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人家坚决反对打这一仗,却被人当场顶了回去,事后证明还是他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0:40:1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老人家坚决反对打这一仗,却被人当场顶了回去,事后证明还是他对                                                           2024-06-07 10:39                                        

发布于:天津市
   
      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爆发。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等认为,革命高潮已经来临。在6月1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案,制订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及集中主力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其中,李立三令红1军团打南昌,红3军团打长沙,要求各路红军“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刚成立的红1军团由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委,下辖林彪、彭清泉的红4军,黄公略、陈毅的红6军(当年7月改称红3军,由蔡会文接任政委),伍中豪、谭震林的红12军。红1军团总计2万余人。而由红5军、红8军合编合成的红3军团,仅有1万人左右。
毛主席和朱德这样在一线带兵的,自然比待在莫斯科和上海租界的人,更了解敌强我弱的实情。但是,上级决议又不能不执行,苏区和中央通讯联络既不顺畅,更不快捷。下级的意见没法及时反映上去,怎么办?红1军团前委制订向南昌推进计划时灵活处置,只提“进略樟树,窥袭南昌”,留下了转还的余地。
红1军团一路北上,横扫途经之地的反动民团,顺利抵达樟树后,前委再次开会,对敌我形势和下一步行动计划集思广益。毛主席和朱德审时度势,并没有命令部队北上攻打南昌,而是西渡赣江,于7月29日进至离南昌40公里的西山万寿宫。8月1日,红12军34师少数部队攻击了南昌的牛行车站,隔江向南昌鸣枪示威,以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

随后,毛主席率红1军团撤围南昌,进到安义、奉新地区发动群众。在此期间,前委从报纸上获悉,7月下旬,湘军何健部从长沙向驻平江、浏阳地区的红3军团进攻。毛主席为支援红3军团,并求得打开湘鄂赣边区的局面,遂令部队西进。
他在给红1军团各部的训令中指出:“南昌之敌仍守防御工事中,尚不敢向我前进。湖南何健部于7月19日由长沙向平江移动,有对我红3军团前进之势。为消灭何健向我红3军团出击之部队,并攻取浏阳,红1军团似由8月5日由此地(奉新、安义)出发,沿途工作并向浏阳前进,限于本月16日以前,到达万载县城西北之大桥圩集中。”
实际上,毛主席、朱德看到那张报纸时,湖南战场形势早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彭德怀、滕代远率红3军团先后在晋坑、金井、七里巷等地与来犯湘军激战数天,并于7月27日乘胜追击,一举攻占了敌守备空虚的长沙。此役,红3军团俘敌4000余人,缴获长短枪约3000支、手提机关枪20余支、机枪28挺、迫击炮20余门、山炮2门、电台9部及大批弹药、物资。
长沙,是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红军攻占的唯一省会城市。占领长沙以后,红3军团前委和湘鄂赣特迅速着手城市政权建设,成立了省、市苏维埃政府,恢复了省市工人工会和工人纠察队武装,颁布了政纲和法令,并成立警备司令部持治安、镇压反革命分子,没收国民党反动官僚地主财产分配给工农群众,控制物价,恢复商业经营等等。红军在长沙扩兵7000余人,筹军费40余万银元。

不过,逃往湘西的何健急调第19师、第16师、第15师第45旅、独立第7旅等部,在帝国主义军舰掩护下,分别从株洲、湘潭、宁乡、湘阴等地向长沙疯狂反扑过来。红3军团在长沙郊区及城内进行顽强抗击,终因力量对比悬殊,于8月6日放弃长沙,转移到平江地区进行休整。转移途中,红3军团的人员和物资均遭到了重大损失。
当时,各路湘军仍对撤退中的红3军团穷追不舍。8月12日,抵达万载的红1军团终于获知了湖南战事的最新进展。毛主席和朱德当即决定,消灭已追至湘赣交界的文家市地区的湘军第16师第47旅,助红3军团脱困。
8月18日,红1军团前委在万载县的黄茅发布了《进攻文家市的命令》,分三路向离黄茅15公里的文家市前进,于20日晨向该敌发起三面攻击。该旅只注意从长沙撤出的红3军团,对悄悄逼近的红1军团一无所知。因此遭到突袭后乱成一团,经3小时激战,红1军团歼敌3个团另1个营,俘敌千余名,缴长短枪1500余支,机枪37挺,击毙何健的心腹爱将,第16师副师长兼第47旅旅长戴斗垣,取得了红1军团成立以来首场重大胜利。
8月23日,红1军团到达浏阳东北的永和市,与长寿街南来的红3军团会师。在第二天召开的红1、3军团前委联席会议上,决定成立红1方面军。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和方面军总前委书记。红1方面军下辖红1、红3军团,共4万余人。

两个军团会师,红军力量壮大,是令人高兴的事。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总前委每天开会都吵成一锅粥。因为红3军团的同志们对长沙得而复失心有不甘,认为如今红军力量比一个月前要强大许多,理应遵守中央指示,再打长沙。而毛主席则认为,第一次打长沙成功,是红3军团恰好钻了长沙城空虚的空子,如今各路湘军齐聚长沙及其附近,守敌已增至10万,而城内并无工人、士兵运动作内应,红军绝无可能再克长沙。朱德也赞同毛主席的意见,认为中央指示不妥。
但是,红3军团主要负责人却坚持已见。争论了几天,毛主席真急了,直接对红3军团主要负责人说:你认为可以打,那就由你来当总前委书记好了。而这位同志却当场顶了回去:总前委书记还得由你来当,长沙也得打,因为这是中央的命令。我们作为党员,必须服从中央。
如此固执,还抬出中央和党性,这就很让毛主席和朱德犯难了。最后,总前委勉强通过了再攻长沙的决议。8月底,各路红军抵达长沙近郊,但此时长沙守敌已在城周围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自南郊的猴子石经阿弥岭、湖迹渡至北郊捞刀河,绵延2、3公里,期间碉堡和巨型鹿砦林立,还装了高大的电网。
虽缺乏攻坚武器,但红1方面军仍根据总前委的命令,向长沙守敌发动全线总攻,结果不出意外地步履维艰。在激战中,红军从敌人一个传令兵身上,获得了一份关于敌军拟集中10个团的兵力,从猴子石向红军出击的命令。毛主席和朱德遂于9月1日晚调整部署,以红3军团监视正面之敌,红1军团3个军布置在敌出击路线侧面。

猴子石位于长沙城南,濒临湘江,是长沙至株洲铁路线上的第一站,也是长沙守敌为输入外援物资而在防线上留下的唯一一个口子。9月3日,敌军果然如期出击。他们出来时,一边前进,一边砍倒沿途树木,作为掩蔽物。可是,当他们遭到红1军团突袭时,横在地上的树木又变成了他们后退的障碍,狭窄的口子变成了他们后退路上的瓶颈。出击的敌军欲进不得,欲退不能,除被打死打伤的,跳进湘江的外,大部分敌军不得不缴械投降。
经此大败,长沙守敌从此坚守不出。9月10日,红1方面军再次猛攻长沙,但敌坚固阵地前一大片开阔地上,架设有一道道电网,以红军当时的技术手段,难以在敌火网下消除这些障碍。有人曾尝试用“火牛阵”克服此障碍,却失败了。红军硬碰硬攻坚,伤亡与日俱增,但却毫无进展。
心急如焚的毛主席,建议将部队暂时撤出阵地,将守敌引出来,再在运动中消灭。刚开始,一些固执的将领还不同意,直到长江局传来粤军和桂军已进至湘潭,红军即将腹背受敌的消息,毛主席又趁势建议先消灭桂军,再回头攻打长沙,这才说服了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在9月12日的总前委会上通过了《撤围长沙后进占萍乡株洲待机的命令》。
不过,红1方面军撤离长沙,到达株洲、萍乡一带后,始知粤军、桂军已到湘潭的消息纯属误传。有人又强烈主张回师长沙,继续攻坚,但这时红1、红3军团的给养均已告罄。于是,部队在当地花了10天时间发动群众、打土豪、筹粮筹款。

在此期间,红1方面军对“二打长沙”战役进行总结,表彰了一些作战勇敢的指战员。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深入部队作思想工作。他在讲话中强调,这次围困长沙10多天,大战数昼夜,战线绵延30余里,这是自红军诞生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以前,敌人曾经嘲笑我们是跳梁小丑。谁知道我们却扫了敌人30多个团的威风。关于攻城未克的原因,毛主席认为一是红军虽然在文家市、猴子石消灭了敌人5个团以上的兵力,但未能消灭敌人主力于工事之前,因此敌军有余力守城;二是白区的群众没有发动起来,城内没有工人罢工策应;三是我们装备差,没有重炮去破坏敌军坚固工事。
毛主席的思想工作,消除了部队中一些人对撤离长沙的不满情绪。但一些受“立三路线”影响很深的人,却提出打长沙和南昌是中央指示,既然打不下长沙,就应该去打南昌。毛主席这个总前委书记,实在是太难了。为了维护全军团结,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不赞成攻打中心城市的毛主席,这一次却没有直接否定一些人打南昌的意见,而是决定部队第一步先占领、峡江、新干,然后再打南昌。
10月4日,毛主席、朱总指挥率红1军团乘城内空虚,一举攻克赣西南重镇吉安,使江西的红色区域连成一片。部队在吉安城里度过中秋节后,又移师北上,向袁水流域推进,于10月中旬占领峡江,随后又进至新余一带。这一路上,红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措给养,并不急于北上进攻南昌。期间,总前委先后在峡江、罗坊开会,经毛主席和朱总指挥反复做工作,才慢慢使坚持照中央指示进攻大城市的同志们,逐渐转变了思想。

此时,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已近尾声,蒋介石调集兵力,准备对红1方面军发起第一次大规模军事“会剿”。具体部署是:何健指挥的第4路军一部进逼安福、吉安以西地区;鲁涤平指挥的第9路军主力从上高、高安、樟树、丰城地区,沿赣江西岸向南进逼;蒋光鼐指挥的第19路军由湘东进入赣南,向北进攻。蒋介石企图以10万兵力,从南、西、北三面迫使我红1方面军背水而战,将红军主力消灭在赣江西岸的吉安、安福地区。
形势骤然紧张起来,红1方面军总前委在毛主席的主持下,进一步总结了攻打长沙和攻取吉安的经验教训,确定了“诱敌深入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由毛主席首先提出,并得到了军队和江西省委绝大多数同志的支持。随后,红1方面军于11月初陆续东渡赣江,回到赣南苏区,准备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再没人提打南昌、长沙这档子事了。
回顾这段历史,让人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远见卓识远超同时代的人。但是关于这点,同时代的革命者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无数人从不服气,甚至瞧不起毛主席,到最后敬佩得五体投地,从此死心塌地跟着毛主席走,都是发自内心。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出了个毛主席,是革命幸甚!华夏幸甚!
本文作者:忘情,“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6-13 05:31:2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1 20:02 , Processed in 0.0092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