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作千古名篇《春宵》,劝人珍惜良辰美景,结果首句就被用污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09:12:3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苏轼作千古名篇《春宵》,劝人珍惜良辰美景,结果首句就被用污了                                                         2023-02-13 12:33                                       

         南宋谢枋得编写《重订千家诗》,当中收录了一首苏轼写的七绝《春宵》。这首诗在如今的人看来,开头就是一句“虎狼之词”。

不过仅是从诗文的字面上看,苏轼写的却不是读者想的那回事。那么,这首诗到底写的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苏轼这首词吧! 《春宵》赏析
《春宵》——北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俗语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但是苏轼在诗歌的开头却告诉大家:春天的夜晚也和早晨一样宝贵。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接下来,苏轼就用第二句诗解释了他的理由。春天的晚上,鲜花在明月之下盛放,整座庭院里面,弥漫着花朵的清香。
按照古代上元节的习俗,这样的良宵美景,是最适合青年男女在月下幽会,私定终身的。苏轼当时所处的场所,正有一大帮男女聚集在高楼里畅饮。

显然,他们并非是纯情男女,所以根本不需要“以花月为媒”。彼此只要有真金白银,便能纵情饮酒,继而在这高楼馆阁之中,寻找到极致的快乐。 如此一来,良辰美景便被他们白白地浪费掉了。就连花园中的秋千架,也被辜负在了这沉沉的夜色之中,真是让人觉得可惜啊!
仅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的话,那么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一个春日的夜晚,独自一人徘徊于秋千院落,听到馆阁之中传来的喧哗声,然后生出了感叹。
“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诗,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句俗语,代指“洞房花烛夜”。甚至还被一些人用得很“污”,用到了一些其他很奇怪的场合。

然而,根据《春宵》诗中这句诗的本意来看,当时苏轼并未处于“洞房”之中。那么,他当时在干什么呢?看上去有两种可能。 其一,苏轼在房中,但是耳中听着旁边高楼传来的歌吹声,因“丝竹乱耳”而心不在焉。于是他望着空荡荡的秋千院落,想起了某一位心仪的姑娘。
其二,苏轼可能正独自在院子中间散步赏月。嗅着月光下的鲜花散发的幽香,耳边忽然传来高楼上的喧哗声,心中产生了小小的不满。
初读这首诗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产生“奇怪”的想法。他们首先会想到,作者苏轼当时到底在哪里,在做些什么。为什么他所处的庭院,会与一个“销金场所”毗邻呢?

古代的书生,有寄住于寺庙的攻书的,但是从未听说,寄住到“红灯区”攻书的。那么,是因为苏轼的家刚好建在“红灯区”边上吗?这也没有可能。 苏轼在二十岁以前,一直呆在眉山的老家,他们苏家在当地属于一个大家族。他的父亲这一支,虽然算不上大富贵,但是也有几亩良田和自己的小商铺,所以不可能住在那种地方。
苏轼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从中进士到当官,中间只有极短的一段时间,和弟弟一起在外租房读书。读书需要安静的环境,何况是跟弟弟在一起,他也不可能选择在“红灯区”租房。
如此看来,苏轼当时住的地方很有可能是一个驿馆。这是北宋朝廷官办的,一种传递情报的中转站。同时,这种驿馆也是面向北宋官员的一种招待所。

北宋官员的任期一般是三年一换,任期满之后,如果不出意外,就要“迁官”到别的地方。于是北宋朝廷就专门给这些迁移的官吏们在驿站里面,准备了食宿的场所。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本是一名武将,他当了皇帝后,对武将很是忌惮,因此重用文官。但他后来又担心文官权重,对皇室不利,于是就鼓励朝廷的官吏们追逐声色。
所以在北宋的驿馆里其实是有“官妓”的,专门负责给这些官员们提供声色娱乐。理论上,北宋朝廷似乎并不允许官吏们与“官妓”乱来,但是事实上这些地方却经常发生风流韵事。
宋代有不少出名的文人,都曾经与驿馆里面的“官妓”闹过绯闻。比如被理学家朱熹称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的范仲淹,年近五旬时被贬官到鄱阳,就爱上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官妓。

后来,范仲淹回到京城的时候,还托人给这个官妓寄过“绵脂胭”。南宋的大诗人陆游,也曾与一名官伎产生过感情。 苏轼创作这首《春宵》的时候,大概年纪尚轻,思想相对也比较单纯。他二十出头就和弟弟一起金榜题名了,因为成名太早,所以进入官场的时间也较早。
从前在四川眉山乡下的时候,在父亲的严厉监督下,苏轼只能整天埋头苦读诗书,哪有机会纵情声色。尽管他十六、七岁就娶了妻子,但是那毕竟是家长包办,谈不上什么爱情。
作为一名身体健全,血气方刚的少年男子,苏轼对于爱情的幻想,还是有的。而且在他的想象当中,男女之情,应当是始于花前月下的。

就像欧阳修在《元夜》中写的那样,得先等“月上柳梢头”,然后才“人约黄昏后”。两个人先找一个理由在一起,先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等建立起感情基础,才好进一步发展。 所以苏轼认为,像驿馆里的人那样,刚才见面,便要单刀直入,简直是岂有此理。可见苏轼写这首诗是认为金钱污染了纯洁的爱情,高楼里面的俗人,辜负了这个“春宵”。
进入官场多年以后,苏轼也逐渐变得“油腻”起来。后来,他不仅跟着恩师欧阳修一起大写“艳词”,还吹嘘自己是“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
后来,苏轼又在西湖买了一名十二岁的官妓,那便是他晚年最爱的小妾王朝云。只不过他与王朝云之间是存在爱情的,所以他还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句子。

而且苏轼还时常教王朝云读书和识字,所以想必他们两人在相处的时候,应该从来都不会辜负“春宵”里的“香花与明月”。 结语
“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话,如今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是在电视剧里。每当男女主角拜过天地之后,总是有媒婆之类的人,站出来替新人赶客。
媒婆嘴里念叨着这句话,为的是要把新娘、新郎送进“洞房”。当中的意思,无非是请二人早行“周公之礼”。或者有一些男女媾和,旁人取笑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不过苏轼在《春霄》中提到这句诗的时候,意思却是认为“直奔主题”,太煞风景了。如此美好的夜晚,明明应该先与恋人一起荡着秋千,然后“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可是让苏轼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句诗在流传了千百年以后,其中的含义,竟然被“反转”过来,而且还被人用到了一些很“污”的场景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1 03:14 , Processed in 0.00812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