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事人回忆60年代初母亲如何“巧手能为无米之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1:49:3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5-8-10 11:52 编辑

                          当事人回忆           
              60年代初母亲如何“巧手能为无米之炊”
   

        
               

                                                               


      核心提示: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人们过着康菜不饱半年粮的日子。那时,为了能填饱肚子,国家提出了“瓜菜代”的号召,就是粮食不足,用瓜菜来代替。妈妈把榆树钱汤做成美味佳肴,堪称是一位巧手能为无米之炊的人,在那艰苦的年代,妈妈为了我们这个家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榆钱树 资料图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作者:银州区蔡春雷,原题:妈妈做的榆钱汤
        你说这人可真怪,这生活好了顿顿都有肉,可就是吃啥也不香,饭店里的美味佳肴,也不能吊起我的胃口,偶然想起了妈妈做的榆钱汤,却勾起我久违的食欲。
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人们过着康菜不饱半年粮的日子。那时,为了能填饱肚子,国家提出了“瓜菜代”的号召,就是粮食不足,用瓜菜来代替。
        记得那年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就连瓜菜也难以找到。许多孩子大人都是饥肠辘辘,家里仅剩下小半袋高粱米面了。眼看着就要断炊了,一天只能吃两顿稀糊糊来维持。
        那时,我家院子里有棵老榆树,正值榆树放叶时,树上挂满了密密匝匝的榆树钱。妈妈让我爬到榆树上,撸了一大筐榆树钱。做晚饭时,妈妈把锅烧热,把搅拌好的稀面淋在锅边上,再用抢刀抢下来,变成面片。这时,再把榆树钱洗好下到锅里,等锅烧开后,再放点盐,一锅榆钱汤就做好了。当我喝着妈妈做的粘呼呼,甜丝丝的榆钱汤时,那滋味好极了,我一连喝了好极碗,直到肚子鼓鼓的,才离开饭桌。那次的榆钱汤既解饿又解馋,以后的每年春天,妈妈总要做是几顿榆钱汤,榆钱汤在我心里就像“珍珠翡翠白玉汤”那样鲜美。
       我还记得,妈妈不仅会做榆树钱汤,还会做许多粮菜混吃的好吃的食品,像玉米面的菜团子,高粱米面夹菜的蒸糕和地瓜和粗面的发糕等,那时吃起来都十分香甜可口。妈妈堪称是一位巧手能为无米之炊的人,在那艰苦的年代,妈妈为了我们这个家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如今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一日三餐,细粮不断,肉食不断,无米之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可是,这样的好时光,妈妈却没有赶上。每当回忆起妈妈,回忆起妈妈经历过的那种艰辛岁月,不禁热泪盈眶……是妈妈当年做的榆钱汤好喝,还是“饱时三餐非足贵,饥时一口方觉香”呢?我看两者皆有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2 16:49 , Processed in 0.00924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