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隐居时期,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开头两句意境之美,便打动世人 2023-11-08 04:39
发布于:河北省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 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下面这首《山居即事》便是王维隐居山中时创作的一首千古名作。 此诗主要描写了王维隐居山林之后的生活和山林里的自然风光,流露了王维对闲适生活的欣赏,也透露出了王维的寂寞。 ![]() 《山居即事》 王维〔唐代〕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这首诗的大意是: 寂寞时的茅舍,柴扉总掩着,暮色里透过残阳一抹。 茅舍四周的松林里,遍是鸟儿雀儿们的巢窝,很少有客造访寒舍。 春光映照着尚含着一层白粉的嫩竹破土,秋晖里,我观赏着红莲的花瓣脱落。 蓦然间,远处的渡头已点起了灯火,处处都响着采菱女的歌。 ![]() 这首即事诗是即事感慨。诗人即何事而作此诗,已经难以得知,但诗人的落寞感清晰地通过诗句传达出来。诗人似乎在通过描写山景,隐喻一些山居以外的事情。 首联是作者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当是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也。 倘闭关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无复寂寞之感。 ![]() 颔联二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离恍有恍无之间。 “遍”,“稀”二字用得很妙。“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 颈联引用了庾信《入彭城馆诗》中的“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这一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这两句诗通过自然中嫩竹、红莲的活力,来反衬王维心中的寂寞。同时,王维对自然风光的细腻刻画,也体现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 尾联描写了太阳落山后,采菱人归的热闹场景。即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原来是去往各地的采菱人荡舟来归。 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 ![]()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此诗虽然写出了作者惬意的生活,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 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