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91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何时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21:24:0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原汤 于 2013-3-18 03:49 编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何时

连载: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   作者:田树德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刊登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道所加的“编者按”中,发表了毛泽东的指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见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毛泽东这一“最高指示”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一个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内容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何时?天津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9月出版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记载: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早在60年代初便开始了,女青年侯隽、邢燕子等人为知识青年做出了榜样。高皋、严家其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318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60年代初吗?此说有悖于史实。   1998年6月13日,《长沙晚报》转载了《中国经济时报》刊登的《千万知青上山下乡始末》一文。此文的“导语”中写道:   如果说中国只有一个人清楚上山下乡运动始末,这个人就是顾洪章,有人这样告诉记者。1954年,他就进入当时的内务部移民局,涉足处于萌芽状态的上山下乡问题。此后,他一直在国家主管上山下乡的部门工作——不管这个部门叫什么名字,即便在“文革”期间,他的工作也未曾中断过,尽管那时候,红卫兵甚至没有放过他所在机构的档案。   直到1994年,他才离开解决上山下乡遗留问题的相关部门,那一年,他68岁。   幸运的是,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这位堪称上山下乡的“活档案”的当事人,他说这是他首次向传媒公开内情。见1998年6月13日《长沙晚报》。   那么,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何时?顾洪章对记者说,他于1954年就到内务部移民局从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但轰轰烈烈开展上山下乡运动是1955年。   1954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批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明确指出,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升学深造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是将来上山下乡从事生产劳动。   1954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同样强调上山下乡参加劳动。   1955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又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报告》,进一步倡导毕业生积极到农村参加劳动。   1955年4月,毛泽东批转了团中央《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推广了四川省郫县犀浦乡刘家秀、杨映、曾淑玉等高小毕业后回乡务农取得显著成绩的经验。   1955年8月,共青团中央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在全国开荒3868万亩的号召,发动广大青年组建青年志愿垦荒队。当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亲自抓这件事。   1955年8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郊区的杨华、李秉衡、庞淑英(女)、李连成、张生5位青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交发起组织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申请。共青团北京市委对他们的要求热情支持,并且积极组织发动,从800余名报名者中挑选60人组成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8月30日,垦荒队由北京出发,前往黑龙江省萝北县。行前,北京市各界青年1500多人举行了盛大欢送会。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发表了题为《向困难进军》的讲话,并把一面写有“北京市志愿垦荒队”的锦旗授给垦荒队。继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开进北大荒后,又有16个省市的青年志愿垦荒队开进边疆、荒岛、荒原。

  1955年9月,在全国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为该书写了序言和104篇按语。王进等主编:《毛泽东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漓江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1199页。在选编此书的过程中,毛泽东看到许多有关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劳动大显身手的模范事迹材料,于是便从中选择了两篇编入书中。其中一份是《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另一篇是河南省郏县李庄《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毛泽东看了这篇经验总结,欣然提笔写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13-3-27 06:22:53 |只看该作者
原汤 发表于 2013-3-26 21:24
1957年刘少奇讲话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是我国农村两个历史性的根本改革。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 ...

我还记得刘老爷子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呢!

嘿嘿……毛泽东思想最早也是他老人家提出来的,结果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13-3-27 06:21:14 |只看该作者
原汤 发表于 2013-3-26 21:23
我和你的看法很多有同感,尤其和你一样也是被动到了农村,而且可能比你还凄惨些,我们家哥们三个在农村 ...

在那时的中国,国务院大还是老毛大,国务院说了算还是老毛说了算,谁心里不都是很明了的吗?

文件资料可以那么写,那么发,可是始作俑者能离得开老毛吗?

我最佩服像袁兄这样同志,自己本身虽然是受害者,却还能如此高风亮节,如此豁然大度的看待历史问题。

这也许就是我的肤浅和小气,想来自己很惭愧,但尽管如此又无法改变对那段历史的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13-3-26 21:24: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原汤 于 2013-3-26 21:25 编辑

1957年刘少奇讲话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是我国农村两个历史性的根本改革。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但是,现在的农村和农民都还缺少文化。为着搞好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工作,为着逐步地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农村迫切需要文化,农民自己需要提高文化,同时也需要有文化的人去当农民。除开大批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外,如果从今年开始,每年近百万至一百多万中学毕业生下乡,5年以内有400万至500万中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并且以后一年比一年有更多的中学毕业生下乡,同农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紧密地结合起来,那么,可以肯定,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工作和农业的技术改革就将得到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就将促进我国农村实现另一个根本改革——技术改革,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空前地向前大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3-3-26 21:23: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原汤 于 2013-3-26 21:24 编辑
老琴 发表于 2013-3-26 17:50
我在文革时侯看过一本《边疆晓歌》的小说,写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上海青年去西双版纳橡胶林农 ...


我和你的看法很多有同感,尤其和你一样也是被动到了农村,而且可能比你还凄惨些,我们家哥们三个在农村,加上父亲也在农村改造,可想而知该有多艰难,但是我们看问题不是看我们一个家庭,而是要从整体去看,也就是从国家的角度去看,上山下乡最早的提出也不是毛泽东提出的,而是国务院提出方案,由共青团号召,当然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我可以将一些资料性论文发上阅读,我也把我研究写的论文发出大家阅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13-3-26 17:50:20 |只看该作者
我在文革时侯看过一本《边疆晓歌》的小说,写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上海青年去西双版纳橡胶林农场落户的故事,那时还听说什么邢燕子这些人下乡当农民的一些所谓事迹,我知道了共和国青年有上山下乡务农的了。

可我认为,其实所谓知青真正的上山下乡形成运动还是在文革时期,老毛搞起了文革之后,学校的学生一度都去造反参加文革运动,在社会上乱作乱闹乱砸乱打,可光靠大批判喊口号是不能创造社会财富的,这些学生折腾了两三年,中国国民经济秩序已经大乱,这些学生闹得也差不多了,也该找个地方做点实事儿了吧,可那时城里的工厂企业也又都被文革搞乱了,大批已经过了和到了毕业年龄这些学生咋办?咋安排?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被老毛一股脑地通过最高指示给忽悠到农村去了。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所以追溯具体什么最高指示发表日期,还有找老毛最早啥时说的这些话没啥实际意义。

我当年就是被赶到农村的知青,现在回忆起来就是一场恶梦。

庆幸的是,恶梦终于醒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13-3-26 17:30:07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这个帖子有“炒冷饭”之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13-3-26 15:39:48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多知识,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知情的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13-3-26 11:29:34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以上各位关注,历史资料最能说明问题,通过历史资料了解历史过程才是本来面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13-3-23 20:29:04 |只看该作者
阅读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也就更加了解和认识了上山下乡运动的始末,这一伟大创举后人应当铭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14:43 , Processed in 0.0111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