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5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外几种经典的养老社区模式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06:16:4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安晖 于 2015-4-15 06:20 编辑

  社区养老是一种趋势。近几年,中国的各种养老机构、开发商纷纷走出去参观、学习,于是,国外的一些经典项目也成了中国社区的样本。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国外经典的养老社区模式,从中学习经验。


美国太阳城

                  

             美国太阳城


   说起太阳城,很多北京人都不陌生。在北京就有两个:北京太阳城和东方太阳城。但多数人不知道,太阳城的“鼻祖”在美国,美国太阳城是世界知名的养老地产项目,毫不夸张地说,各个国家做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几乎都去美国参观过太阳城。让人佩服的是,尽管很多人学它,但无论是规模,还是管理,没有一个项目能超越它。

   在美国,人们不把老年人称做夕阳,而是叫做太阳。太阳城中心(SunCityCenter)因此而得名。太阳城是美国较大的老年社区之一。该中心始建于1961年,坐落在佛罗里达西海岸,现有来自全美以及世界各地的住户1.6万户,并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

美国太阳城整个社区由包括“太阳城中心”(独立家庭别墅)、“国王之殿”(连体别墅)、“湖中之塔”(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庭院”和“阿斯顿花园”(出租的独立居住公寓)以及“自由广场”(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六大居住社区。以上各社区共同享用一个邮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和教堂。

   在太阳城,无论那种年龄段的老人,选择哪种住宅,都会享受到积极活跃的老年生活方式。每人每年缴纳一定费用,就能享受室内和室外游泳池、网球、推圆盘游戏场、草地保龄球、健身和娱乐中心等设施。另外,在社区内,还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是老年大学的组成部分,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包括木匠活、缝纫坊等,甚至还有中国画儿。太阳城的建筑、管理、经营一切以老人为中心。这里还有个规定:居民必须是55岁以上的老人,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时间不能超过30天。

        


          日本港北新城“镶嵌式”养老住宅




   日本港北新城把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活泼多彩。

   港北新城把老少户住宅(二代居)、老人专用住宅、养老公寓等镶嵌在普通住宅中。老少户住宅指同一楼层中相邻或相近的两套住宅,或者同一单元内上下层相邻的两套住宅,其中一套为老人居住,另一套为子女家庭住。老人专用住宅套型是指将普通住宅楼栋中的一部分套型进行适老化设计,例如增加扶手、满足轮椅通行需求、考虑护理人员陪住等。养老公寓通常为社区中专门的楼栋,其居住对象既可以是自理老人也可以是需要护理的老人。在规划设计时,建议将养老公寓靠近小区出入口或社区边沿布置,一方面人员、车辆,如救护车出入方便,另一方面便于对养老公寓进行单独管理。

另外,在日本,现在并不主张盖大型养老院,而是强调老人们在自己的家中养老,加强与社区的互动。目前,日本的养老服务已在主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院中,床位在20至30张左右,包括24小时的入住照顾服务、白天的日托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类似于养老地产的“7-11”。

  


    美国TheTerraces老旧小区升级的护理小区




   TheTerraces是亚利桑那州唯一一个满足了900多项护理标准的社区,护理是它的特色。这里的护士都是最高级别的注册护士,差一步就变成医院。

  前身为建于1964年的老旧社区,过去五年中分两期进行改建。其中98%的建筑推倒重建,但保 留了花园和绿地。Terrace由美国浸信会兴建,属于“保障型”老年住区。入住率达到82%,每月约有四户需要更高级别的护理从而升级到更高级别的公寓。

  目前,上述养老地产模式也成为国外大城市养老地产的主流。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了“太阳城”模式,其他模式还很少见。全联房地产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土地越来越稀缺的市场行情下,“镶嵌式”养老住宅和老旧小区的升级将来会在国内多起来。

            

            美国大学村返回母校度晚年


   近年来,美国的养老地产开始走另类化趋势,比如有人把养老社区搬进了大学。婴儿潮出生的一代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针对这个特点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参与养老,掀起一股“返回母校度晚年”的热潮。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里就有一个名为“大学村”退休社区,招收本学校的校友,目前住户平均年龄77岁,老人们住在自己的公寓里,每天在酒水减价的时间里和年轻时代的校友们一起聊天,偶尔还去看球赛、听课。在“大学村”里生活,让老人们觉得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周围都是同龄人,没有压力,每天都是开心的欢聚。

           


       日本幸朋苑老人院与幼儿园为伴



   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共同设置在日本十分常见。这种模式既能迎合老人愿意与儿童共同在一起的心理,又能够将养老设施与幼儿园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节约建造和人力成本。从规划角度来看,幼儿园在居住区中的配置密度与老年日托设施较为类似,若将这类养老机构与幼儿园设置在一起,则能实现与社区的紧密结合,从而较好满足社区养老的服务需求。

      


    日本“京都老人之家”建在医院上的养老院




   日本的第一家都市型的老人公寓是“京都老人之家”,设计结构多样,而且大楼的下层是一所中型公立医院,方便老人就医,以解除他们最担心的“看病难”的问题。同时,老人之家的公共使用面积大约占设施的三分之一,是老人们娱乐活动和社交的场所。这里可以下围棋、练气功、作茶道、打网球等。另外,为了让这些老人的技术和才能进一步服务于社会,设施内设有“高科技人才中心”,向社会开放,帮助老人进行再就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2015-4-17 13:44:47 |只看该作者
关心养老,大爱无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15-4-17 10:37:41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5#
发表于 2015-4-16 09:06:05 |只看该作者
赞!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年青人的明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15-4-15 18:26:23 |只看该作者
百善孝为,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15-4-15 11:54:47 |只看该作者
好帖!文图俱美,赏悦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2#
发表于 2015-4-15 08:40:09 |只看该作者
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15-4-15 08:30:12 |只看该作者
赞!关心养老大爱无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5-4-15 06:49: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晖 于 2015-4-15 06:50 编辑

国外的养老还有其他一些模式,它们大多表现在国外居家养老方面:

1.互助养老:是指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模式。它具体包括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等很多形式。在德国,有很多老年人共同购买一栋别墅,分户而居,由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还有的地方安排了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由大学生照顾老人。瑞士也建立了很多“结伴而居”的“室友之家”。

2.以房养老:是指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它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将房产蕴含的价值提前变现,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金来源。

3.旅游养老:国外很多老人退休后,喜欢到各地去欣赏秀美景色,体会不同的风土民情,从而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了养老。旅游机构也乐于为老年人服务,并通过与各地的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玩等一系列周到服务,使老人免除游玩中的后顾之忧。

4.候鸟式养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总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国的佛罗里达,日本的福冈、北海道,韩国的济洲岛都是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迁徙”目的地。

5.异地养老:是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利用移入地和移出地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费用标准等的差异,或利用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差别,以移居并适度集中方式养老。如美国就建立了大量的“退休新镇”、“退休新村”,吸引老人移居养老。

6.乡村田园养老: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国外一些喜欢大自然的老年人退休后会选择在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每日养花弄草、游山嬉水,颐养天年。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5-4-15 06:47: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晖 于 2015-4-15 06:48 编辑

国外的养老模式根据不同的老年人现状,分为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些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养老模式。

一、家庭养老,即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由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比较强,老人大多不采用家庭养老方式,法律也不规定子女对老人负有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家庭养老仍占主体地位。该种模式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闲暇时间、照顾精力和照顾意愿的老年人。

二、居家养老,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它与家庭养老的区别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依托社区而建立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而家庭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家庭成员。

居家养老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免除后顾之忧。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休闲娱乐设施支持等。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其中,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是与其他养老模式相结合的产物。该种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

三、机构养老,即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的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较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5%-15%的老年人采用机构养老,其中北欧大约为5%-12%,英国大约为10%,美国大约为20%。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身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及社会交往能力,老年人可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不能自理型三级,从半自理到完全不能自理再分级,日、德分成六级。不同级别的老年人入住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3:36 , Processed in 0.01066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