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墓碑上“故、显、考、妣”是啥意思?长辈也会混淆,可别弄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18:41: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农村墓碑上“故、显、考、妣”是啥意思?长辈也会混淆,可别弄错                                                         2022-08-31 17:33                                       

         《周礼》记载“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祭祀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仪式,我国最早的祭祀多以祭天地和祭鬼神,古代军队出征之前先进行一场祭祀极为常见。到了周朝祭祀更是成为了礼乐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祭祀的方式和形式,都有了非常严格的制度要求。到了后来祭祀不再局限于祭奠天地鬼神,祭祀逐渐成为在世之人追忆逝者的一种方式。

古代的王朝存在着严苛的等级制度,因此对于不同等级的人的去世其叫法也不相同,比如帝王去世叫“崩”,诸侯和大臣去世叫“薨”,大夫去世叫“卒”,士去世叫“不禄”,庶民去世叫“死”。同时古代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古人对于仁义礼智忠孝非常看重,故而古人对于祭祀的礼教也是非常在意。因此每当有祭祀活动,不管对象是谁,都会以最为隆重的方式举办。
除了儒家思想和礼乐制度的影响,祭祀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古人对死亡的畏惧,对古代封建迷信的信仰行为。古人认为在祭祀前必须斋戒,沐浴更衣,焚香跪拜,如此才算是对于祭拜对象的尊重和虔诚,到了现代,祭祀流程逐渐被简化。如今人们一般都是在清明或者中元节亦或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祭拜,流程也不再像古代祭祀前斋戒、沐浴了。

现在的祭祀更多是祭奠身边已逝的家人亲戚朋友,形式也简化到烧些纸钱纸衣,上一些水果烟酒等供品就算是对逝去之人进行了祭奠。不过在一些偏远的乡村还依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丧葬习俗,有些村落还会有自己的公墓,他们的祖祖辈辈都被安葬在这里。同时他们祖辈的墓碑也极为有讲究,上面往往都会刻上详细的身份说明,同时伴有一些称谓和字号。
常见的比如“显”、“先”、“故”、“妣”、“考”等,这些字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含义,如果不是常在乡村生活的人可能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其实这些字总的来说是指代自己失去的亲人,其中“考”除了有人们常用的检查的意思外,在丧葬文化里,它则有“死去的父亲”的含义。因此墓碑如果有“考”字,那么则代表这个人是某人的父亲,而“妣”则和“考”相对,代指“死去的母亲”。

《尚书》记载“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其中“百姓如丧考妣”意思就是百姓伤心的像是失去了父母那般悲痛,故而“考妣”有父母的意思。“先”字则表示父母有一方先一步离开了,这种时候就会在“考”或“妣”前加上“先”字,当双方都离开后,则会用“显”字。同时“显”字也可单独使用,意味着此人生前是德高望重之人,深受村民们的尊重和爱戴。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会用到“先”字,就是逝去之人的后代还未生育,待后代生育之后,后代会把墓碑重新更换,称呼也换成“显”。除了这些,例如为了区分祖上辈分的“曾”字,也是比较常见的称谓字号,这样既可以区分辈分,同时还不会坏了礼教。虽然人们提倡与时俱进,但一些乡村地区仍会保留这种文化习俗,而很多城市家庭已经把这些繁琐的习俗省略了。

这些礼教习俗都是经由古人传下来的,古人对于辈分称谓非常在意,对于他们来说,称谓的不同决定了对于逝者的尊重程度。如今人们把这些化繁为简,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并非是逝者不重要。随着习俗的化繁为简,家族公墓已经很难见到了,城市化的发展是必要的,而能被用来作家族公墓的可用土地也就自然越来越少。
现在更多的是国家公墓,家族公墓逐渐成为历史被雪藏,因此大多数情况是自己身边已经逝去的老人亲人大多都不在同一块墓地中。现在人们安葬逝者,更多的是倾向于在自己所在城市中或老家的墓园花钱买一块墓地,以此来安葬逝者。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那些存在了多年的公墓文化自然也就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逐渐减少消失并逐渐被人们遗忘。

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比如春节贴对联,清明节前一天家中不生火食寒食,当天吃粽子划龙舟等,公墓文化不过是其中之一。再比如有些地区依然保留的新人结婚时的婚闹习俗等,只不过有些被保留,有些被取缔。其实随着国家和社会的逐渐进步,人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有利的保留,不好的封建的应当摒弃。
参考资料:
《周礼》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08:08 , Processed in 0.00846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