除原创外也注重分享,精选推荐好文。同时尊重原创者的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8-27 05:15:09 |只看该作者
八大山人与徐渭,大写意中的“隐”与“放”,谁更胜一筹?                                                         2022-07-28 14:42                                       

    导语:对于现代人来说,八大山人与徐渭是两座不可翻越的高山,他们对后世绘画影响是深远的,完全可与西方梵高、达·芬奇相提并论。同样是苦难中浴炼出的艺术奇葩,为何徐渭的大写意是“放”而八大山人的却是“隐”?

对徐文长(徐渭)与八大山人(朱耷)的才华,齐白石曾言:
  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话中的“青藤”说的是徐渭,“雪个”指的是八大山人朱耷。
他们都是苦难中浴炼出的艺术奇葩,不同的是徐渭花鸟画的特点,表现在重气韵和不求形似上。他把传统的水墨写生,发展到大刀阔斧、纵横睥睨的高度,墨酣笔健,流露出他那种坚韧豪放的精神。

而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最突出的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在八大那里,每每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雏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就如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八大是真正做到了这点,可谓前无古人,后难继者。
具体什么不同呢?

前朝皇室VS天才不得志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受徐渭很大的影响,但由于八大山人和徐渭的人生经历和家世背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他们的花鸟画很大的不同。
众所周知,八大山人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世孙,还自幼聪慧过人。8岁能作诗,11岁能绘设色山水,悬肘离案行书,挥洒自如。

不过明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作为皇族的宗室子孙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但八大山人想通过科举改变家族日益没落的现状。
但年少气盛的八大山人做了一个决定,毅然放弃了自己皇室的头衔,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去参加科举考试。年仅 15 岁就一举中第,才华可见一斑。
只是正当他斗志昂扬、满怀信心准备参加下一轮考试时,崇祯于煤山自缢的消息传来,明朝亡了。

在此之前,他是身份贵重的王族后裔,在此之后他沦落为一个国破、君亡、父猝、妻子俱死,窜逃山林的逃亡者。
可想而知,这对一位年纪19岁的少年来说是怎样的打击,他带着强烈的痛苦与对大明王朝的希冀从此隐居山林,遁入空门。他在寺中没有一天内心不受到煎熬,所以在耕庵老人圆寂之后,他趁机逃禅入世了。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不能驰骋沙场,驱除鞑虏,匡复大明王朝,便只有以手中仅有的笔杆来宣泄心中深藏的巨大伤痛和强烈恨意。
不论是缩头鼓腹、沉思假寐的鸟,或是断梗残荷,水草浮萍,凋尽了花草的树木山河,都是八大山人内心的忐忑与苦闷和难以启齿的国破家亡之痛。

与他齐名的徐渭,同样是少年成名。他6岁读书,9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全城,可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
20岁那年,他才考中了秀才,此后多次参加乡试,直到41岁,考了8次,始终也未能中举。37岁时应胡宗宪之邀,入幕府掌文书。

嘉靖四十四年,胡宗宪被逮入狱,死于狱中,徐渭对胡宗宪被构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担忧自己受到迫害,再加之生性便有些偏激,于是对人生彻底失望,以至发狂。
他的绘画多为水墨,极少用颜色,逸笔草草,言简意赅。对他来讲,绘画和游戏同日而论,他用狂放不羁的画笔,捕捉内心深处的瞬息万变,不求精细,唯求“写意”。
与此可见,在写意花鸟画中,徐渭舍去繁琐的细节,只留下事物的大体轮廓,把自己内心的豪放情怀尽情地抒发出来。

《竹石牡丹图》VS《芭蕉竹石图轴》 八大山人独特的身世经历决定了他的艺术语言的表达必是晦涩的,作品中的图像和情感也更为含蓄隐秘而徐渭将自己的痛苦遭遇和对社会的控诉毫不掩饰的表达出来
同样是画竹,徐渭画的是“雪中竹”和“哭之竹”,悲伤之感溢于言表,而八大山人画竹逸气横生,将竹子置于石头上,隐隐地用象征的手法表现自己无国无家的哀痛,很明显八大山人的这种艺术风格更加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也更容易受到文人的推崇。

徐渭《竹石牡丹图》镜心水墨纸本
此作构图奇绝,一块大面积沒骨泼墨山石居中,造成动感和气势,山石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墨色微妙,浓淡相间。置于山石之后的两组竹花一上一下,上组以竹为主,花为辅;而下组以花为主,竹为辅。山石上的劲健竹叶则用铁笔双钩,用笔飞动,一气呵成。
两朵牡丹分布于画面上下,花头生动饱满,花瓣成组,笔笔留痕。若细观,无两笔雷同,笔尖、笔肚、笔根墨色有异,变化极其丰富。花蕊之墨点大小相宜,点如坠石,疏密有致。花叶灵动,穿插自如。

八大山人《芭蕉竹石图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绘墨色芭蕉一株,巨大的芭蕉或立或垂,叶片似刷,霸满画面中部。左侧一石块立起相伴,后有细竹悄然长出,细杆叶茂,与芭蕉的粗壮形成对比。八大山人先绘芭蕉,然后奇石,最后再补以竹,放笔直挥,一气呵成。
水墨淋漓又含蓄内敛,有撼人气势,却又温和敦厚。成竹在胸,放笔直挥,一气呵成。浓淡干湿层次分明,给人以清新,湿润、浑厚干湿之感于平淡天真中揭示生命意识之真谛。

可见,徐渭的花鸟画意在“放”,他用笔洒脱,多以涂抹、狂扫为主,他的作品狂野不羁,张狂外露,如他笔下的芭蕉、竹石都是大笔一扫而过。
而八大山人因身份的原因,他在继承徐渭写意画风的同时也有意摒除了徐渭画中奔放粗豪的一面,所以他的花鸟画一直在“收”。

结语: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中的隐喻、晦涩、含蓄正是中国文人画的美学特点,也是传统绘画艺术的最高追求。
徐渭的画也“怪”,不过和八大山人的怪诞又是不大相似的,徐渭可以将四时花卉表现于同一幅画面中,此称为怪,而八大山人却将一朵病恹恹的、毫无生气的花呈现于画面上,这也是怪。
八大山人的怪诞在于对物体的夸张变形的处理,是有意“隐怪”,而徐渭怪诞是反常理、反常态的,可以说他是有意的“显怪”。
——END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6 13:21 , Processed in 0.0089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