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着古人一起赏中秋|藏在中国画里的习俗与传说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04:12:1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跟着古人一起赏中秋|藏在中国画里的习俗与传说                                                         2023-09-29 00:00                                            发布于:山西省
   

                                       

书画文化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月饼节又到了,每年中秋节我们都会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听中秋的传说。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古人还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酒等等丰富的习俗。今天我们就从三个角度来看看古画中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

中秋赏月篇

其实最早在中秋时会进行祭拜月亮的习俗,主要是源自我国一些地方的古人对“月神”的崇拜活动,就会在中秋晚上摆设大香案和祭品祭拜月亮。

而到了后来,严肃的祭祀慢慢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也就成为了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形式。

《瑶台步月图》

陈清波(宋)

本图描绘的是中秋仕女拜月的情景。人物衣饰为典型的南宋风格,用笔轻润,敷色雅致,画面中天空清虚高远,祥云绕月,月下景色空朦,以高台色深厚重的栏杆,衬出人物纤秀婉约的形象,风格清新动人。

《松溪泛月》

夏圭(宋)

图中描述了清朗的月夜,数人乘一叶扁舟畅游湖上。微风徐拂,月明如镜,水天一色,在一派澄净中,只有溪流与松风的和奏飘荡在水面上,简洁的用笔,渲染出深远的意境,四位人物以寥寥数笔绘出,亦觉得生动形象。

《月下把杯图》

马远(宋)

此图所绘十五中秋美景之夜。一轮圆月高挂空中,天地被照的明亮,在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月色下,恰逢远方多年不见的好友来访,让刚刚还在睹物思人的主人,立即增添了极大的精神欢乐。

《月曼清游图》

陈枚(明)

本图记录了中秋之夜,宫廷妃子和仕女站在楼台赏月的情景。嫔妃们站在雕梁画栋中,有的凭栏远眺,有的闲谈数语,夜空中明月高悬,树影间雾气环绕,向我们再现了一幅宫廷女子的生活照。

《松月图》

马远(宋)

此画描绘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酌的诗意。在月光幽微的夜晚,高士悠闲地斜卧毯上,前面摆放酒器和酒杯,举头仰望着皎洁月亮,仿佛欲邀明月一起共饮。

《祭月图》

杜堇(明)

这幅便是描述了中秋夜人们面月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对月拜祭的情景。从画面中也能感受到中秋节满满的仪式感,和人们对月神的敬重。

《五代人浣月图》

佚名

此图为古代女子们在拜月的情景。画中盛装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旁立侍女三人,或临案焚香,或捧奁,或荷琴,神情庄严静穆,十分虔诚。

《故园今夜月》

丰子恺(现代)

这幅画描绘的是几位身在他乡的文士,在中秋节的晚上相聚于江楼赏月品茗的场景。大家谈笑风生地围桌夜话,鹅黄色的月光温暖着出外人的心,于是起身倚窗而观月夜美景,当举头遥望高挂在天空的一轮明月时,分外思念远方家乡的亲人,不禁生发出月圆人圆事事圆的祝愿。

《十二月令图轴》

院本(清)

此画中描绘了中秋节的夜景。人们特立离台,张设盛宴,观赏着月色,闺中女乐,吹奏着琴笙,一派融融景象。一幅华贵宫廷图就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可见人们对中秋的重视。

(横向观看)

《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沈周(明)

画面描绘的是沈周在其居所“有竹庄”内的平安亭与友人中秋饮酒赏月时的情景。山里的水缓缓流动,竹林中有座小桥和亭子,明月也高高悬挂在空中,景致十分幽静。

中秋美食篇

说到中秋赏月,必不可少的就是吃月饼,其实最初的“饼”和中秋没什么关系,只是没有馅料的普通馒头而已。随着时间的变化,到唐宋时期开始用酥油和饴糖混合做馅料,便非常接近现在的月饼。

除了月饼,每个地方还有不同的传统小食,都包含了非常美好的象征意义:比如还有饺子、年糕、螃蟹、莲藕、西瓜、柚子和南瓜等等。

《斋僧食品》

莫高窟第159窟

画中描述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面饼。传统的敦煌月饼与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史料记载中的敦煌月饼,直径足有30公分,厚度也达到5公分之多,这样的大小,更像是一轮天上的圆月。

《中秋赏月图》

任伯年(清)

本图描绘了一个青花瓷盘放置在石块上,月饼、葡萄和嫩藕历历可见。还有微风吹过,竹影婆娑,圆月探头,洒下无限清辉,也同时表达了在外游子对月抒怀的无限感叹。

《中秋景物》

任伯年(清)

画中记录了中秋佳节,邀约好友雅聚一番品美食。这满桌的月饼、瓜果美食,加上窗外秋虫声声,桂香缕缕,畅谈欢聚,令人兴趣盎然,当人散夜凉,思乡之意也油然而生。

《月光饼子图》

八大山人(清)

这是一幅月亮瓜果图。画中极简的笔墨,奇绝的构图,独特的意境,很是耐人品味,作者在面对天上的圆月,家家户户都在吃月饼时,他的心也被触动了。

《黄甲图》

徐渭(明)

此图描绘了一只硕大的螃蟹。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因为中秋正是螃蟹肥美之时,所以自古就有中秋食蟹的习俗。

《秋中图》

齐白石(近现代)

这是一幅中秋品美食的场景。将藕、月饼和茶壶、茶杯作为一个主题,在线条的表现上独具一格 ,只是随意地勾画出轮廓而已,但却使人有强烈的亲切感。北京城里过中秋节,道道很多,藕、茶、糕、饼、是常见的应时之物。

中秋传说篇

关于中秋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包括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月饼起义等等,这些人物、故事和场景也成为了很多文人墨客和画家们的创作灵感来源。

最为典型的就是美丽的嫦娥和可爱的玉兔,在不同的画家笔下,它们的模样也是千姿百态,饱含了作者对中秋的很多幻想与期望。

《嫦娥奔月》

汉墓画像石

本图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情景。该画像石的画面左方刻有一月轮,内有蟾蜍,其右刻嫦娥,人首蛇躯,头梳高髻,身着宽袖长襦,后拖曲尾,双手前拱,面向月轮作飞腾状。

《手托日月的十一面观音菩萨》

莫高窟第35窟

画师描绘了人们想象中的月宫图景。菩萨左、右上手托着的就是太阳和月亮,右手的月亮中,清晰地描绘着金蟾、桂树和捣药的月兔。

《仙女乘鸾图》

佚名

这幅作品展示了乘鸾离去的仙女。不免令人浮想联翩,尤其是后面的满月,突出了天界或广寒宫的意味,仙女回眸望月的一刹那所流露出的惆怅之情刻画得生动传神,仙女飘带飞扬,鸾鸟疾翔,与圆月形成动静对比。

《嫦娥》

刘旦宅(现代)

画中的嫦娥,怀抱玉兔,颦首低眉,双目似闭若睁,似在神思悠荡,又或是在怀念人间的生活。衣纹线条圆润流畅,若迎风飘荡,天衣飞扬,满幅生动,并辅以石青、赭石诸色,设色雅淡宜人。

《嫦娥》

张大千(近现代)

图中为月桂树下的嫦娥怀抱玉兔的模样。简洁的水墨笔触,就将嫦娥与玉兔的神态描绘出来,给人以亲近之感,正属于张大千早期仕女人物之典型特色。

《嫦娥执桂图》

唐寅(明)

画中描绘了嫦娥在广寒宫里手持桂花的场景。裙带飘拂,神形温柔,人物的头部线条流畅,勾染得当,让美人的飘逸清丽之态跃然纸上。

《嫦娥献寿》

改琦(清)

此画中描绘了嫦娥带着寿桃去贺寿的场景。历代的中国人都会将嫦娥的美想象成一种最纯洁、最超逸、最美好和境界最高的美,改琦也不例外,他集合了所有他认为最好的元素:面容、肌肤、体态、表情、服饰、团扇、色彩等等赋予嫦娥美好的形象。

《寂寞嫦娥舒广袖》

王叔晖(现代)

嫦娥在王叔晖笔下含蓄中略加夸张,人物形象美而不媚,清秀生动。作者最擅长表现具有中国古典气质的女性,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具有美丽善良的特点,同时又赋于忠贞刚烈的个性。

《蟾宫月兔图》

陶成(明)

此图描绘了高大桂树下兔子的不同姿态。其中一白兔前左脚提起,仰头凝视前方,另外两只灰兔旁立,顾盼生姿,桂树也是枝繁叶茂,湖石、巉岩岌立,树下绿草如茵,群芳争艳,这可能就是作者想像中的蟾宫景色。

《月中桂兔图》

蒋溥(清)

此图表现的主题是圆月、桂树、玉兔。月中玉兔以干笔写皮毛,焦墨点睛,形象生动可爱,桂树以墨笔绘枝、叶,笔法细腻老道,桂花以桔黄色点染,其温暖的色调为冷月寒宫增添了几许暖意,全图布局紧凑,色墨运用巧妙,极富情趣。

《梧桐双兔图轴》

冷枚(清)

此图是为中秋佳节而作,图中野菊满地,桂花飘香,高大的梧桐树下,两只肥硕的白兔惬意地在草地上嬉戏,十分惬意美好。

《丹桂双兔》

齐白石(近现代)

此画中高大的桂树下,有两只兔子,长耳短尾,一黑一白,浓淡适宜,相映成趣,也是齐白石专为中秋佳节而创作。

虽然只展示了部分作品

但也充分感受到

古人们对美好生活

深深的期盼与憧憬

祝各位艺术同仁

中秋快乐

谢谢阅读,一起分享艺术和生活的喜悦

免责声明:转自当代美术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鲁迅:我要骗人

一部被禁30年的纪录片,揭开1972年幕后真相!

探秘 | “贵州茅台酒”五个字,是谁写的,你知道吗?

曾是浙江卫视一姐的她,因为这十一个男人消失了

独居43年,死后,他房间整理出15000张诡异插画

他拯救了《中国诗词大会》,是二代“丰子恺”...

湖北辞职书记陈行甲:官场混不下去的好人将87名干部和老板送进了监狱,包括当地的县长和副县长

转发朋友圈是对小编最好的鼓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3-10-1 17:11:47 |只看该作者
懂生活,是一种艺术,懂书画,是一种艺术 的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3:24 , Processed in 0.01059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