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5-7-18 16:24 编辑
送老人进养老院是不孝吗?
养老院话题,在当下中国社会,经常成为热议话题。前不久,山东养老院失火,烧死三十多个老人,就引起了社会对养老院这种养老方式的议论。在当下中国,大多数人对养老院养老持负面看法。他们认为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是冷漠的,不负责的。这种观点并自有其道理。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反哺父母,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传统。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通常也需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忙带孩子,当孩子长大,祖辈逐渐老去,结果却进了养老院,这在感情上的确是难以接受的。 但是,随着快速的、充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70后、80后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客观的看,养老院养老,并不能一概而论视为冷漠与不孝。 判断养老院养老到底该不该,可以先看看居家养老到底面临着什么困难。身体健康,能动、能旅游的老年人,生活可以自理,并不需要子女照顾。这些老人居家养老,不仅不是负担,甚至能帮助子女照顾孙辈。居家养老真正的困难在于,年纪更大的或患病的老人,他们需要有人照顾,甚至已完全不能自理,片刻不能离人。 对于这些老人,最理想化的情况,买一个大房子,请一个保姆照料,再购买家庭医疗服务,子女白天上班,晚上在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如果没有钱请保姆,子女就得在家照料,不去上班,实际成本不仅仅是当下的收入,事业必然也会受到影响,代价非常之大。更差一些的情况,父母在农村,子女在城市,在高昂的房价压力下,无法让父母随自己居住,只能让老人在老家,或请保姆照顾,或委托亲戚经常上门照看,甚至,装作他们完全可以照料好自己。对于最后这一种情况,把父母留在家里,与把父母接到城里来,送到养老院,自己随时去看望,到底哪一个更不孝,答案显而易见。前段时间养老院火灾,里面多是失能老人,费用要1000多一个月,虽然说,孝与花钱并不等同,但愿意支付1000多一个月,在一个小县城,已经不能绝对的说是不孝。 在2011年一项针对上海市居家养老的研究中,上海交通大学章晓懿教授发现,对25.2万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上海老人而言,首要的需求就是助医需求与助洁服务。但在这方面,居家养老模式并不能让老人满意。老人不满意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他们负担不起单独的、分散的、上门的助医服务与助洁服务,而养老院的优势正在于,理论上,养老院可以通过集中式的、专业化的运营,通过规模效应,在相同的预算下,提供更好的医疗与护理服务。 从更高层面来看,集约化的养老,也符合中国的经济与人口形势。国家当然在养老上有责任,在这方面,也有不可超越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养老的经济实质:养老的问题,最终是年轻人的劳动力数量问题,是人口结构问题。年轻人的比例越来越小,年轻人的劳动就会越来越贵,这就使得一方面,子女照顾老人在经济上不划算,甚至不可行,另一方面,保姆的费用会越来越高,而机器人并不能完全取代人。这个矛盾的存在,就会使养老趋向于集约化,专业化,通过规模效应提高效率,用更少的年轻人,照顾更多的老人,换言之,用更低的成本来达到更高的效果。 奇怪的是,在观念上人们认为养老院代表着子女不孝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养老院是一种求而不得的奢侈品,稍微好一点的养老院,不但价格昂贵,更是一床难求。显然,人们花更多的钱,挤破头去争,当然有减轻自己体力负担的原因,但肯定也是为了老人能获得某方面的改善。这背后的事实就是,实际上,当下很多居家养老,在医疗、护理水平达不到的情况下,其实牺牲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与寿命。不过,当这一切,没有以显著的方式表露出来的时候,人们就理性地忽略掉它。 当然,集中养老的必然性与好处,更多的只是从医疗、护理、起居,社会发展趋势这些客观条件上着眼,在现实中,养老院有着各种局限,比如硬件不足、人员不专业、管理不完善,但这些问题,随着养老市场的发育成熟,国家的支持帮扶,都是可以克服的。养老院唯一不可克服的问题在于,在老人的心理感受上,有不可弥补的缺陷。 不过,遗憾的是,心理方面的感受,虽然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但仍然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来支持,从中国养老问题的整体上看,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今天中国老人,即使身处沿海富裕地区,其养老需求首先仍然是基本的医疗护理需求,而不是老有所乐的精神需求。 其实,人口结构形势、经济形势等不仅仅影响了集约养老的趋势,它们作为经济基础的变化,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们的观点,减轻养老院对老人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些作为经济基础的变化,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们的观点,减轻养老院对老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个体有情感需求,但新一代的老人更加独立。80后的父母,特别是城市居民,比起他们的父辈,也就是80后的爷爷奶奶这一辈,独立性已经强很多了,他们有自己现代社会中的社交圈子,有自己的生活与爱好。比如广场舞,就是中老年人的社交圈子与爱好。如果说,80后父母这一代,独立性还是一种朦胧的发展的话,80后的独立性就已经是一种自觉了,他们对子女的看法是,“我有我的生活,将来,孩子长大了,也将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不仅仅为孩子存在,而孩子将来也不必以我为中心”,而这正是中国传统孝道的核心。这种独立性,将极大地降低精神上的依赖与索取,当精神上的依赖与索取降低的时候,住在一起的必要性就降低了,反过来说,集中的养老院式养老也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集中养老是趋势,也会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在当下,不仅对老人而言,整体社会观念也难以转变,落后于这个趋势,但终究,得适应这个趋势。虽然,这种说法显得有些冷酷。但人毕竟生活在现实之中。当然,好消息是,这种“冷酷”是针对整体状况的,对个体而言,老人居家养老,有良好的医疗与照顾,一家人乐享天伦,其乐融融,是可以达到的,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