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6-6-9
- 最后登录
- 2025-8-23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32274
- 精华
- 0
- 帖子
- 9550
  
|
说话谁不会?可是,把“话”说好可不容易,看看凤姐是怎么说话的 2023-02-14 19:48
“说话”看似简单,好像只要没有生理限制,到了能“说话”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说话”了。其实不然,“说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一种能力、一种本领,更是一门学问。会“说话”的人在生活中、职场上很受欢迎,听他们“说话”会给人舒适、自在的感觉,所以,某种程度上,把“说话”当做一种艺术也未尝不可。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当中会“说话”的人可不少,好像除了赵姨娘,人人都会“说话”。不过,要问书中谁最会“说话”?大家肯定都会投王熙凤一票。
![]() 是的,王熙凤作为《红楼梦》当中荣国府的管理者、大管家,那是太会“说话”了。王熙凤在贾府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几百上千号人打交道,不管是对上、对下、对内、还是对外,她都能应对自如、分寸拿捏地恰到好处,这是大家对她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原因之一。王熙凤高超的“说话”艺术当中,最基本的一项操作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 我们以《红楼梦》第五十四回的描写来见识一下凤姐的说话艺术。原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王夫人忙起身笑回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听了点头,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凤姐儿忙过来笑回道:"今儿晚上他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人谁不偷来瞧瞧。他还细心,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备,各色都不便宜,所以我叫他不用来,只看屋子。散了又齐备,我们这里也不耽心,又可以全他的礼,岂不三处有益。老祖宗要叫他,我叫他来就是了。"贾母听了这话,忙说:"你这话很是,比我想的周到,快别叫他了。但只他妈几时没了,我怎么不知道。"
![]() 袭人是贾府买的丫头,当时签的是“死契”,按理说,这袭人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就该没什么关系了。她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以满足主人的需要为目的,她个人是不能有什么想法的。所以,尽管她的母亲去世了,她也不能以此为借口不去参与贾府的元宵夜宴。
只是,贾府一向对下人仁慈,袭人又是宝玉房里身份特殊的大丫头,所以呢,在贾府举行元宵夜宴,大家都在贾母处热闹的时候,袭人没有跟着过来服侍。这时候,贾母发现了,就问袭人哪去了?
![]() 王夫人不明白老太太真正的意图,就说袭人给自个的妈守孝去了。老太太一听就不愿意了,就说:“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
王熙凤就想啊,大节下的,可不能让老太太不开心啊,就赶紧过来灭火,她忙说了几种袭人不能跟宝玉过来的理由,而且经她一解释,这袭人不跟来竟然比跟来好处还多呢。
老太太一听就高兴了,还连带着表扬了袭人几句。说,“我想着,他从小儿伏侍了我一场,又伏侍了云儿一场,末后给了一个魔王宝玉,亏他魔了这几年。”
![]() 一场风波就这样被王熙凤的一张巧嘴给平息了:本来老太太因为袭人没来陪着宝玉,是感到不高兴的,对袭人、王夫人都有些责备的意思,经过王熙凤这么一解释,老太太气儿也顺了,王夫人也没有了“管理不严”的责任,袭人的罪过也抹过去了,真是一举三得。
这就是王熙凤的本事,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贾母是她的长辈、也是她的上级,对老人家的话她不好直接反驳。但是,老太太已经明显不高兴了,并且话里话外对自己的姑妈王夫人也有些不满——多少有点儿怪她不能约束好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熙凤投其所好,利用贾母疼爱宝玉、心地善良的特点,说了以上那一番话,所以换来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