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六甲完全“丧失”战略地位:中俄大动脉打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04:52:3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马六甲完全“丧失”战略地位:中俄大动脉打通                2023-10-10 09:18                                            

发布于:天津市
   
        作为美西方控制全球的16个咽喉战略通道之一,马六甲海峡可谓是美国近年来控制中国发展命脉的一个潜在利器。它隐而不发,却在沉默中拥有着关键时刻致命一击的能力。
如果中美之间爆发全面激烈的军事对抗,并全部撕破脸皮,不管不顾的话,美国就能利用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经济命脉进行致命封锁,对中国维持战争的基础进行最致命的打击。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中国政府不断谋求摆脱马六甲之困的努力,尤其是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全面通航,以及中俄北冰洋航道的打通,让美西方对中国的
经济
封锁陷入了一个凉凉的境地。

一、马六甲海峡完全“丧失”战略地位
马六甲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共同管辖。
该海峡长约1080公里,海峡最宽处位于西北部,宽约370公里,最狭窄处在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公里宽,是连接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国际水道。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对于东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是这三个东亚最主要的经济体的最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被誉为“海上生命线”。

自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油轮数量的3倍,是经过巴拉马运河油轮数量的5倍,足见它的重要性。
而马六甲海峡周边的几国,也从马六甲海峡中收获颇丰,尤其是新加坡,可谓是从马六甲海峡中捞取了巨量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也由此独特的战略地理位置,而直接提升了国家地位和资源利用度。
因此,马六甲海峡对于新加坡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甚至可以上升到新加坡的命脉的高度。

因此,为了保全自己在马六甲海峡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战略地位,新加坡不断的动用各种小心机、小伎俩来保证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甚至不惜动用国家力量制造一个巨大的战略骗局,来维护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
那就是以高价中标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的二期工程,让中国早期对瓜达尔的投资打了水漂。然后到新加坡拿下瓜达尔港后,在他控制的5年时间之内不做任何的动作,不搞任何的建设。

这一系列举动都使得新加坡破坏瓜达尔港建设,维护马六甲海峡战略地位的阴谋企图昭然若揭。
巴基斯坦政府认识到新加坡的图谋后,结合瓜达尔港的现实情况,果断的强行收回了被新加坡耽误5年之久的瓜达尔港。之后断然又把瓜达尔港的开发运营权,全权交给了中国公司。

虽然中国和巴基斯坦签订的关于瓜达尔港的租借条款只有43年,且基础设施建设等就前后花了14年,对此,有不少人认为这个买卖很不划算。
但是,对比只有马六甲海峡一条航道对国家能源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开通喀什到瓜达尔港的陆上大通道,走开中巴经济走廊,进尔直达瓜达尔港海边的战略通道,无疑更为保险和安全。
当然,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通航时间变长,俄罗斯开通了北极航道。从此,中国可以借重俄罗斯的北极航道顺利通航,一举破解了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的制厄之苦。

随着瓜达尔港,俄罗斯北极航道的开通,以及中国不断在吉布提、科伦坡等世界各地建立后勤补给基地,马六甲海峡的战略作用,以及对中国的围堵制约越来越不能体现。
自此,美国人的全球战略中依靠马六甲海峡封锁围困中国的战略,随着马六甲海峡完全丧失战略地位,而一举破灭。

二、中俄大动脉的打通
近年来,随着美国对经济世界排名第二的中国,和军事世界排名第二的俄罗斯的围剿不断加强,中俄两国在外在的强大压力下越走越近。
俄罗斯和美国两国交恶已久,众所周知,美国对任何一个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逼近他的对手都是不遗余力的打压,不论是日本还是欧盟,还是前苏联,都成为美国的刀下之鬼。尤其是对于与自己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前苏联,美国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长达几十年的冷战中,美国最终靠和平演变,一举拿下了前苏联,把这个昔日势均力敌的对手阉割成了一头温顺的绵羊。
美西方在战略欺骗中把俄罗斯的经济弄得一塌糊涂,让俄罗斯陷入了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境地。普京上台后,俄罗斯似乎重新苏醒过来,他们要重现昔日的民族荣光。依靠广袤的国土和丰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俄罗斯经济慢慢复苏,开始起死回生。

为了不让俄罗斯重新站立起来,重新成为美利坚民族的强大对手,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不断的东扩,把昔日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收入囊中,甚至直接派兵或把军事基地驻扎在俄罗斯家门口,直接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面对日益严峻的边疆安全威胁,俄罗斯愤怒了,普京等俄罗斯当权人物为美国为首的北约一边答应不东扩,一边又实际动作不断,直接威胁俄罗斯安全感到十分的恼火。只有一边整军备战,一边重振经济,扩大能源交易等措施,以应对美西方的压力。

而中国同样面临美西方越来越强大的压力。从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时期的重返亚太,捣鼓出“空海一体战”“亚太再平衡”等等,就是为了对付中国。
而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公开的把中国列为头号竞争对手,不仅对中国开展了贸易战、科技战,还不断的在南海生事,在台海问题上惹火中国,似乎有一举把中国拿下的意思。
尤其是时任国务卿蓬佩奥之流,更是把反华作为一个旗帜,作为一个表演的舞台,营造出“逢中必反”的美国国内主流舆论导向。但特朗普的极端反华并没有挽救他在政治上的失败,他只当了一任总统便下台了。

蓬佩奥
而拜登上台后抛弃了特朗普的单干政策,而是选择了纠集盟友围殴中国。虽然因为国内疫情,经济不振,通货膨胀等原因,不得不求助于中国,但又不放弃另外一手打压中国的企图。
面临相同的强大对手,中俄两国不得不选择越靠越近,抱团取暖,互相支持。

除了经常举办联合军事演习,联合反恐演习,联合空中巡逻,联合海上巡航等军事系列动作外,两国还加大了经贸往来,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一系列的石油、天然气等巨额订单。
并与俄罗斯建立了一条全新的陆上能源运输通道一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这个中俄联手,并耗时5年完成的大项目,总长达8000公里,耗资4,000亿美元,是全球最长的输气管道。
除此之外,中俄又联手开发、激活北极航线。对俄罗斯而言,由于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受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制裁,其所需要的近7成的油气开发机械,都被西方各国所禁运。

而传统的石油输出航道也走不通,且缺乏巨额资金的支援,万般无奈之下,俄罗斯只好向中国求助,中国马上也就同意了俄罗斯发出的共同开发北极航道的请求。
对于中国而言,北极航道的开通,将巨量缩短欧亚两大洲之间的运输时间,且直接突破了马六甲海峡的封锁困局,其对中国的意义也将是无法估量的。中俄双方利益一致,目标一致,北极航道的开通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三、西方的封锁凉凉了
北极航道又称东北航线,是沿着俄罗斯北部海岸线的一条崭新航道,也是一条连接欧、亚,太平洋地区以及远东和北美西部的最短航道。比起巴拿马运河在航道航程上要缩短很多。实际上,这个最短也意味着时间、运费等等一系列成本的降低。
那么,这个航道为什么以往不开通呢?这是因为北极地区的严寒,使得北冰洋即便夏天也是到处浮冰,妨碍了大船的通航,而全球变暖使得这一障碍得以破除。
时间回拨到2010年的8月25日,俄罗斯的一艘天然气轮船,在海军破冰船的引导下,经过北极航道,顺利抵达了中国的宁波港,这也意味着这条航道带来的新的经济地缘政治的变化。

如果说这次航运只是开端,那么,三年后的8月间,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集装箱货轮“永盛轮”,则创造了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远航。
“永盛轮”从大连港开航,经北极航线抵达鹿特丹,只用了27天时间,全程比经过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整整减少了9天时间,路程缩短了2800多海里。
时隔两年后,又是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永盛轮”,再度起航直抵德国汉堡,其后,又经过一个月航行回到了天津港,完成了往返双向通航的目标。
这是一个常态化经营成熟的标志,也意味着西方的封锁可以凉凉了。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北极航道的开通,在运输时间与距离上,破了马六甲海峡之困。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条航道把北极的价值开发并拓展出来,使得北极这块拥有占全球30%的天然气,13%的石油存储量,和约10,000亿美元的稀有矿产能对中国友好开放。
这不仅彻底改变了全球地缘战略的面貌,而且对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准备实现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2019年,中俄签署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在声明中,中俄双方多次提到了北极,并互相承诺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可持续性的合作。

这对中国而言,确实是一种把影响力向北极圈扩大的有利态势,不仅是“一带一路”向北极圈的拓展,甚至还有加强军力渗透,并部署潜艇部队的可能性。如果这一举措能落实,那么,在靠近美国阿拉斯加本土的地区将会长期存在中国海军的二次核反击力量。
这种二次核反击力量将完全覆盖美国本土,及至美国属下的任何一个地方,这对于美国的国土防御将会是一次重大考验。这也意味着美西方在封锁中国,甚至妄图剿灭中国的时候,不得不再慎重考虑的一条重要原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8:26 , Processed in 0.01027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