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一副懒对联,下联照抄上联,不料却成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04:35:4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古代一副懒对联,下联照抄上联,不料却成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2022-10-18 10:23                                       
                                       

对联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自从秦汉年间,民间就有挂桃符的习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就是最早对联,后来此文化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文人墨客们经常喜欢玩的游戏,彼此之间还互相切磋一番。有时候一些经典的对联,就这样被流传下来,成为千古绝对。
但是这世上有一股对联儿,上联儿照抄下联,看似没有文化,结果竟然成为千古名句。后人不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认真追溯春联,就是传说中桃符,专门用来辟邪用的。上面也没有写太多字,,只是写了4个字,神茶和郁垒,分别是门神的名字。这两位早在炎黄时期都已出现,他们就有驱鬼辟邪的效果,后来人们会在上面添上一些对偶诗句,整体来讲就是言简意赅,对仗工整。
历史上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洪武年间出土一个铁十字架,上面写着孙权的年号。写着一副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究竟是谁所写,并不是十分清楚,后人纷纷猜测。

因为文字内容太简单,有些文人墨客看不下去,就在桃符上多写字。算是对联儿由来,真正出名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据说后蜀皇帝开始,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苏轼和黄庭坚成为对联的忠实支持者,留下不少经典对联。历经千年发展,逐渐形成规模,还成为文人墨客相互送礼的东西,像那种大书法家的对联,卖的十分好。
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字数相等,强调一个主题,十分有趣。另外还吸收古体诗、散文和词曲等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律。有人回应说,对联一模一样不就行了吗?这种理论上可以,但是失去兴趣。大家都想要发挥自己文采,不想太过糊弄。

《红楼梦》中大观园女孩子,为了提升本社文化水平,不就成立海棠诗社。小说中她们举行过几次宴会,几个优秀女孩子,贡献出不少好的对联。而在明代就有一副对联,被誉为“史上最懒对联”,上下对联完全是照抄。一开始众人不懂,但是等到知道何意时,都是十分的赞赏。真正原因是汉字拼音,一样字就能表达出不同意思。
这副对联叫做:好读书不好读书,下联是:好读书不好读书,出自徐渭之手。这位可是了不起人物,属于典型全能型人才,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画家、戏曲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和杨慎、解缙齐名。备受当时人们认可,军事上为胡宗宪出谋画策,教出几位名将,书画成就被誉为别的门派“开山祖师”。

这副对联不妨这么念,就是“好”字,分别是三声和四声交替使用。上联是好读书不好读书,分别是三声和四声,意思说少年是读书好时候,但是有些人并不认真读书。至于下联就是四声和三声,意思说等到晚年再回头,想要好好读书,却发现老眼昏花,却已经错过最近的学习时间。有一句话同样告诫后人,学业上教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话强调孩子们要好好读书,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因为太晚了。
客观上来讲,这副对联水平并不算太高,但是凭借着多音字,一直流传至今。很多人都感叹一句,不愧是大教育家所写,水平就是挺高。看得出来,徐渭在教育孩子方面煞费心思,借助于这幅对联,表达出拳拳爱子之心。对于后人来讲,就是振聋发聩,对于日后各位家长有着很强启发。

这种还牵扯到·一点,就是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于诗词那是十分有研究,就是那种“咬文嚼字”。古代有“一字诗”,文章稍微改动一下字,意思就整体给改变。留下不少经典故事,让后人十分感兴趣。
唐朝世人贾岛原来写过一首诗,有那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据说这句在那个“敲”和“推”纠结好久,贾岛一开始认为主人公把门推开,就用推来替代。但是后来文人墨客认为还是用敲好。有人喜欢写对联,何尝不是一种卖弄文采方式。

这种奇奇怪怪的对联在古代还有好多,留下不少故事。当年王羲之过年时,因为他是当时的书法家,对联一直被人们偷走。这让家人烦恼,都快要除夕门口空秃秃,太不好看。但是如果写下有担心,别人再度偷走,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这时考验人智商时刻来了,写上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把媳妇气得要死。你这不是咒人,赶紧重新写上一副。没有想到王羲之一点不着急,让儿子贴上去,接下来几天没有人去偷,安稳好几天。谁也不愿意碰,担心会沾染晦气。

等到大年除夕那天,他拿着笔墨在下面加了6个字,意思直接变味。福无双至今天至,祸不单行昨天行,从骂人的话变成吉祥话。充分表达出世人,对于新年期盼,过去不好事情都随着新的一年,就成为往事。事实上像王羲之故事,在古代有不少,文人墨客经常会定期举行宴会,对对子成为一种有趣游戏。
古人喜欢玩对联,也是一种生活趣味,借助于表达自己想法。像那副“最赖对联”,真的充满趣味性。对于当地年轻人来讲,年轻的时候可能心态有些浮躁,大多人不愿意读书。千万不要等到年龄大,再后悔没有认真读书,真的太晚了。

发展到现在状况,就是规劝年轻人,趁着大好时光一定要多学习知识。在当今社会当中时刻充满挑战性,多学习一门技能,肯定没有坏处。因此其内容含量大,哪怕这副对联一直有人不断模仿,但是从来不会被超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3:34 , Processed in 0.00803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