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最经典的爱情词,写得缠绵悱恻句句深情,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0:23:5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苏轼最经典的爱情词,写得缠绵悱恻句句深情,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2024-01-03 10:58                                       

    发布于:天津市
   
        苏轼的一生很不幸,虽然早年间家境不错,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后期由于反对王安石改革变法,从而被人弹劾诬陷,还一度入狱,差一点丢掉性命。幸好王安石尊重人才,再加上北宋没有先例处决文人,经由王安石求情,总算是保住了性命,但是却被贬到外地,于是逐渐被边缘化。

苏轼的不幸正是由于他独特的个性,敢以说真话,为此才会得罪改革派,才使得他后半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有很多人认为,苏轼悲惨的遭遇是由于王安石,其实只要稍稍读过那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王安石也是一位君子,对于君子来说不屑于使用那样的手段,只是他的手下所为。这也就是为什么,王安石后来出面求情的原因,毕竟两人都是君子。
生活中的不幸,让苏轼悲痛万分,被调任到密州时,由于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这个时期的苏轼经常会思念故乡,再加上当时妻子王弗早已离世,为此每当想到妻子时,总是感慨万千,还写下了千古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悼亡词,相信任何一个人读到这首词,一定会被苏轼的一片深情所感动。当时苏轼悲痛万分,想到了远方的故乡,以及离世十年的妻子,一时之间肝肠寸断,只好用这首词来纪念那段恋情。王弗与苏轼在一起只生活了十年,两个人认识的时候年龄很少,苏轼只有十九岁,王弗刚刚年方二八,可谓是才子佳人,天底下最好的姻缘。
苏轼与王弗的爱情让人感动,只是世间的美好,又是那么的短暂,以至于苏轼每当回想起与妻子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时,会瞬间陷入无边无际的孤独之中。正是在一个孤独的夜里,苏轼从睡梦中醒来,想到了已经离世十年的妻子,那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之感,还有对于妻子的思念,让他陷入了沉思之中,为此在这首词中,重点诉说了相思之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不仅人长得漂亮,还知书达理,苏轼对她很满意,两个人度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时光。只是那种快乐转瞬即逝,已经过去了十年,早已物是人非,为此苏轼肝肠寸断,在上片先是诉说相思,用一种极为悲痛的口吻娓娓道来,使得整个上片意境凄美,读后让人感慨万千。

你已经离开十年了,这十年来,我颠沛流离,过着极为悲苦的生活,每天都会思念你,希望有一天还可以相见。只是十年太久了,强忍着不去思念,可是终究难以忘记。你的孤坟就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离这里太过于遥远了,想要诉说相思之苦,然而却无处可以诉说。即使你我相见,可能也认不出我了,由于这十年来,四处奔波,早已满头白发,再也不是当年样子,老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以至于在现实的生活中,苏轼过得很不如意,即使是与妻子相见,可能也认不出来了。这种悲痛之苦,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只有苏轼才能够懂得。为此整个上片意境凄美,每一句都流露出了无奈,还有对于妻子浓浓的爱意,尽管过去了十年时间,可是他依旧还在思念着对方。
下片写得就更加的伤感,这个时候苏轼的思绪飘得更远,在那一瞬间回到了故乡,仿佛妻子就在眼前一样。夜里突然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我在梦里回到了故乡,正好看到你就座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化妆。你和我都坐在那里默默无言,只有泪千行,不停地流泪。料想年年断肠之处,那是凄冷的明月之夜,在那个荒凉的小山冈。

苏轼的一片深情在这首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妻子早已离开了人世,可是对于他来说,始终思念着妻子,希望有一天还可以相见。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他心里还是希望会有奇迹。正是由于苏轼爱得深沉,始终思念着妻子,从而才能够创作出如此伤感,而有深情的作品,以至于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这首词评价极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 13:32 , Processed in 0.0120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