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04:36: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024-03-28 16:05                                                    

发布于:河北省
   
                                

古人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是君子要通过正当的方式获得钱财,不能取不义之财。到了现在,君子生财之道有很多,甚至可以不劳而获,却不会招致什么道德方面的谴责,甚至会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

古代的君子大多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或者是一介书生,要通过读书获得功名。而隋唐以前,没有科举考试的时候,君子大多都是一些权贵,老百姓大多不读书,没什么文化,只能算作草民。要是有民间读书人,想要获得一定的权力,就要到权贵家里做门客,给权贵们出谋划策,或者替权贵们带兵打仗,做刺客,行刺政治对手等,只要立了功,就可以接受封赏。这种上升途径被视为正常,甚至被标榜出来。无论是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的冯谖,还是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都算是君子,谋取功名利禄的时候,取之有道。人们从来不会怀疑权贵们的权力来源,也不会怀疑权力世袭的背后隐藏的专制和独裁,而是会认为正当————既然存在那么久,又无法改变,就一定是正当的。

其实,权贵们作为君子,谋取钱财并非取之有道,很多都是靠祖上传下来的官位谋取钱财,自己不劳动,却可以私自加税,享受体制内的好处,或者说,他们要通过体制给自己谋福利,甚至要让世世代代享福,而不是做农民。他们的权力来源是老百姓,挥霍的钱财也来源于老百姓,却从来不参加劳动,还要整天想着满足个人的欲望,征服周围的人们和土地,甚至要干一些骄奢淫逸的事,却并不张扬,就算是没有。即便传出去了,也算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拥有权力,够那个级别了,也就可以肆意妄为了。由此来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念只是适合于一般老百姓,适合于维护社会稳定,却并非适合权贵们。

权贵们拥有特权,即便到了科举考试兴起的时代,特权阶级仍然存在,不可撼动。特权阶级的官员被称为君子,因为他们要倡导儒家道德,而这种儒家道德是被权力系统改造过的儒家道德,并非原原本本的儒家道德。官员们一方面倡导儒家道德,搞各种形式的道德表演,一方面加紧搜刮钱财。他们照样不劳动,照样可以挥霍纳税人的钱。可以说,君子没有不爱财的,取之有道的比较少。农民培养一个书生需要花费三代以上的努力,而书生能不能考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旦考中,书生就会成为体制内的官员。当官员手握实权的时候,就是通过权力捞钱的时候。他们都被称为君子,都爱财,却从来不会取之有道。也就是说,所谓的君子都是被权力系统认定的君子,而不是普通老百姓。即便普通老百姓中有道德水平很高的人,也不算是君子,因为他们没有经过官方认定,没有获得权力系统承认,只是自己认为或者周围人认为并不算数,也不能被认可。

社会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君子们要想获得发展,就一定要爱财,收获很多财富,才能用银子铺路,造就美好前程。做官的君子会搜刮钱财,送给上级一部分,自己留一部分,送的越多,晋升的空间就越大;送的越少,晋升的空间越小;不清不送,原地不动。经商的君子们要投机倒把,才能获得钱财,虽然被屡屡诟病,被称为“无商不奸”,只要没被公之于众,没被“群起而攻之”,就算是正当的,闷声发大财,也就富了。倘若官员搜刮钱财的手段被公之于众,商人赚钱的手段被公之于众,就都违背了儒家道德,被人们谴责,也就不算是君子了。可是,他们都算是君子,就证明他们的手段没有被公之于众,没有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长期存在,被人们视为正常正当。

君子的身份很可怀疑,即便是孔子也要周游列国,想通过诸侯的权力推行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只是没有遇到赏识学说的诸侯,没有遇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像孔子那样的君子一般都没有好的归宿,甚至只是一种人格理想,失去了现实成长的土壤,也就没什么好的归宿了。而被称为君子的人一般都是伪君子,只是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做事的时候却经常偷偷摸摸进行,背着人干一些不择手段的事,只要不被张扬出去,就算是正当合理的,也就维持了君子的人设。就好像现在的歌星影星们,只要不出现“塌房”事件,不出现吸毒事件等,就算是好人一个,偶像明星,一旦出事,就会人设崩塌,名气付诸东流,财富也会受到影响。

或许,人们都喜欢装,喜欢做君子,却总也做不到。毕竟,资本已经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要雇佣人们劳动。按照君子的原初定义,只要人们挣钱了,就不能算作君子,只能算是小人了。而权贵们似乎是君子,还要爱财,取之有道。其实,只是谎言,提出一种行为理想,却并不能实现,当然也就有些愚民的意思了……

按照现在评价标准就是,通过勤劳致富的人道德表现好,就可以成为君子,而权贵们只要不暴露丑闻,似乎都是君子。权贵们爱财,利用制度的庇护,轻易取得钱财,就算是取之有道了。而民间通过勤劳致富的人取之有道与权贵们的取之有道比起来,似乎不是一回事,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8 06:57 , Processed in 0.00848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