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唐边塞诗为何繁荣昌盛?走入“九华四俊”的视角,来一窥到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04:56:5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晚唐边塞诗为何繁荣昌盛?走入“九华四俊”的视角,来一窥到底                                                         2023-06-28 09:50                                       

       常言道“唐诗宋词元曲”,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派别多种多样,边塞诗作为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无数文人墨客的努力下,这朵诗歌中的奇葩,时至今日,仍在向我们展现它独特的光辉。唐代诗歌颇具盛唐气象。
这也导致了在唐王朝日渐衰微的情况下,许多派别的诗歌也跟着走向了衰落的道路,但是边塞诗作为独特的流派,在晚唐也依旧保持繁荣的态势,甚至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原因究竟为何,就以“九华四俊”(张乔,周繇,许棠,张蠙)为例,通过对他们的简要分析来一窥晚唐边塞诗歌的特色以及兴盛繁荣的原因。

一、晚唐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盛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连带着边塞诗也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积极情感,但是随着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边塞诗的情感基调由一开始的豪迈昂扬变得沉郁压抑,到了晚唐,整体风格偏向于沉重悲凉,其中不乏对频繁发生的战争的思考和埋怨以及反对。这些在“九华四俊”的边塞诗歌中就有所体现。
1、 对战争的批判和反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将军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晚唐之前。人们重武尚武,包含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点在盛唐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人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到了晚唐,国力衰弱,外敌入侵,连年征战。居于边塞的诗人们更能感受到的是战争带给人们的苦痛。“九华四俊”之一的张蠙所作《吊万人冢》有云: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道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实,表现了对于普通士兵命运的同情和感慨,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而张乔的《再书边事》:“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分营夜火烧云远,校猎秋雕掠草轻。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虽然有战争得胜的欣喜,但是也充满了感伤。
2、表现边塞的清苦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盛唐的繁荣景象使得王维,岑参等人即使来到边塞也依然不改昂扬豪放,壮志满怀。连带着大漠风光也变得诗情画意了起来,与之不同的是,“九华四俊”在来到边塞之后,真实的感受到了边疆生活的清苦艰难。

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九华四俊”眼中的边塞就荒凉了许多。许棠《雁门关野望》云:“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张乔之诗《塞上》写道:“绝塞寒无树,平沙势尽天”;周繇《送边上从事》:衰草城边路,残阳陇上笳。真实的边塞寒冷凄清,自然环境恶劣,绝非佳处。这样的环境引发了诗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张乔诗云:夜来因得思乡梦,重读前秋转海书。可见思乡之情尤甚,以至于将家书读了一遍又一遍,梦中都在期盼与家人相聚。
3、 对南疆风土人情的记叙
诗歌也是一种有用的历史资料,许多晚唐诗人就曾经对南疆的风土人文有过记录,比如诗人顾云就曾写过《筑城篇》叙述南疆人民铸造城墙之事,许棠的诗集中也有记叙提及西南地区的南诏国历史,正是这些诗歌中的只言片语为以后的历史考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而且,在晚唐之前的边塞诗的创作背景大都在北方,西南地区较少,晚唐边塞诗的繁荣填补了关于西南地区的空缺。

二、边塞诗歌在晚唐时期繁盛的原因
1、唐代尚武轻文,许多文人远赴边境求取功名
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有“重边功,尚功名的社会风气”。除了寒窗苦读数十载考取功名外,投身军旅也成为了想要建功立业获取功名的人的一种选择,况且考取功名,如果没有天赋的话可能终身都只是平民百姓,从军虽九死一生,然而富贵险中求,假使立的军功,地位不差甚至待遇更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的文人从舒适的中原地区来到边境,希望谋得一官半职或是被高官赏识,寻求庇佑。正如“九华四俊”中许棠诗云:无成归不得,不是不谋归,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

2、 晚唐边境战争频繁,创作题材丰富
晚唐时期国力衰微,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周边国家频频来犯,但是由于朝局混乱,统治者昏庸等原因,边境战事胜少败多。对战争的亲身经历加深了边境文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捷报难传使得大家对极少数的胜利也欣喜不已。丰富的阅历为边塞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会昌三年,唐军大破回鹘,迎回了和亲的太和公主,这样少见的胜利激起了诗人内人的豪情壮志,纷纷写诗抒怀。如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许浑《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等,都对这场战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3、诗人对边塞生活的向往
除了可以建功立业,求取功名之外,无数文人墨客游历边塞都是出于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他们从前人的经历和诗歌中窥见了边塞生活的浪漫与豪迈,向往着“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壮志豪情,盛唐诗人们对边塞美景,热血厮杀的战场的描述,激起了文人心中的澎湃情感。于是纷纷远赴塞外,追求理想境界。
盛唐边塞诗昂扬豪迈,中唐时期哀怨含蓄,与他们相比,晚唐时期的边塞诗更能真实、现实的反应边塞生活与战争,或许这正是晚唐边塞诗在国家日渐衰微,江河日下之时还能保持繁盛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 [1]诗境浅说[M]. 北京出版社 , 俞陛云著, 2003
· [2]登科记考补正[M]. 北京燕山出版社 , (清)徐松撰, 2002
· [3]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 辽海出版社 , 傅璇琮 主编, 1998
· [4]唐诗风貌[M]. 安徽大学出版社 , 余恕诚著, 1997
· [5]大唐新语[M]. 中华书局 , (唐) 刘肃, 1984
· [6]唐音癸签[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胡震亨著, 1981
· [7]诗薮[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胡应麟撰, 1979
· [8]唐摭言[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五代)王定保著, 1978
· [9]全唐诗[M]. 中华书局 , , 1960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03:46 , Processed in 0.00876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