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秋盛世无危图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29 03:30:5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夜雨丨刘先畅:千秋盛世无危图                                2023-07-29 00:36                                       
                                       

千秋盛世无危图
刘先畅
1
轻摇着扇子,随着微风扑面,在沉重与轻松交织的心境中,思绪常常禁不住前后飞扬,深念远虑。
《清明上河图》还上了屏风、墙壁、网络、电视、书本,成了人们谈论最多的一幅名画。透过这幅名画,可以清晰地看到重文轻武的宋朝暗含着巨大的生存危机,由此想到内外兼修、文武双全、终极依托是多么的重要,又是多么的必要。
2
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初心若炬,辉映复兴征程。读史学史,是我们的必修课,也是我们的基本功。而读史学史,绕不开《清明上河图》这幅伟大的作品,这个储存记忆的场所。
《清明上河图》是世界名画之一,是张择端的经典代表作。张择端这位北宋的传奇画师,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凭借着手中一笔成就了惊世之作,成为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画之瑰宝,为那座城市和那个朝代留下了丰饶的记忆,传递出丰富的时代密码。
这幅传世名画的赏析文章多如牛毛,已成为世界艺术创作绝好的榜样,其他艺术门类绝佳的素材,也成为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泉源,有人还创作了同名歌曲,同名文章,同名电影剧本。
凭借这幅时光封尘的历史卷轴,走进梦幻神秘的北宋王朝,可以探寻千年世界的兴衰荣辱。
“手释长卷话汴梁,宋末美景醉心房,一缕思绪随风远,千载追忆梦中藏。”着笔辗转,王朝盛世,盛在何方?点画之间,宋朝江山,为何悲凉?
新近的研究表明,当时中国人口总数已经突破了一个亿。根据专家测算,宋徽宗时期经过百年积累,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世界总量的一半,成为全世界最发达和富有的国家,甚至不逊色于盛唐时期。而雄厚的农业基础,繁荣的商业、手工业使国库充实,在文化领域更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语)
应该说,如此充实的国库、繁荣的文化,还有科技的进步,已经为构建终极依托创造了充足条件。北宋手握一幅好牌,完全有机会打成一枚金牌。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这个和平年代,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3
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那是宋、金、辽、西夏对峙并存的时期,当时的北宋已经像一位垂暮老人,内外矛盾日趋激化。
《清明上河图》表现的并非令人赏心悦目的繁荣市景,并非只是简单地描绘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放大10倍可以发现,表面繁荣、歌舞升平景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动荡和生存危机,明线下交织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当时官兵懒散,税赋繁重,这其实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通过书写繁盛中的动荡,安居中的危机,用妙笔神工创作出一曲“千古绝唱”。
其中一个细节是,无法构成防御体系的城门,夯土垒成的城墙,上无防御工事,下无兵卒把守,北宋的门禁制度似乎已经完全涣散,整个汴京就是一个不设防的国都。北宋后期,他国的密探常来汴京,刺探军情成了家常便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刺客已经潜伏入画,只待客船穿过虹桥,就一起拉开北宋帝国覆灭的序幕。张择端将骆驼和胡人画在门口,可见北宋实力渐衰,国防衰弱。但是,宋朝本不该如此。
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醉翁之意不在画,在乎画中国家之危。他以坚韧与执着,“为时代写真、为众生作画、为艺术痴狂”,以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安全为本的忧患意识,“升平知有日、愁听路人啼”的艺术敏锐,“以民为本、为民作画”的家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创作的历史长卷含有向宋徽宗展现一些社会顽疾,进行艺术劝谏的用意。只可惜,宋徽宗只是欣赏这幅画作本身,并用自己独创的瘦金体,写下了漂亮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这幅看似歌颂太平盛世的名画,张择端画完便送给宋徽宗,然后隐身于世,不知所踪。此后不久,金兵就大举入侵,杀人焚城,汴京城内大火三日不熄,北宋繁华一夕扫尽,帝国一个半世纪的“府库蓄积,为之一空”,成为史家的一个千年之叹。
自从百年前,宋真宗与辽代契丹政权签订“金钱换和平”的“澶渊之盟”,宋辽之间120年无战事。北宋王朝以文治国的方略,推动了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和科技的发达。但是,不差钱的宋朝没有将充足条件转化为硬实力,再一次武备皆废,边防懈怠,直至芨芨可危,危在旦夕。“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导致外敌一次次撕开大宋边界上的缺口,长驱直入使北宋王朝在抵御外犯之际几无招架之势。
据6集电视专题片《瓷路》介绍,宋代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其灿烂文化与思想的根基,但是,生活在锦衣玉食、花团锦簇中的皇帝宋徽宗,重文抑武,没有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防实力,昔日锦绣不堪一击,瞬间都化作尘烟,宋文明成为镌刻于温润柔婉上的传说,盛世华章与战争离乱的悲喜,壮怀豪情与小桥流水的一叹三叠。
在彪悍的新的统治者眼中,宋人的所谓风雅婉约,不过是文人的自恋和庸人的哀歌,如同宋朝所搭建的瓷器天堂,注定会被铁蹄踏得粉身碎骨。
4
从一幅画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困境。在《清明上河图》的繁荣背后暗藏着北宋的危机,灭亡的征兆在张择端的笔下悄然加剧,直至成为南宋破不了的局,使一个王国最终走向了覆灭。
北宋的危机也是其军事机密:北宋严重缺乏战马。在古代战争中,战马是重要武器,是战场上十分重要的生力军。既然战马如此重要,凭借经济实力,完全可以丰富战马。但是,与两宋对峙为敌的辽、金、西夏政权,不但限制战马流入宋朝,而且在战争中还掠夺宋军战马。
据《辽史》记载:与宋互市时,马与羊不许出境。宋辽金元时期,在位于民族政权的交界地区,虽设有互市的榷场,但马匹并不在交易范围。这相当于现在的技术封锁、武器禁运。
于是,战马一直是困扰宋朝军事的一大问题。没有战马就没有骑兵,没有骑兵在战场上就不占优势,吃败仗的几率就会加大。尽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宋政权想尽了办法,但终因受制于各种因素,战马问题也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破解,由此也成为北宋灭亡的征兆,南宋破不了的局。
不论北宋还是南宋,在面对马背上的民族时,战马的缺乏成为其战败的一大因素。7集电视专题片《南宋》利用代表性文化符号,还原一个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南宋形象。在北宋历史的167年当中,社会经济的繁荣,外族入侵的忧患,一直同存共在。北宋灭亡之后,这种投影变得更为巨大,大到乃至覆盖了南宋的版图。
可是,南宋并没有以史为鉴,面对忘我之心不死的强敌,并没有化危为机,更没有筑牢保家卫国的坚不可摧防线。
纵览北南两宋,虽然它富甲全球,财富充盈,独步世界,还采用了政治和亲,金钱换和,割地求和,躬身求好,却没有筑牢终极依托,也就始终摆脱不了自身难保的尴尬,最终仍然是灭亡命运。一幅好牌打了个稀烂,直令人扼腕长悲叹。
每每念及于此,我的心情都是异常沉重。
5
历史是一个过程,是前人活动的结果,同时也是后人活动的前提。
《清明上河图》,画名虽无“危”字,画中却是危机四伏,映照着古今兴衰荣辱,折射出人心向背,是一面永恒的镜子,也是一部永不消失的历史教科书。从这面永恒的镜子和这部历史教科书中吸取教训,或者汲取智慧和力量,应该是我们的一种共识:重文重武,内外兼修,文武双全,固我长城,必须不遗余力,而且永远没有休止符。
通过读史学史,不断透过历史的背景、历史的事件、历史的结果,深刻反思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智慧,我们才能牢记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防范历史悲剧重演。
读史不是看故事,学史不是看热闹,而是要总结客观规律,并将其应用于伟大的实践。伟大实践的根本目标是筑牢终极依托。经济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唯有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共同构成的硬实力,才是终极依托。唯有将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和科技的发达转化为硬实力,才能筑牢终极依托。
古语有云:忘战必危。已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国度,绝不能忘记悲惨的历史教训和“东亚病夫”的屈辱,更不能忘记炮坚船利对国门的摧残和对国土的占领。
繁荣不等于强壮,富庶不等于久安。繁荣的基石是和平,而和平的保障则需有强大的硬实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能够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才能自强不息,巍然屹立,坚不可摧,也才能有效防止祸起萧墙,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常升国旗,常唱国歌,意在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筑牢我们的终极依托。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发展,增强硬实力,才能实现人民对生活安康、社会安宁的梦想,让山河无恙,烟火寻常,成为我们如愿的眺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心合意同,谋无不成。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的是中国以强大的硬实力为后盾,将一把好牌打成一枚金牌,为的是世界东方大而强、富而美,千秋盛世图中无危字,永远矗立一幅千秋盛世无危图,让祖国山河无恙,且与日月同辉!
中国人侠肝义胆、保家卫国的性格,中国社会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传统,润泽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国人最朴素、最深沉、最广泛也是最强大的情感。在绝对的硬实力与强大的家国情面前,所有的敌人都将是纸老虎,而中国人民也必将稳步达到民族复兴的目的!
中国心,中国缘,风雨同天勿相忘,同袍无间共担当,山河岁月看今朝,日月合光秀华章。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挺立脊梁,吾国万疆,千年不灭,天地共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8 12:21 , Processed in 0.0082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