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贫贱夫妻百事哀”上半句是什么?那才是真正精华,却鲜有人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04:44: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贫贱夫妻百事哀”上半句是什么?那才是真正精华,却鲜有人知!                                                         2023-05-19 09:10                                       
“贫贱夫妻百事哀”上半句是什么?那才是真正精华,却鲜有人知!
文|葩姐
中国历史悠远,文化深厚。积累了五千年的诗词歌赋,成为了悠悠历史长河中璀璨的珍宝,而广为流传。有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或者感慨人间百态,或者歌颂大好河山,成为了后世可以传承的文化瑰宝。

在漫长的岁月里,有一些诗词歌赋或者俗语的流传,因为有些字音押韵,常常会被后人加以修改,虽然有些诗词的大意没有什么改变,但毕竟和原诗已经有所不同了。
比如,明朝作家冯梦龙在他的著作《警世通言》中有一句,说的很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虽然意思与字样有些许的不同,但是整体上所表达的意思还是分离。
还有很多广为流传的诗句,人们只记住了上半句或者下半句,比如“百无一用是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情人眼里出西施”等等。

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一句诗,世人皆知!但是大多数人只知道其下半句,而实际上,其上半句才是精华所在,却鲜有人知。这下半句就是:贫贱夫妻百日哀。
从字面意思上看来,这句诗词意思就是说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的夫妻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在犯难。这句诗能够广为流传,是因为其表达了普通劳苦大众的心声。不过,这句诗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这段故事甚至可以用感人肺腑这个词来形容。

这一句诗词是唐朝诗人元稹所作,在他的《遣悲怀三首·其二》中出现的。“贫贱夫妻百日哀”的上一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
这里的“恨”到底指的是什么样的恨呢?这就到提到一段故事了。
元稹从小就因为机智过人面小有名气。他和白居易是同科一起中榜的同学,由此两人结为了终身的诗友。
不过,后来,元稹在职场上面并不是志得意满,他曾一度官居宰相,可是,却因为李逢吉在背后使用黑手,而最终被贬到了外地流放。

在外流放的生活完全可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不过,最大的幸运是,在元稹被流放的日子里,他的妻子始终不离不弃,一直陪在他身边呵护有加。
不幸的是,由于路途上颠簸流离,疲惫不堪,元稹妻子年仅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间。从嫁给自己的丈夫,到最终离世,妻子并没有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却还对穷困潦倒的丈夫不离不弃,真的让世人感动。

所以,从元稹这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得到他和妻子曾经的生活境况。在他落魄之时,却又遭遇了爱妻亡故。所以他说: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人人都知道夫妻之间生离死别之恨是最撕心裂肺的,可是,在经历了贫贱生活之后的夫妻,那种生死别离就格外让人悲痛。

这上半句:诚知此恨人人有,之所以说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是因为如果没有这半句作为前面的铺垫,只是单单说贫贱夫妻的悲哀,那么,这种悲哀的程度就少了太多,并且,会让大多数人误解为夫妻两人只是因为生活困苦而在做事时处处碰壁,事事倒霉。
加上上半句我们重新再来理解的话,就会发现,原来落难中的夫妻,原本就生死相依,当一方突然离去时,留给另一方的悲痛,犹如掉进了深渊一般,有着万劫不复的悲凉。

世人皆知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加上鲜有人知的上半句之后,竟有着这样悲苦的意境,真的让人意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16:56 , Processed in 0.00758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