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晚期民窑粉彩瓷器特征和鉴定技巧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11:58:2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清晚期民窑粉彩瓷器特征和鉴定技巧          2024-01-10 21:36                                            

发布于:江西省
   
清晚期民窑粉彩瓷器特征和鉴定技巧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年间,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极盛。而民窑粉彩瓷器作为粉彩瓷器的重要门类,一直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因此,细致分析清代民窑粉彩瓷器的变革特点,对于进一步研究清代粉彩瓷器的发展规律和指导收藏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旨在对清代民窑粉彩瓷器的变革特点做一次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个人见解,供大家参考。

1、着色由饱满向淡雅转变
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开始广泛烧造粉彩瓷器,随之民窑也大量烧造粉彩瓷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粉彩虽然不能和青花媲美,但也成为这一时期一个重要的商品门类。
嘉庆道光年间民窑粉彩以人物纹居多,同时色彩继承了乾隆时期的特点,施彩比较厚重,主要以紫红、深蓝、土黄这些比较鲜亮的颜色绘制在器物表面,虽然没有乾隆年间亮丽,但是也不乏光鲜之感。人物头饰上往往绘有金钗头,对发色的渲染也比较明朗,注重展现粉彩的华丽感。通常在画面后附有诗文,文字均为常见的工整楷体。以杯、碗、盘等中小器物最为常见。
清代咸丰年间以后,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御窑厂一度停止烧造。这使官窑瓷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从此以后,官窑瓷器更加程式化发展,少有创新。民窑粉彩瓷器却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一举改变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风貌并有所创新。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粉彩瓷器的施彩逐步由华丽向淡雅转变,再加上浅绛彩瓷器的逐步流行,也对粉彩瓷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以后新粉彩瓷器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同治光绪以后粉彩瓷器的着色主要以土红、淡蓝、浅绿为主要色调,并且人物的画法逐步显出飘逸之感。虽然同治光绪粉彩瓷器仍然继承了嘉庆道光粉彩瓷器的特点,但是画法有所变革,如对人物眼睛的刻画,多不画眼仁,绘画内容以人物、动物、山水、花卉常见。特别是到了光绪时期,粉彩瓷器几乎被当时兴盛的浅绛彩瓷器所取代。
清代同治和光绪年间,民窑粉彩瓷器后面绘制有诗文的现象明显比之前有所增多,且文字书写不拘一格,优劣均有,比较随意。由此可见,清中后期以后民窑粉彩瓷器逐步由饱满向写意转变。这也是当时社会趋势在瓷器烧造上的具体表现,从彩料的角度看则是由相对厚重向淡雅转变。
清康熙时期粉彩还处于初创时期,相对成熟的精品比较少。到了清雍正时期,造型、胎釉和彩绘逐渐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这个时期主要瓷胎造型有盘、碗、壶、尊、洗和各式瓶等。彩绘的图案纹饰主要以花卉为主,特别是官窑产品,绘画要求高,所绘纹饰精妙,尤其是花朵,显得婀娜多姿,折枝构图的花果、团花、花鸟、人物故事和山水画等构思精巧,内容丰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色地彩绘的粉彩瓷器,这类型的粉彩瓷器有着色彩对比鲜明的特点。
雍正时期是清王朝国力最为强盛的阶段,此时的粉彩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阶段性作用,这个时期创作出许多让我们现今都惊叹的传世作品。古籍《陶雅》文中有这样的称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这一时期的粉彩瓷器彩绘所用色阶种类繁多,各式各样,色泽鲜艳润泽,彩绘的技巧上要求有自然过渡的变化,粉润质感强,清雅端庄而秀美。
瓷器的彩绘用色上有十多种,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也会有渲染的阴阳过渡等效果。粉彩瓷器的彩绘基本用油料进行颜色的调和和搭配,对彩绘上去的粉彩料要求做到渲染分层,这样彩绘出来的粉彩瓷器润泽并带有粉质感,彩绘视觉效果有层次和立体感。雍正时期粉彩瓷器装饰基本上以传统文化寓意题材为内容,当时流行有缠枝花卉、走兽、人物、花鸟、昆虫、山水等,布局留白得当,画面清新优雅。
这一时期彩绘装饰手法多样,比较流行“过枝”的彩绘技法,以及经常将彩绘的纹饰和图样等环绕整个器物通身,连续成图,如菊花、牡丹等图案。雍正粉彩瓷器可以说体现了当时粉彩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这与当时瓷器坯体的细致、精巧和色泽的洁白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为雍正时期粉彩装饰彩绘打下了基础。雍正粉彩瓷器经常沿用国画里的没骨画法,对所绘人物、走兽等都达到非常逼真的效果且不拘泥于瓷器的大小。这一时期的粉彩瓷器以小件器物为主,如斗笠碗、碟、砚台、文案用具等。晚期时期粉彩瓷器鉴定评估咨询下方图片。

2、绘画内容逐渐趋于简单和世俗化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粉彩瓷器仍然继承着清代中期的特点,题材逐步转向世俗化,连升三级、一路连科、无双谱等纹饰多常见,这些题材都有民间喜闻乐见的寓意,并且以人物纹饰表现居多。清代同治后期开始,民窑粉彩瓷器所绘制纹饰以花卉纹居多,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也趋向于简单化,所绘纹饰有喜上眉梢、雄鹰独立、松鹤延年等,所绘图案以花鸟或山水表现,以大瓶、碗、罐、帽筒居多,虽然仍有无双谱等纹饰出现,但是绘画都十分简练,大不及前代。
总体上看,清代中后期粉彩瓷器的绘画方法比清代中期都简单很多。以“连升三级”纹饰为例,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多绘一人抱一瓶,瓶中插三只戟的图案,而清代中后期多绘制一凳上放一瓶,瓶上插三只戟的图案,可见构图要比以前简练一些。清代中后期民窑粉彩瓷器较以前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的粉彩瓷器商品性质更加强烈,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光绪后期,稍有条件的百姓家都会选择民窑青花或者粉彩瓷器作为嫁妆陈列瓷或者居家日用器物。由于需要大量生产,粉彩瓷器的绘图也趋于更加简单和世俗化。
雍正时期彩绘的器物都极为精致,任何细小之处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并以高要求、高标准完成。雍正时期粉彩瓷器主要有白地粉彩、黄地粉彩、淡绿地粉彩、胭脂红地粉彩、青釉地粉彩、珊瑚红地粉彩等各种色地粉彩。底部落款的款识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御制”“雍正年制”,通常以楷书体最为常见。雍正粉彩瓷制作工艺成熟,风格典雅秀丽,备受人们推崇。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在继承雍正粉彩瓷器彩绘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乾隆粉彩也讲究做工细致,所绘走兽毫发毕现,历史典故中的人物生动传神。除了有之前以渲染为主要手法的白地粉彩瓷器外,还发展和创新了色地开光等粉彩的纹饰,其中就有蓝地描金开光、锦地开光等。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制瓷工艺新装饰技术,如中间镂空的转心瓶、文房类的转心笔筒等,它们是乾隆时期非常有特点的粉彩瓷器。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瓷器中有乾隆粉彩加金莲花纹盖碗,全器玲珑,绘荷莲纹饰,青花绘荷叶及茎,上面装饰金彩,粉彩绘荷花,盖顶及底足内均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玲珑粉彩瓷器也表现出乾隆粉彩瓷器装饰华丽的特点。乾隆粉彩在创新装饰技法上,有在红、黄、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竹条、金属刀具轧出缠枝纹饰环绕瓷器通身,经常会和开光进行组合装饰,我们称之为“轧道开光”。
乾隆时期轧道开光的工艺创新,把粉彩瓷器的装饰推到了另一个高峰,这以民窑烧造的什锦盘最具代表性。乾隆粉彩的常见纹饰有走兽、山水、人物、花鸟、仕女、百鸟朝凤等,除了常见的器型以外,创新的瓷器造型还有交泰瓶、转颈瓶等,底部款识有青花、矾红彩等。
嘉庆时期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具、文房用具、日用生活器皿(如鼻烟壶、花插、砚台等),还有五供(由一件香罐、两件花觚及两件烛台组成)祭祀器,瓶、笔筒、洗、盘、碗、茶壶、戟耳瓶等都属常见造型。嘉庆早期的粉彩瓷器应当说很大程度上还保有乾隆时期的一些装饰特点,彩绘装饰上仍是比较精细,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各色阶的彩地轧道开光等。“百花不露地”相当精细,即将各种盛开的花卉纹饰堆积在整个器物上,构图极为繁琐。而彩地轧道开光的装饰上就不如乾隆时期的精湛了,粉彩瓷器上的纹饰也显得比较粗糙呆滞。
嘉庆粉彩瓷器常见纹饰有花卉、八仙、八宝、云龙、罗汉、婴戏、石榴等。在这个时期,部分粉彩瓷器中器物的内壁和底部施松石绿釉,各种色地开光瓷器上有各种色釉装饰,如黄、红、绿、青、蓝等。这一时期描金彩绘应用比较普遍,但在器物的造型上缺乏设计创新力,品种比较单一;胎体粗松,釉面大部分不平整;纹饰上显得呆板,多以风景或人物入画。这时期粉彩传世品较多,但质量相比较康、雍、乾差距比较明显。
道光彩瓷除了白地粉彩器之外,还有各种色地开光粉彩瓷器,通常情况下会与描金工艺结合进行综合装饰。器型上除常见的瓶、罐和文房用具之外,还有很多碗、盘等日用器皿等,图案纹饰上常为荷花、癞瓜和婴戏图、清装仕女还有各种花蝶虫草、神话人物等。道光粉彩瓷器相较于嘉庆粉彩瓷器,在绘制田园里的瓜蝶、乡间里的草虫纹饰器皿上还是比较精致的。这时期底部书写有“慎德堂”款的粉彩器是道光皇帝的私人堂款,可以说就是官窑,这种官窑瓷工艺精湛,做工严谨细致。主要器型有尊、瓶、罐、花盆、盘、碗、盖碗、碟子、缸等。
道光时期的粉彩瓷器在纹饰上保留有乾隆、嘉庆时期的常见传统纹样,还创新了一些新纹饰。从现今传世的粉彩瓷器中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动物十几种,以猫、猴子、蝴蝶、羊、象、仙鹤、喜鹊、燕子、蜻蜓、蝙蝠、雉鸡为主。大小动物与不同的花卉、文字、瓜果共同组成蕴含吉祥寓意的画面,形成道光粉彩瓷器纹饰上的特有特征。另外道光粉彩瓷器的底部写款上,用青花或者红彩篆书,行笔上非常圆润流畅、紧凑,而楷书底款基本上都是各种斋堂款,用侧锋书写,笔力刚柔相济,红彩红艳而匀净,比较有当时的特色,效果突出。
3、对人物脸部刻画逐步变化
清代中期的粉彩瓷器上人物脸部造型比较饱满,以婴戏图为例,人物脸型圆润,神态天真可爱。但是清代中后期粉彩瓷器上人物脸型逐步由圆形变为尖形,人物较清代中期有所消瘦,且人物多以不点眼仁为主,人物面部所绘制的金彩也由浓变淡。
到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随着浅绛彩瓷器的兴起(该彩瓷一般对人物脸部是先施以粉色,再绘制人物面容,其手法有些像中国画),中国的粉彩瓷器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对人物脸部的刻画开始逐步细致化。特别是到了光绪后期以后,对人物脸部的刻画一改之前的绘画特点,比较细致,但和清中期相比缺少灵动之感,可看作光绪时期人物民窑粉彩瓷器烧造的特点之一。而这种对人物脸部特点刻画比较细致的方式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后来被珠山八友的民国粉彩写实绘画继承和发展。
可以说,中国的民窑粉彩瓷器在整个清代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在人物彩瓷的人物脸部的刻画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变化。人物的面部刻画经历了一个由饱满到简约再到写实的转变。粉彩瓷器作为清代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瓷器品种很受百姓喜爱,在清代中后期以后,受各种外来因素和中国本土因素的影响,开始发生了一些变革,逐步由浑厚向淡雅写意和写实转变,这种变革也是大众审美观点逐步转化的结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2-1 01:39:46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23:55 , Processed in 0.0094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