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人向弟弟说出读书的秘诀,成为千古名言,后人褒贬不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5:35:3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诗人向弟弟说出读书的秘诀,成为千古名言,后人褒贬不一                                                                  2024-05-31 09:20                                        

发布于:天津市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无疑是诗歌文化的顶峰。从唐初到唐末,诗歌绚烂了整个时代,不光在盛世有李白、杜甫、王维,就是在安史之乱后也有白居易、元稹。即便是在晚唐,还有李商隐、杜牧撑起了整个天空,让盛名屹立不倒。其实,到了李唐王朝的倒计时中,也出现了“咸通十哲”,另外还有一个叫做杜荀鹤的优秀诗人。
可惜的是,很多后世评论家对他们都不买账。比如清代文人翁方纲就说“咸通十哲”的为人和作品“概乏风骨”。也有很多人认为杜荀鹤的诗歌,“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仅仅承认“宫词为唐第一”。其实,在小珏看来,在乱世之中,高门大户尚且不能自保,怎么又要苛责寒门文人的气节。至于说杜荀鹤的作品,除了著名的《春宫怨》外,这一首《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也是非常精彩。

这首诗写于杜荀鹤未曾发迹之时,他隐居深山之中,发奋苦读。这一年大雪纷飞,自己的从弟(即堂弟)千里迢迢找到了他,这让他欣喜万分。除了表达对于兄弟的友爱之情外,杜荀鹤还将自己对于读书的态度,和盘托出:
深山大雪懒开门,门径行踪自尔新。无酒御寒虽寡况,有书供读且资身。便均情爱同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这首诗的前两句,并没有直接描述从弟的到来,却以几乎白描的手法,绘制了当时的场景。诗人隐居深山之内,大雪之中,平时也懒得开门。只是因为有客到访,也才慵懒地开门。这一句话,就表现出作者的隐士心态,他并不愿意与外界接触。第二句则更是印证了这一点,雪地上的新脚印,也就是从弟刚刚留下的。
第三、四句中作者介绍了自己的近况。没有美酒可以御寒,却有书可以修身养性。很显然,作者还不至于穷到揭不开锅,能买得起书,却不愿意买酒,这又与普通隐士完全不同。他虽然隐,却并不颓废,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如饥似渴地攫取书中的养分,增添自己的能力。

在第五、六中,因为从弟的到来,诗人也发出了感慨。到底是兄弟情深,不像外人那么生疏。古人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其实,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隔绝的年代,能够在如此恶劣的风雪天访问,即便是空手而来,也是一片真诚之心。
对于从弟的这片真心,杜荀鹤也很清楚,也很感动。他没有什么可以感恩报答的,唯有向弟弟吐露了自己读书的秘诀: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这句话是说,读书没有别的诀窍,无非就是抓住分分秒秒的时间勤学苦练,学成之后,尽管贫穷,也好似其它形式的贫穷。

看起来前一句的意思非常明确,后一句有不知所云的嫌疑,其实,那才是诗人要表达的重点,这就涉及到了读书的心境。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有极少数人是匡扶社稷,拯救黎明百姓。然而,这种人太少,这个志向也太过崇高,并非大多数人所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才是大部分人书生的理想,这也是儒家入世的思想。读书之后,才能像宋真宗《劝学诗》中所说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然而,走这条路能够成功的,还是少数人。绝大部分读书人,将是村野的穷秀才,教书匠,在贫苦线上苦苦挣扎。诗人提出的崭新观点:难道这样就不读书了吗?要知道读书明理,学习了圣贤之道后,即便是穷,也比其他人穷得不一样!这也就是高尚的精神信念,这也是读书人的风骨。
当然,杜荀鹤后来阿谀奉承朱温,步步高升,也让后世卫道士骂不绝口。可是,对于一位并不得志的寒士来说,忠于哪个封建统治阶级,到底有那么重要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3 21:59 , Processed in 0.0076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