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98年,“黑石号”捞出67000多件瓷器,却意外破解了青花瓷起源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7 14:39:5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1998年,“黑石号”捞出67000多件瓷器,却意外破解了青花瓷起源                                                         2023-02-07 12:17                                       
                                        其实在文物界充满了许多的疑团,自然是对文物的定义或者说起源有意见,为此也总是在争辩,比如我们今天就针对其中的一个谜团来进行破解。

相信大家肯定知道青花瓷,青花瓷是我们古代中国的瓷器烧制珍品。说起青花瓷,人们似乎都会想起明朝,毕竟明朝是瓷器主流时期,当然了后来清朝更是发展到了巅峰。
那么这里问题来了,青花瓷到底是起源于唐朝还是宋朝?相信很多人会认为是宋朝,确实宋朝的瓷器非常的牛叉,那么大家对唐朝瓷器的印象或许是因为唐三彩,唐三彩的确是大唐瓷器的特有制作,但是青花瓷到底是起源于哪里?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是困扰了我们的文物专家1000多年,工作中也是一直都在争论这个话题,不过好在到了1998年的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被彻底揭开了。
相信大家应该知道古代自从西汉时期就开通了对外贸易的通道了,特别是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那更是是引领了时尚潮流。但是古代的航海技术毕竟还是非常的落后,为此的确在商船行进途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比如沉船。

而其中有一个“黑石号”,大家知道吗?“黑石号”沉船就是在1998年的时候被打捞上来,而“黑石号”沉没的地点就在现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
对了这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黑石号”的历史吧,那我们先简单的介绍下吧,“黑石号”其实就是来自唐朝时期的一艘沉船,还有一个英文名叫做“BatuHitam”,船上装满了大量的瓷器、茶叶等等货物,奈何后来沉船了,之后千年一直都没人找到其踪迹。

而“黑石号”是被一个叫做沃特法的德国人,沃特法因为听说这一代有神秘宝藏的传说,为此沃特法就跟自己的工人一起潜水下去寻找,没想到果真被他给发现了“黑石号”。

而“黑石号”中到底装了多少中国货物呢?据悉瓷器捞出了67000多件,而且几乎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还有一些金器、银器,甚至一些金银器能和何家村窖藏出土的文物相媲美,可是我们的文物专家却从这些唐朝瓷器中破极了一个千古谜团。
当时中国的文物专家在其中几件瓷器中发现了秘密,因为这几件瓷器真的制作非常的精美和完整,这无疑是说明了青花瓷其实真正的起源地就在唐朝,而并非是宋朝。

另外从“黑石号”中捞出的无数文物,最后都落入到了新加坡博物馆当中,这确实是也是我们中国文物界的一个耻辱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2-7 14:41:02 |只看该作者

明代青花瓷纹饰,精雕细琢的艺术,一个时代发展的具现!

明代青花瓷纹饰,精雕细琢的艺术,一个时代发展的具现!                                                         

2023-01-02 16:48                                       

       引言  青花瓷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长河中的伟大遗产,不仅蕴含高超的烧制工艺,多样且线条优美的器型,其精致丰富的纹饰更加令人赞叹不已。在明代,青花瓷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明代匠人在元代青花瓷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用传统的毛笔描绘出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图,同时由于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各种文化的交汇影响,明青花瓷的造型和纹饰纹样也随之不停变化。

一、不同时期的纹饰各有千秋 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还带着元代青花瓷的底蕴,加上明代的新文化背景,令瓷器具有过渡时期的独特风格,这时的青花瓷图案以花、松、竹石和缠枝花纹最为常见,同时还会另外在花纹旁边写上“福”、“寿”等字样增添韵味。
南京明故宫御带河和北京的元、明宫殿遗址出土的青花云龙盘,盘子外壁画青花,内壁印着云龙纹饰,盘心画有长脚形如意云纹,非常具有特色。这样的纹饰一直到后来的永乐、宣德乃至正德、嘉靖时也在沿用,符合多数人的审美。
永乐时期的青花瓷纹饰是明、清两代青花的典型。

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郑和七下西洋,从西方带回了特别的制瓷青料,来自古波斯雷伊城的青金蓝钴料“苏麻漓青” ,波斯语音译为“拉吉洼德” ,这种青料与国产青料相比更浓一点,带有黑色银光,与国产料浓淡相宜。
有了西洋制瓷料的运用和西亚文化的同时影响,这一时期的青瓷纹样洋溢着独特的异域风情,胡人歌舞和阿拉伯文等西洋文化与中国瓷器的完美结合使得青瓷变得兼具特色和趣味。
到了正统天顺年间,因为正统时期禁止烧制青花瓷器,这个时期有官窑落款的青瓷就相对比较少见了。

1986年,香港罕见地出现了有正统年间落款青瓷---青花缠枝牡丹兽耳尊。兽耳尊的底部写着“明正统二年正月吉日,弟子程进供奉”的字样,瓷器上的书法风格鲜明,牡丹图案层次分明,明艳大气又不失高雅。
除了牡丹之外,孔雀、仙鹤、麒麟、士人、琴棋书画和莲池鸳鸯等图案也是这个时期的特色。
嘉靖隆庆年间的青花瓷开始以回青料作为主要的制瓷料,这个时期青花瓷的烧制数量是整个明代最多的,通过在回青料中加入石青,这个时期青花瓷图案有着蓝中带紫的浓艳色泽。

另外受道教文化影响,嘉靖时期的瓷器纹饰充满了道教色彩,像八卦、八仙庆寿、老子讲道和仙鹤这种风格强烈的图案比较常见。而隆庆时期的纹饰,则是龙凤、兔子,侍女、婴戏等更为常见。
来到天启崇祯年间,这个时候是明朝末年,国势逐渐衰败,景德镇官窑不复往日辉煌,几乎停止了生产,此时民窑兴起,民窑瓷器大量出口,制瓷工艺和质量明显更加粗糙。
这个时候的青瓷图案多泛着蓝黑或者灰色,整体给人清新柔和的感觉,同时图案也丰富多样,不仅有常见的花鸟鱼兽,也有经典的人物图案如达摩、罗汉等,这些图案的风格就比较豪放夸张,洒脱个性了。

崇祯时期景德镇官窑已毫无地位,市面遍布民窑生产的瓷器,由于民间工匠手艺水平参差不齐,不够精致,导致当时青瓷的图案有晕散比较严重,纹饰模糊不清的缺陷。
这个时期的山水图案比较多见,生活气息很浓厚,经常可以在瓷器上见到很贴近生活的茅屋草亭,渔翁樵夫,以及文人雅士,竹林七贤和唐僧取经等故事性很强的图案。

以青花戏曲人物故事图花觚为例,我们仔细观察就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位身穿官服的男子站在庭院中,一只手托腰,另一只手指向天,身边站着两位婢女,而在男子的面前跪着一个女子,掩面伏地,画面看起来像是男子正在斥责跪在地上的女子。
婢女的身后的厅堂中站着一位妇人,在门后悄悄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一个小孩儿紧紧倚靠在妇人身边,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可见这是一对母子,这对母子身边也跟随者一个婢女,眉眼带笑,整个画面生动活泼,有趣极了。

虽然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工艺多来自民间,不像以往的青瓷那样精致,整体烧制和绘图工艺都比较粗糙,但是这个时期开创了和中国水墨画相似的淡墨水彩的皴点法,图案画面非常具有诗情画意,对后来清初的瓷器构图和布局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图案纹饰到底表达了什么,又蕴含了什么样的内涵呢?
二、明代青花瓷纹饰“背后的故事” 1.动物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官员的朝服正面大多绣有不同的动物,用来表示不同的官阶,包括麒麟,虎,鹤等,这些瑞兽的纹样通常也代表着吉祥。

所以瓷器上动物的图案通常不是普通的用作装饰,而是赋予了他们某些特别的寓意。青瓷常用的龙凤、孔雀、虎、牛、鹿、麒麟,鸳鸯和鱼虾等等都有代表了不同含义。
嘉靖时期,鹿有长命百岁,五福临门的象征,道教文化中认为白色皮毛的鹿会带来好运。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在嘉靖时期,胡宗宪所带领的军队迟迟没有成功攻下岑港,嘉靖帝勃然大怒。而就在此时,有人在舟山捉住一头白鹿,白鹿在当时是代表国泰民安的祥瑞,胡宗宪立刻把鹿献给了嘉靖帝,嘉靖皇帝认为这是天降吉兆,品读奏章后龙颜大悦,立马下旨重重封赏了胡宗宪,可见白鹿在嘉靖帝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崇高神圣。

明朝初年,无爪龙纹的图案已处于主要地位,永乐年间出现了海水龙纹,四爪或三爪的龙纹越来越流行。到了宣德时期,龙凤图纹同时出现。永宣时期的龙纹姿态,大气面目凶狠,体现了明太祖的开国精神。
除此之外,鱼纹是在明代陶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图案,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纹饰,在整个明朝年间,鱼的纹饰逐渐发展得种类繁多。
“鱼”因为与“余”的发音相同,被人们作为富裕的象征, “年年有余”的寓意,后来发扬光大,成为了平民百姓最喜欢的图案之一。

2.植物
在各种各样的青花瓷装饰图案中,植物类的图案运用是最为广泛的。各种象征美好高洁清雅的植物,不仅是在明代,即使是在今天,现代陶瓷制品也以各种各样的植物花卉为主要装饰图案。
牡丹华贵大气,莲花高洁清廉,除此之外,还有梅花,菊花,兰花,松竹等无一不是寄托着百姓们对美好生活和高洁品质的向往。
竹子自古以来都被作为为刚正不阿的象征,人们通常把君子比作竹子,赞扬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拥有高尚品格的人士。
清代的郑燮就以诗《竹石》赞扬了竹子的品格: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人物
明代青花瓷受道教影响比较深,许多纹饰都带有浓厚的道教风格。由于嘉靖时期信奉道教,嘉靖帝又喜爱孩童,这一时期的婴戏类纹饰很流行的同时也伴随着道教色彩。
由于嘉靖帝在位时期皇室子嗣较少,人丁不够兴旺,嘉靖帝就把婴孩纹饰广泛运用到了青瓷当中,借以祈盼自己能够儿孙满堂,多子多福。
到了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市民阶级逐渐扩大,青花瓷的纹饰在生活化和故事性方面也越来越强。
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图案开始出现《西厢记》和《三国演义》等文学著作的相关画面,这时的青花瓷图案也更加娱乐化和平民化。
娱乐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瓷器上描绘的图案,象征着不同的精神和人们美好的向往。比如在《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象征着忠义和勇敢,于是人们乐于将这一类的人物画在青花瓷上作为装饰,也体现了人们对这种精神的追求。

结语 从古至今,瓷器的纹饰从最初的崇拜神明,发展到后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代的青花瓷纹饰,无论图案有多么的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呈现的都是统一和谐的画面,表达了吉祥的寓意,象征着人们的美好追求。
明代的官窑瓷器虽然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审美和追求,并且不同时期的不同皇帝会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审美,而使青花瓷的纹饰产生变化,不断变迁。
但在潜移默化之间,广大的平民百姓和民窑的匠人工艺也在不断影响着青花瓷纹饰的发展方向和象征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精致的传统工艺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失传,而是通过现代的修复技术和工匠的传承而不断发扬光大,明代青花瓷不仅是明代工艺美学的一座高峰,也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景德镇陶录》
《南窑笔记》
《陶冶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6:03 , Processed in 0.0084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