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挺进大别山是神来之笔:主席远见非常人所及,蒋氏有评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08:38:5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挺进大别山是神来之笔:主席远见非常人所及,蒋氏有评价                                           2024-05-28 09:35                                      

发布于:云南省
  #军史解疑#
作者:相忘于江湖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由守转攻的转折点。
近年来,出现一些对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的质疑:
一是兵强马壮的刘邓大军折损过半,但未能在大别山站住脚;
二是刘邓大军重武器损失殆尽,不但失去了强大的攻坚能力,还错失和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一起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的绝佳时机;
三是“军神”刘伯承面对主席的决策,没有像“战神”粟裕那样“犯颜直谏”,让3个纵队暂不过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坚持留在中原打大仗。
笔者对挺进大别山进行复盘,对一些问题进行还原。

【解放战争初期形势】
解放战争初期,刘邓大军的实力堪称五大主力之首。
抗战胜利后,我军形成了七大战略区的整体布局:陕甘宁、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中原,拥兵42万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无疑是七大战略区实力最强的。
但是,在确定抢占东北的战略目标后,我军战略从南北兼顾转向“向北进攻,向南防御”。中原军区被战略性放弃,华中军区也大部沦陷,而抢占东北却并不顺利。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敌军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陕北和山东的压力空前,尤其是留在陕北的我中枢机关,在胡宗南30万大军挤压下,只能通过“蘑菇战术”和敌人周旋。如何破局,成了摆在主席面前一道棘手的难题。

【主席在一封电报中写道“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要求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关键时刻,主席想到了在鲁西南背水一战的刘邓大军。
蒋氏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处在四战之地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对全局更加重要。多年以后邓公就曾回忆:我们就好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山东,一头挑着陕北,
山东、陕北激战正酣之时,刘邓大军12.3万人按照主席的指示,一夜之间就突破了被蒋氏称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天险。司徒雷登惊呼,中国发生了“六卅事件”。
蒋氏调兵遣将围堵刘邓大军,妄图聚而歼之。
但是,刘邓大踏步进退调动敌军以后,连续浴血奋战28个昼夜,一举歼敌5.6万人,从而彻底打破了敌军的一字长蛇阵,从而扭转了在鲁西南的形势。
就在此时,人困马乏的刘邓大军一周内接连收到主席两封“3A”(万万火急)电报,要求刘邓率领主力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吸引敌人。
不要后方根据地的千里挺进,其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在我军的发展史上,失去根据地而遭受重大损失的例子不少,如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的战略大转移,西路军客场作战遭遇马家军等。
面对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刘邓坚决执行命令,全军休整8天,即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开始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南下之旅,渡过黄泛区、颖河、沙河、汝河和淮河,进入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
质疑挺进大别山决策,大多是因为痛惜刘邓大军12万人马,在8个月以后转出大别山,已经不足6万人。而且,在过黄泛区时,刘邓大军丢掉了重武器,成了“没牙的老虎”。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牺牲和损失是巨大的。
葛红国、裴志海的纪实性作品《冷的冬热的雪——刘邓大军在1947年的那个冬天》,通过大量刘邓大军将士访谈,给我们呈现出了刘邓大军的牺牲奉献:
南下前全军12.4万人,转出大别山剩下5.86万人。
一直到淮海战役,刘邓大军的攻坚作战能力都没有恢复到鲁西南战役时的水平。和越战越强的四野、三野以及彭总的一野相比,刘邓大军的确在此项战略行动中做出了重大牺牲。
1948年3月7日,主席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对千里跃进大别山做了总结:
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从去年夏秋起渡河南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约90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获得全国人民的称赞。

【刘伯承元帅】
作为亲历者,刘伯承元帅在《千里跃进大别山》回忆:
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敌人的心脏,同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战略区相配合,形成了对敌人全国规模的攻势。我军由内线作转为外线,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为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利条件。
作为我军的名将,刘伯承为什么没有抵制南下?
有人质疑挺进大别山,喜欢拿粟裕“斗胆直陈”来对比:
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就曾“斗胆直陈”放弃出击外线,留在苏中先打一仗。最终,取得七战七捷的大胜。1948年初,主席决定粟裕率3个纵队南渡长江,吸引敌军。
粟裕再次斗胆直陈,建议留在中原战集中兵力打大仗。
主席斟酌再三,又征求了刘、周、朱、任和一线刘邓的意见,最后当面听取了粟裕的汇报,最终放弃了组建东南野战军的计划,让粟裕留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
实际上,刘邓挺进大别山和粟裕力主不过江并不矛盾。
此一时彼一时,时隔半年时间,敌我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而3个纵队8万人过江和12万人挺进大别山,都是主席在解放战争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一步。

【粟裕和陈毅】
主席决策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有两大目的:
一方面,吸取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主动自救。
苏区虽然在前四次反“围剿”中取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大量的人力、武力和财力,根据地资源逐步陷入枯竭,李德的瞎指挥,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把战争引向敌占区,是挺进大别山的首要考量。
另一方面,大别山位于鄂豫皖,扼江汉、江淮之要冲,威慑武汉、南京。刘邓12万大军的进入,开辟新的根据地让革命老区焕发青春,不断积蓄力量,为发起战略反攻做准备。
说到底,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打物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陕甘宁、山东和东北战场的压力陡然减轻,晋冀鲁豫根据地和其他老根据地也得到了宝贵的休养生息机会。
蒋校长又是怎样看待这一转折性事件的?
他在1947年10月的青岛“胶东军事检阅会议”开幕词中,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这样评价的:刘伯承等人逃往大别山,建立了另一个战场……他们主动战斗,历尽千辛万苦,达到了目的。

研究了一辈子军事的郭汝瑰,晚年在回忆录中由衷地感慨:
主席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元非常人可及。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无后方供给线的深入敌后作战。没有主席挺进大别山这一创举,解放战争也不可能胜利结束,从而避免了更大的牺牲。
参考资料:
1、《挺进大别山》,骆荣勋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王世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3、《郭汝瑰回忆录》,郭汝瑰,党史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首赞
+1


                阅读 (657)   
      内容举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2 17:36 , Processed in 0.0085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